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预习反馈的创意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厅
摘 要: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必备环节,缺少了预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才能确保预习环节科学、高效,需要教师合理规划,还要注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预习反馈能够准确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检查手段,进行创意设计,完成学情搜集。
关键词:高中信息 预习 反馈 创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B-0025-02
预习反馈,就是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活动展开检查的过程,是预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固有教学思想的束缚,部分教师关注的重点是预习任务的布设,容易忽视对预习的检查。这样常常导致学生应付预习,预习成效较低,课堂教学互动自然难以顺利推进。为了扭转教学劣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预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当然,更新、优化检查方式,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自主审查,升级学生预习认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预习检查时,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审查。自主审查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活动进行自我检查、深度反思。高中阶段,学生思维认知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他们具备了自主审查的基本素质,教师要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提出自主审查做具体内容。教师布置完预习任务后,学生经过实践,思维会产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思维又会出现新的变化。学生思维的滞后性特征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时,必须提出具体、清晰、明确的自主审查目标。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审查才是有目的、有效果的。
教学人教版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时,教师布置了提前学习任务。教学伊始,教师没有直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而是引导学生回忆:大家还记得上一节课布置的预习任务是什么吗?谁能给大家复述一下。学生思考片刻,进行复述。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整回忆出来学习任务。教师将预习内容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对照预习任务和要求进行自主审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巧妙借助自主审查的方式,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学生的自我认知也更加深刻。
二、合作互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合作互查是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对信息技术展开多元合作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热情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学生之间相互检查预习情况,不仅可以提升预习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起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检查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时,会对知识进行再次消化和升华,知识学习将更加牢固。在进行合作互查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综合素养、教学情况等进行科学规划。合作检查活动中,可以是两两结合,也可以是一人对多人的检查方式。两两检查可以采用优等生检查中等生、中等生检查学困生的形式,这样不同层次地使学生预习情况都能得到覆盖。
教学《信息需求与来源的确定》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作了相应检查,采用的就是合作互查方式。两两为一组进行合作,小组中一名学生是师傅,一名学生是徒弟。
在进行分组时,教师首先将班级内的优等生罗列出来,然后是与之对应的中等生,最后是学困生。优等生与部分中等生进行合作,部分中等生与学困生进行合作互查。
这样的安排让全体学生都有事可做,课堂检查氛围浓郁,学习效果自然也值得期待。合作互查后,师傅将徒弟在预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搜集起来,进行一一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案,下一节课的预习活动设置自然是更科学的。
在进行合作检查时,高中学生往往会讲人情、讲面子。为了避免出现“作弊”现象,教师可以进行随机“配对”,并时不时进行轮换。这样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彰显公平公正,教学活动也才能有效开展。
三、趣味抽查,检验学生预习成果
课堂教学容量有限,检查预习还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教师不可能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进行预习检查。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创设最高的课堂检查效益,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在预习检查中,教师也要对此进行深度挖掘。抽查就是很好选择。所谓的抽查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其中几名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进而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学《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教师布置好预习任务。在课堂上检查时,教师采用的就是抽查的形式。抽查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先将学生座位号写下来,然后教师运用抓阄的形式随机抽查。第二种是点名抽查。教师选择每个小组中的中等生和学困生,从中选出一两名学生。这样的样本设置是科学合理的,因为每名学生都有被抽到的可能,所以全体学生都必须认真准备才能过关。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历练。趣味化的抽查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学生学习探索积极性被激发出来。
抽查的方法有其自身优势,这种方法的精髓就是要科学筛选样本。如果抽查的样本不够合理,教师得出的结论就是片面的。在进行检查时,教师要重点关注班级内的学困生和中等生。这部分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共性特征,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这样的教学互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四、创意测查,提升学生预习效度
检测检查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测验是教学中较常用的检验学习情况的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检查方式。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预习效度是教师的重要追求。
信息技术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师不妨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著手,展开创意设计,运用检测题进行检查。为了增加检测题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教师在设计测试题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让学生参与测试题的编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发散,认知得到快速提升。教师让学生出预习检测题,他们的思维能得到质的提升。
在教学《制作调查表》时,教师发现。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都表示预习得非常充分,为了进行落实和检验,教师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集中众人的智慧,设计一道预习训练题。小组之间循环进行,一组出题二组做,二组出题三组做,依次循环。听说要出题考别人,学生自然是乐意的,积极讨论。小组出的题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题目更加科学,不会出现大的纰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潜在的学习认知会得到激活,对文本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完整,知识点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预习活动的价值得到凸显。
既然是学生提供的检测题,在进行评价和讲授时,教师就要将权力下放,让学生进行解析,将标准答案、试题要点等内容呈现出来。经过测试,教师快速把握了班级学生的预习情况。
检查对夯实预习效果、提升课堂实效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预习检查落实得好,学生就会认真对待学习活动,预习效果自然更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升级检查形式,从自主审查、合作互查、趣味抽查、创意测查这几个视角切入。多元化的检查手段能够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他们思维的含金量,课堂教学也会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姜彬.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研究[J].学周刊,2019,(5).
[2]胡兴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5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