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尊重 赏识:构建和谐班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班集体作为一个“小的社会”,必须实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环境和谐、学生发展和谐等,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育是一门艺术,和谐更是一种智慧。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构建和谐班级呢?回顾这些年班主任经历,笔者认为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尊重与赏识是两大法宝,屡试不爽。
  关键词:班主任;尊重;赏识;和谐班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6-0083-02
  引    言
  大量实践证明,在以往的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僵硬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与赏识,在刚性管理的条例下,只要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便采用严厉的批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和谐班级的构建。对此,班主任应从尊重与赏识的角度出发,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班级的构建。
  一、尊重——让“信任的花朵”绽放
  尊重学生人格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受到尊重是個人必备的精神需要[1]。教师是这样,学生也是这样。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有:“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赏识能使学生收获成就感,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是教出来的,往往是教师“夸”出来的。教师对待学生应公正平等,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应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与他们思想交流时,一定要选准机会,寻找最佳教育时机。
  【工作案例】
  上课铃声响起以后,笔者拿起课本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仍有前一节课的内容,立即皱眉,大声喊道:“今天谁值日?为何没有擦黑板?”班上寂静无声。笔者看到无人应声,只能再次重复。此时,坐在最后的小李同学连忙跑过来,快速地擦起来。这是一名学习不佳的学生,很多教师不喜欢他。他十分用力地擦着黑板,教室里面全是粉尘。此时,笔者说:“大家都瞧见了吧,这就是因为个人负责任导致的。”不知道是谁小声说着:“今天不是他值日。”向来成绩优异的学生小陈慢悠悠地站起来,用基本无法听见的声音讲道:“今天是我值日。”笔者惊诧,只能说道:“你先坐下,下次注意。”此时,小李已经擦完黑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课后,笔者偶然中听见学生的讨论:“小陈不做值日,老师都不会罚她,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让你的成绩差?”“老师就是偏心。”笔者呆滞不语,陷入深思中。
  这一事情使笔者感悟较深,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于他们始终较为高看,平时态度比较好。而针对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教师往往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未来必然无法有大成就。这是认知方面的偏见。目前,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及学困生,就纷纷摇头;家长知道子女成绩不好,内心十分难过;班主任听说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想接收,凡是班里出现了不良的现象,总认为罪魁祸首是学困生。通过此次事件,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培育高质量人才,还应面向所有学生,做到公平看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
  美国作家爱默生提出:“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2]”所以,尊重是爱的体现方式,是培养师生感情的前提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获得了尊重,他们的潜能就能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尊重就是对他们的最佳激励形式,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种积极的动力。
  教师的尊重与关心会让他们体会到温情。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这一案例里,笔者十分大意,并未做到尊重小李的一片苦心,反倒使其他人误会“学困生不管做什么有助于集体的事情,均无法获得老师的欣赏”。进而出现自我放弃的情况,这是笔者必须进一步补救的事情。
  信任学生,就是相信学生,对学生满怀期待。“罗森塔尔效应”提出,只需教师相信学生,心中对他们存有期望,对于他们获得的点滴进步给予激励,那么,他们在教师的态度与行为中也能体会到信赖和期望,进而提高自信与积极性[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彼此信赖、彼此交流的桥梁,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种催化效果。由此可见,“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就是一种信任的效应、爱的效应。
  二、赏识——使“被忘的角落”闪光
  人性中最为根本的需要就是希望获得尊重与赏识,从精神生命角度来说,所有孩子好似均是为了获得赏识而来到世界上的。但在目前的教育里听到许多不和谐的声音,有人抱怨教育,只看重学生的不足与缺陷——小题大做、过于夸大,使学困生出现自我放弃情况,在“我是坏学生”的思想中不断沉沦。不是学优生需要得到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进行发展;不是学困生应当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朝着不好的方向进行发展[4]。
  美国知名学者提出:“人最为根本的需求就是期望被认可。”学生在发展阶段中,其自我认知的形成就是通过教师与成人对其做出的评价。他们的内心十分敏感,期望获得成人的认可,需要成人的激励与赞扬。即使是一句十分简单的赞扬,一个关心的眼神,也会形成较大的鼓舞。
  【相关链接】
  南京某厂技术员周宏第一次看小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仅有一道正确,应该发火,但他并没有。他在正确的地方打了一个较大的对勾,错误题目并未打红叉,而且发自内心地表扬她:“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正确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之时,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小女儿听了爸爸的话,十分自豪。就这样,孩子的信心有所提升。小升初的考核时,孩子的数学成绩为99分。在父亲的支持与赞美下,上小学的女儿可以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一万位。十岁之时,还出版了六万字的科幻童话。   周宏通过“赏识”的方式,将无法听见声音的小女儿培养成高才生的故事在社会上,尤其是教育界引发了轰动。而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都有比较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所以在教育过程我们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赏识就是认可一个人的体现方式。学校应大力实施“赏识教育”,培育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潜能,推动他们的健康成长。
  “赏识”在词典中的意思为:“认识到他人的才华或者作品的意义而给予关注或者赞赏。”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应只是充分尊重所有学生,还应学会赞扬所有学生;赞扬所有学生的特征、兴趣、爱好、特长;赞扬所有学生所获得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赞扬所有学生投入的努力与所体现出来的善良;赞扬所有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在教学活动中,“賞识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开心的源泉、一种积极的信心,其中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发现自身的能力。就这样,他们的潜在能力就能够充分体现出来”[5]。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学会赞美学生、赏识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我们更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位后进生的优点,哪怕一个小小的优点也要“小题大做”,使他的优点有所升华、特长有所进步,使他体会到“我也有比其他人优秀的地方”“我通过努力也能够取得相应的成功”,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充满自信。
  那么,如何在班级中展开赏识教育呢?我们可以构建赏识的气氛使集体富有成长的气息。所有学生均有自身的性格特征,也有自己的亮点,因此,学生身上并非没有值得欣赏的品质,而是教师缺乏欣赏的目光。就好像法国知名学者罗丹所提出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应抓住这一教育机会,建立教育平台,通过赏识促进学生建立自信。
  曾经有人说:“在班主任的世界里,学生是最大的事,在班主任的字典里,学生是最大的字,在班主任的生活里,学生是最美的诗。”一位心理学家说:“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就生活在地狱中。”
  结    语
  综上所述,尊重与赏识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法,让我们带着尊重与赏识这两大法宝,行走在班主任的康庄大道上,以尊重学生为工作的前提和基准,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幸福感。相信,这样的和谐教育,必是春风化雨;这样的和谐班级,必能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张美如.用赏识教育理念打造和谐团队[J].华夏教师,2017(22):63-65.
  丁晓蕾.注重赏识教育,构建精彩课堂[J].教书育人,2016(07):25-27.
  隋明湖.浅析教育的“金钥匙”——赏识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8-9.
  谭燕.让“不可少”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常态——班主任工作略谈[J].好家长,2019(42):92-93.
  陈辉.师有妙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谈如何面对班级特殊学生[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9):112-113.
  作者简介:张爱群(1979.4—),女,江苏如东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4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