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莉丽 李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成为制约着一个人、一个社会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全新的发展时代,创新成了时代的要求,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甚至是个人的发展都已经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是新时代人才所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学阶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尤其是作为基础教学的语文教学中普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加强小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响应我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现状
(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参与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养成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引起重视。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语文,养成语文思维,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方法的传授,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小学语文的课堂依然是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对于课堂的活跃度、学生的参与度等的关注度较低。
小学语文教师在每堂课开始之前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这些老师经过充足的备课准备后每堂课上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进行讲授,期望能够向学生传达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对于学生的作业也会认真筛选并批改,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可以说是非常负责任的,但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还是基础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养成。老师在课上进行的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需的知识,但是也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完全地讲授,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很难主动地参与其中,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二)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虽然我国已经在倡导进行素质教育,新课改也在倡导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因为受到传统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很难做出相应的改变,不自觉地就会照搬传统教学的方法,而且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无论是家长、学校、教师,甚至是学生自己最关注的始终都是成绩的好坏,哪怕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哪怕学校出台了更全面的学生评价标准,可是还是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观念的遗留影响,过分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这一“顽疾”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治愈。
全面推行并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它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养成、个性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等,能够培养出更具现代化精神,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而传统教育则更重视学生的考试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记忆与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拥有充足的学习动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这一点其实所有的老师都了解,但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也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有所欠缺的。因为有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一时之间很难完成转变,在课堂上还是采取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相对紧张和沉闷,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就不那么理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师生关系,创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这两者之间的接触是最多的,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创建轻松课堂的前提条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仿若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学生眼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是严肃的,是权威的象征,学生天然地就对教师存在着一定的敬畏心理,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很难做到亲近、自然,而教师虽然也会关注、关心学生,但是并没有完全融入学生中间去,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对于师生关系的处理与维护不够重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观念,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真正地融入学生中间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的、亲近的、亦师亦友的全新的师生关系,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还要学会尊重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不仅要正视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尊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虽然学生的成绩有好坏,但是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用积极鼓励的态度应对学生的不足、缺点,创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的发展、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好奇与疑惑,对于所有的新鲜事物都想亲自尝试,对于遇到的每一个新事物都有无尽的问题,他们可以随时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是每一个孩子最宝贵的品质,我们不应该抹杀,而是要进行积极、科学的引导,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将孩子的求知欲转化为敢想敢试的优良品质,让他们去思考,动手去尝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养成他们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动手的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比如小学语文中有一课是《蝙蝠与雷达》,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联想,通过发散性的思考,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教师一味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单方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互动,强烈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极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利。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用更加多样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從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借鉴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形式,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进行一些小氛围的竞赛等来促使学生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创新课堂学习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加强小组之间的交流、互动,甚至是竞赛,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对于每一个人的发展要求,创新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性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芳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