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魏晋南北朝舞蹈的审美倾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语馨 相宁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舞蹈上承古拙厚重的“泱泱汉风”,下启雍容华贵的“大气盛唐”,架起了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的两座高峰,是我国古代舞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倾向也是研究我国古代舞蹈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分别从主情抒志,清骨傲志;飘逸超然,轻柔婉转;气韵生动,顺势自然;形神意境,象外有象;中西结合,多元综合五个方面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舞蹈艺术的审美倾向。以期为魏晋南北朝舞蹈的研究做基础性的资料积累。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舞蹈;审美倾向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战争不断,人口与经济水平都急剧下降,但此时期舞蹈艺术的发展却出现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中重要的大转折。此间的舞蹈艺术改变了“诗乐舞三位一体”、被融于“百戏”的综合性质而向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靠拢,为舞蹈艺术在唐代发展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做好了铺垫;“主情”的艺术观念也与前代将舞蹈作为治国理政的手段相异,开始重视舞蹈艺术的本体,为舞蹈复归本质功能提供了良好条件;魏晋南北朝舞蹈还形成了轻柔飘逸、气韵相生的文人化审美基调,为我国古代舞蹈“阴柔之美”的风格构架起了由汉代“顿挫凝重的气势”向盛唐“行云流水的流畅感”而转化的桥梁,成为了唐代舞蹈大繁荣的历史积淀。
  一、魏晋南北朝的舞蹈发展
  魏晋南北朝360余年里,烽火连天、战火连年、民生维艰。长期的分裂割据使得魏晋南北朝处于风雨不定、飘摇欲坠之中。社会的动荡解体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受损,不得不寻求精神上的庇护。因此老庄玄学成为社会中流行的思想文化,佛教也逐步渗入人民的生活之中。这种社会文化倾向不仅促使了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促进了人民个性的极大解放,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精神世界的独立追求,进而推动了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发展。此時期舞蹈的两大主体为清商乐舞与胡乐胡舞。
  (一)清商乐舞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汉族传统民间乐舞的总称。清商乐舞不依附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表演性质,属于纯舞蹈。曾随着“永嘉之乱”东晋政权的南迁与南方民间乐舞的结合成为南方音乐的主流——江南吴歌与荆楚西声。风格体现为婉转柔美,清丽缠绵。著名的清商乐舞有《白纻舞》《杯盘舞》等。清商乐舞不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舞主体,也是唐代软舞的前期铺垫,更是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中“清乐”的前身,对于中国古代舞蹈而言有着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二)胡乐胡舞
  胡乐胡舞指西北各少数民族的乐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龟兹乐。龟兹乐是古代西域龟兹地区的乐舞,是西域乐舞中受古印度天竺乐影响最深的乐舞,与佛教乐舞有着相似之处。风格特点体现为劲健潇洒、奔放明快。作为与清商乐舞相异的“阳刚之美”,胡乐胡舞最终成为了与汉族清商乐相比肩的舞蹈主体之一,唐代“健舞”之前身。
  二、魏晋南北朝舞蹈的审美倾向
  (一)主情抒志 清骨傲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情与理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所探究的问题。反观历史,自西周制礼作乐起,舞蹈艺术就已抛弃了其抒情性的本质属性而成为了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附庸;后汉代儒家“仁”的思想又强调以理制情,最终变为了对情的抑制;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之风的兴起,中国艺术情与理的天秤才终于倾向于情。玄学作为以追求人生解放与人格自由为目的的宗教信仰,它“恣情任性”的主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深受战争迫害的百姓提供了逃避现实的思想体系。此时期的舞蹈艺术真正成为了表达个人情感的手段,迎来了“主情”意识本质功能的复归。
  这一“主情”的倾向使得舞蹈的情感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人们开始在舞蹈中抒志言情、嗟叹人生、诉衷情、道别离。东晋著名舞蹈家谢尚最善模仿飞鸟鸲鹆形态特征的《鸲鹆舞》。他在表演此舞时“屈伸俯仰,旁若无人”,充分体现出了其士人身份下的超然与傲岸。《鸲鹆舞赋》有云:
  公乃正色洋洋,若欲飞翔。避席俯伛,抠衣颉颃。宛修襟而乍疑雌伏,赴繁节而忽若鹰扬。由是见多能之妙,出万舞之傍……众客振衣而跂望,满堂击节而称乐……况乃意绰步蹲,然后知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可见,《鸲鹆舞》不仅表现出了鸲鹆的动态特征,还借此舞抒发了孤傲超脱、遗世独立的情感,充分体现了鹤之孤傲、云之高洁的清骨傲志,传达出高度的精神自觉,超凡脱俗,飘逸娴雅。正如《鸲鹆舞赋》中所言:“鸿鹄之志,不与俗态而同尘”。
  (二)飘逸超然 轻柔婉转
  魏晋南北朝时期生命意识的觉醒使人们十分渴望世事安宁。当真正的自由无忧难以实现时,人们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意识理想寄托于神幻世界。因此,此时期舞蹈的风格审美逐渐倾向于飘逸、轻盈、柔美、婉约。这种审美追求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既有着世俗美女的清秀柔婉,又有着飘飘乎遗世独立,欲羽化登仙的仙姿神韵。由此可见,飘逸可谓魏晋南北朝舞蹈中风格形态的核心体现。
  《白纻舞》以身穿白色苎麻舞衣表演而得名,舞衣素洁如舞人之素雅,含笑顾盼,如怨如诉。晋《白纻舞》诗中言:“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皓翔。”“双袂齐举鸾凤翔,罗裙飘鹞昭仪光。”可见《白纻舞》中“轻躯徐起”“罗裙飘鹞”的轻盈飘逸之势。南朝宋刘铄的《白纻舞辞》:“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也充分体现出了舞蹈形象中“若云行”“如轻风”的轻盈飘逸之形。
  除飘逸外,为适应此时期文人士大夫文化“风神秀逸,韵致清婉”的审美倾向,此时期的舞蹈也普遍倾向于轻盈曼妙、妩媚柔婉的审美。如《明君》《前溪舞》《拂舞》等等,都普遍体现出了魏晋舞蹈婀娜多姿、婉约柔美的形态审美倾向。
  (三)气韵相生,顺势自然
  “气韵”可谓中国古典舞美学的核心特征,中国古典舞对于“气”有着一种特殊的讲究,是中国古典舞的本质特征。
  “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被视为万物生成运化的根本所在、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南朝梁钟嵘曾在其《诗品序》中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指出能引物变化、感发精神、激荡体性的原因在于宇宙“气”的运化。舞蹈中的“气”通常在以气带动身体来占据空间、承施压力、构成方位,从而形成物质之气与精神之气相统一的状态。气之刚柔,尔有神韵。   “韵”是在“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仅指舞蹈中风格和节奏的内在韵律,还代表着舞者自身的精神气质与外在风韵。具体体现在舞者以目传情的表演状态之中。从傅玄的《却东西门行》“回目流神光,倾亚有余姿”及《四时白纻歌》“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眄满堂中”的文字记载中可看到,“以目传情”是魏晋时期体现舞蹈内在风韵的一种手段。
  当以气带韵、韵中有气之后,“气韵相生”就使得魏晋南北朝舞蹈呈现出一种“顺势自然”的审美意识。
  (四)形神意境,象外有象
  由于两汉经学与儒学的崩溃,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标准崩塌,取而代之的是情、味、妙、逸。情即舞蹈形式之下的情意;味为“品味不尽,余意无穷”的特殊精神内质;逸为飘逸清远、恬然清傲的致趣。
  《老子》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思想使得此时期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普遍讲求一个“妙”字。“妙”是一种难以把握的、超出具体物象之外的境或质。通常体现为一种深远的意境与余味。南朝梁王训言:“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只有当舞蹈既符合现实客观世界,达到“形似”,又不为物役,赋主观情意于其中而达到“神似”之时,舞蹈才能生动感人。
  此时期文人士族描写舞蹈风姿舞容的大量诗歌文赋作品的出现,无疑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审美的风向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玄学之风,使得这一时期人们往往将自然美作为艺术美的范本。因此,描写舞蹈的诗歌文赋也往往将舞蹈与自然“比兴”。因此,自然形象的比兴不仅为欣赏者提供了客观存在的外在形态——象,而且还提供了具有某种象征性意味的“象外之象”。如谈及莲花,则想起其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贵品质;谈及梅花则想起其傲霜斗雪的高洁气质等等。
  (五)中西结合,多元综合
  魏晋南北朝舞蹈的两大主体——清商乐舞与胡乐胡舞分别代表着轻柔典雅、潇洒奔放的风格特点。由于政权变迁与人口迁移,民族逐渐融合渗透。边疆少数民族的舞蹈与中原舞蹈出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势,人们的审美意识也逐渐趋于多样化的综合形态。
  清商乐舞随着东晋政权南迁,吸收江南民间乐舞,发展成为江南吴歌与荆楚西声的过程即暗示着魏晋舞蹈撷英取精、多元综合的审美特征。
  《西凉乐》就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中诞生的经典作品。《西凉乐》中的舞蹈叫做方舞。方舞中的服饰偏向于中原清商乐舞风格,但又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的服饰有着相似之处,属典型的中西结合。方舞中舞者脚蹬皮靴,其脚下舞步与西域舞蹈丰富的脚下动作相近。但以近于中原风格的西凉乐为配乐,可见其是在对西域舞蹈文化的接受过程中,与中原清商乐舞在矛盾中求統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乐舞文化的强大融合能力
  不论是中西结合的《西凉乐》,还是在江南民间舞蹈中吸取养分的清商乐舞,都充分体现出了魏晋舞蹈敢于立足传统、融合异风的创作意识和审美倾向,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对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大国风范。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这一生命意识普遍觉醒的时期,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倾向均决定着这个时代的艺术必然产生高度的文明。任何辉煌灿烂的巅峰的形成,总是伴随着前期长时间的沉淀。正是魏晋南北朝的积淀,才使得舞蹈艺术在唐代产生了质的飞跃。过渡不意味着平凡,因此,应对此时期的舞蹈予以重视,更透彻的理解历史,以历史淘出的精髓彰显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56-83.
  [2]刘慧明.论魏晋六朝时期的舞蹈美学审美特征[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0.
  [3]王健红.六朝《白纻舞》歌诗文化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32(05):24-27,114.
  作者简介:罗语馨(1998—),女,汉族,本科,湖南常德;相宁(1971—),女,汉族,硕士研究生毕业,连云港灌南,讲师,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舞蹈史、汉代舞蹈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