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仕高 邓凤昌 林艳 吴卓霖 何凤琼
[摘 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四川省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概括,初步探索了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结了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2.5+0.5式”的办学模式,在研究中不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完善这一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以促进和适应四川省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关 键 词] 农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18-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学前教育逐步开展了第一个、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但高师和中师院校培养的师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而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本”的特殊人才,有效缓解了当前农村各地幼师师资匮乏的问题,但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因此,本文对四川省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人才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探索符合中职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各大幼儿园的需求,能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二、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文化理论课程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们在活动前于头脑中对人才培养活动结果的一种遇见和构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过分强调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而文化知识却很少涉及,忽视了在课程设置中实现学科交叉的要求。而幼儿教师在岗位上面对的是求知欲超强的幼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因此对幼师而言,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他们有较强的文化知识,以此来满足我们实际教学中的需要。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能过分强调学前教育的专业教育而忽视专业课程设置中学科交叉的特点。
(二) 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不对接,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不高,专业理论知识较薄弱,专业技能水平也相对低下,实践操作能力也较差,培养的人才不能做到即出即用,实现“零距离”就业。很多去幼儿园上班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学校学的在幼儿园很多都用不上,不能学以致用。所以,需要我们教师正确定位,充分了解幼儿园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三) 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不对接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只有两年时间,并且人才培养方案中重专业知识、轻文化素养,重技能、轻理论和轻实践活动,这导致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不能符合幼儿园的需求,同时也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幼儿园的需求。究其原因,我校的教学资源短缺,虽然也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和师资等问题,仍然实施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教学、专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由于缺乏过硬的教学设备、设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难以接触到优质的模拟教学、优质课观摩教学等专业课程。在这样的培养教育模式下,难以培养出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优质学生,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也相对缺乏,遇到一些教学问题,没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三、中职学前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2.5+0.5三段式”模式,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半学技能、半年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为高县众多幼儿园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实践中我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 “立足现实,科学发展”,遵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突出中职特色,不断完善学前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于1985年创办,最初采用的是“2+1”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顶岗实习1年。负责教学的老师基本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或是没有一线实践经验的老师,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而幼教工作的繁琐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环境,并且也难以胜任幼儿园的工作。通过分析现状,我们总结了学生以前的状况,我校从2013级开始对学前教育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作了调整,聘请了有一线实践经验的老师加入我们的教师团队,加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开设,又增设了幼儿园游戏、幼儿教师口语和幼儿园保育等专业核心课程。在这几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修订中,我们不断分析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通过市场调查结果,收集整理各幼儿园园长及老师的评价,最大限度地挖掘校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地开发教育实习基地。目前我校已经拥有高县幼儿园、柳湖幼儿园、硕勋幼儿园、沙河幼儿园、博苑幼儿园、文江镇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实习基地。
(二)積极开展专业汇报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延伸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有弹、唱、说、跳、手工艺术、绘画等。技能赛和艺术节活动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我们学校每年开展学生技能大赛、艺术节活动等,针对每项技能给学生以锻炼、展示的空间和促进提高的机会。学校还针对各年级举办幼儿故事、声乐与钢琴、现场手工制作、幼儿舞蹈创编等比赛,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还提高了他们的活动组织能力,更提高和扎实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展现全专业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检验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成果。
(三)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见习
1.积极与当地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
经过不懈努力,学校与高县幼儿园、柳湖幼儿园、硕勋幼儿园、沙河幼儿园、博苑幼儿园、文江镇幼儿园等多家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我校的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对我校学生的帮助非常大。
2.两园教师交叉共育
学校邀请有关专家和幼儿园园长参与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专业建设论证等工作,充分发挥“校园合作共同体”优势,聘请幼儿园骨干教师到学校兼职,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行之有效的见习、实习制度
结合每个同年级课程组织的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到当地幼儿园观摩、见习,同时研究、制定出严格的见习、实习纪律与制度,每天见习、实习后回校进行评课活动,及时消化、吸收见习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见习报告与心得体会。通过见习、实习活动,学生能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提供更强的动力。建立行之有效的观摩见习制度,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搭建了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好的空间,让学生在行业中了解专业,在实践中扩展知识,在教学中提升职业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四)积极开展现场“双选”招聘会,为我校学生和幼儿园提供用人单位的见面平台,顺利完成学生的就业双向选择
每年的“双选”招聘会,学校都会邀请各区、县幼儿园的园长等来观摩学生的汇报演出和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一些外地幼儿园的园长或是用人单位的负责人也会慕名前来。通过观看学生的汇报演出和技能、才艺展示,各园长会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面谈交流,一般在双选会当场,基本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最近两年,我校培养出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均受到各幼儿园的好评。
(五)抓住各级培训机遇,提高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践知识
我校学前教育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大学直接走上了讲台,他们普遍缺少幼儿园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学校为了让专业教师更多地了解幼儿园,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我校多次组织老师深入幼儿园观摩学习,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聆听幼教专家的讲座,和幼儿近距离接触,考察具有代表性的各级幼儿园,力争把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六)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机遇,争办“3+2”教学模式班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发展非常迅速,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来讲,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冲击。虽然高职生的文化素养比中职生高很多,但中职院校的学生也具有高职生没有的优势,他们的可塑性相比高职生强一些,专业技能的提高也要快一点。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幼教人才。我校也在努力寻找和高职院校合作的机会,争取能够开办“3+2”教学模式班——中职3年+高职两年,学生经过这五年的培养,学历和阅历都会有所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将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更能推进我国幼教事业持续、有效的发展。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尚处于不断地探索研究中。如何才能使我们中职校培养的人才既符合中职的培养目标,又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仍然需要所有中职老师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东卫.地方高师院校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自学版),2009,28(4):54-57.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3]孙兵,朱红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J].当代职业教育,2010(2).
[4]钟伟强.试论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5).
[5]米靖.培养合格职业人关键是提高认识[J].当代职业教育,2010(4).
[6]姜莉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與职业,2009(2).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