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大学生抑郁心理的正确认知及其调适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玛尔孜古丽·哈别什

  [摘           要]  抑郁心理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防止有抑郁倾向的人发展成心理异常的关键是对抑郁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抑郁的正确认知,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性分析,并帮助他们掌握最终真正走出抑郁的方法。
  [关    键   词]  大学生抑郁心理;抑郁症;认知;发展过程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098-02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但是,没有经验和相关心理学素养的人可能会将日常的情绪波动想象成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和正常人的情绪波动是有区别的。首先,情绪波动的程度不同。作为病态的抑郁症其情绪波动远远超过正常人的情绪波动范围,其次,此情绪波动不一定是困难的场合、挫折或生活的不如意等原因引起。而正常人的抑郁情绪的波动往往与困难、挫折或不如意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分清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并对症下药,科学的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实理解,正确把握“心灵感冒”
   (一)不要单凭症状下结论
   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症状的描述不能完全概括一个人。症状本身只是人内在痛苦和潜意识冲突的外露,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讲,症状基本上可以忽略,主要是探讨症状背后的原因,即来访者的问题是怎么来的、受了怎样的心理创伤、原生家庭对他的早期影响是什么、为什么用这种防御方式保护自己、如何修复内在深层的创伤,形成新的人格模式面对人生等,这些才是最基本的心理咨询需要探讨的范畴,而不是用抑郁症的标签探讨抑郁症,这样使来访者的精神被枷锁,所以心理咨询的第一步往往是去标签化,如对学生来访者说:“你没有病,你不是抑郁症,我们一起合作看看问题背后隐藏了什么,你为何出现这种状态,并且让你如此痛苦”,这样可以安抚来访者对抑郁症的恐惧心理。
   (二)正确认识抑郁症
   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把心理问题恐怖化,把抑郁症妖魔化,一听到“抑郁症”三个字,就好像得了绝症一样,这个人就会自杀,马上避之不及,这都是不正确的认识。
   一方面,人们对抑郁症的知晓率的确很低。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宣传和语言本身也会产生暗示和诱导作用。因此,对抑郁症的夸大联想导致了大众的误解。
   这种影响使不知情的人对抑郁症这三个字谈虎色变,对所谓的抑郁症者非常恐惧,生怕自己一句话说错了,对方会抑郁自杀一样,有时候这种反应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附加心灵伤害。
   二、科学合理地运用调适抑郁的疏导方法
   贝克相信,人的情绪是其逻辑判断的产物。本人根据贝克的理论对那些因为认知歪曲和消极图式的相互作用原因,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消极倾向,并发展出上述消极的三联征即负性的自我观、世界观和未来观的大学生进行认知治疗减轻或消除其抑郁程度的心理咨询个案与大家分享。
   咨询个案,咨询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
   测评结果:
   总分(A)重度抑郁:被测试者有比较明显的抑郁状况,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健康感受糟糕,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并经常担忧,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对令人愉快的事情感到麻木,不愿意活动。被测试者思维混乱,常有失败感,自尊水平低,对生活没有信心,感到悲观绝望、自厌、自责、自杀意向、痛哭、易激惹、社会退缩、犹豫不决、情绪矛盾、行为迟缓。也会伴随有比较强烈的躯体症状,如胸闷、头痛、心动过速、睡眠障碍、食欲减退、进食障碍、体重减轻等。想要摆脱苦海,甚出现过自杀冲动或者尝试。
   对这种结果所采取的咨询步骤是:
   1.不定期让他宣泄即向我倾诉,努力回忆以前的快乐体验,并做一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要适当放松自己,寻求周围人的支持等。
   2.其同学有自杀冲动,也有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经历,所以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其有计划的心理认知治療。
   3.对其进行耐心的认知修复。
   总分上可以看到抑郁程度有所减轻,但对其继续努力进行认知治疗具体采取的咨询步骤如下(我用得最多的技术是面质技术):
   1.继续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上行为治疗即放松训练。常用深呼吸、冥想分散注意力。
   2.继续适当地进行宣泄,参与体育锻炼。他自己选择打篮球因此要求他一周至少两次打篮球、跑步等体育锻炼。
   3.建议他入睡前后使身体充分放松,如睡前用温水洗脚,深呼吸等。
   4.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失眠引起的症状和苦恼,减少消极情绪。
   5.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制订计划和目标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
   6.继续认知治疗让其改变消极的认知方式,客观评价自己所经历的生活事件。
   7.继续让他使用倾诉和宣泄,适当让他放松。如散步与朋友聊天。
   8.多给些调节情绪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积极塑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测评结果:总分(A)你的个性还欠成熟,你还不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不善于观察影响问题的各种复杂因素,不能准确地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这种情况的咨询建议是:    1.提高自己对社会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认识,一方面多向身边成熟的人(长辈或成熟的同辈)请教,观察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另一方面经常对自己进行行动后反思,寻找自己行为的原因、方式和结果之间的关联。
   2.继续上述认知治疗方案。
   总分(A)无抑郁体验:他的生活很开心,也很轻松,感到生活充实,健康状况良好,对未来充满希望。
   为了他今后保持健康的心理,继续巩固现在的结果还要让他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
   这个个案中本人概括抑郁过程即经历顿悟、成长、强大三过程,只要每个阶段正确引导、合理疏导、科学重建认知抑郁对个人的成长是有益的。
   第一阶段顿悟或反思内省阶段。消极的评价、自我否定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省的表现。心理学家荣格说:“往外看的人是在做梦,往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按荣格的这句话我们可以把抑郁理解为个人内省思考的倾向。在人群中某些人的感受能力很强,体会很深刻。他们开始思考问题并发现自己很多方面的问题,然后内心很痛苦,难受、挣扎,开始寻找,开始求索、领悟和理解内在的含义。
   第二階段消极概括(沉思阶段)即成长阶段。抑郁和沉思促使人内在的思考。人心里感觉到很累很紧张,已经透不过气了,本能地需要呼吸真实的新鲜空气、需要透气,也就是说内在的压力实在太大时,人的内心智慧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要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采取另一种智慧的方式保护自己和使自己成长,也就是说抑郁是内心智慧的重新安排,作为大学生心理疏导教师,在心理疏导时要先让学生接纳自己的抑郁情绪,与它做朋友,而不是抛弃或甩掉坏情绪。
   第三阶段认知上蜕变(强大的过程)。荣格说:“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唤醒。”认知的蜕变类似于破茧成蝶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地等待,在茧里需要时间思考体会感受,挣扎煎熬打磨,在痛苦中沉淀,在煎熬中觉知,不断深入了解自己,明了内在潜意识的提示,面对自己的因果忏悔,在茧里生长发育,直到破茧成蝶的那一天,这就是抑郁的意义所在。
   总而言之,“抑郁症”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创伤状态的外显。从根本层面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有些人自愈能力强,有些人没意识到,有些人压抑得好,有些人毫不自知,而有些人表现出来而已,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抑郁症”并不可怕,它只是心理问题呈现的一种方式,也是心理成长的一个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宏如.大学生抑郁心理的认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
   [2]卢青青.理性情绪疗法介入抑郁倾向者的个案工作研究:对一例抑郁倾向硕士研究生的介入服务[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6.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0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