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剑婷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施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突破口,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教师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以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呢?本文将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着手,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初探。
【关键词】初中阶段;心理特点;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1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艰巨的学习任务以及青春期发育的烦恼相互交织,使得其极易进入了叛逆期,如果在该阶段无法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疏导方面的帮助,很有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在此阶段,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学业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业任务加重、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父母期望值太高导致的升学压力等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带来严峻的考验;人际交往主要表现于同学之间的矛盾以及青春期的男女之间的朦胧情感。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针对性的探索,以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需要符合预期的教学目标,将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使得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全方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符合时代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中去,提升心理综合水平,同时,应该提高学生的心理自主调节能力,当学生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重大事件时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
1.合理的选择良好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课堂教学效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科学的教学理论的支持下,通过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得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得到充分发展,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和教学的可持续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科目的课程,使其无法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其特点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2.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强调的教学目标应该锁定于如何持续解决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冲突以及危机的预防,对学生心理进行适当的干预以保证学生得以平稳的渡过各个时期。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心理状态健康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心理调节潜能的挖掘,向学生渗透成长阶段中容易遇到的各类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类似心理暗示等心理自主调节的能力。
3.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在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中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人际关系的互动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心理健康教育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以及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心理健康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在一张白纸中画一个黑点,然后去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很有可能会说是一个黑点,这是教师就要反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大一张白纸,你们却如此关注这一个黑点。以此,教师可以引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学,防止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将别人的缺点无限放大,反而忽略了别人的优势所在。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同学彼此之间的优点,通过这样的有效互动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解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基础内容之一,养成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保证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华,胡国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体验·内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3):120-124.
[2]王建丽.让心灵洒满阳光让青春绽放光彩——新形势下职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4):81-81.
[3]周楊经.心理活动课应彻底从学科教学思维范式转向心理辅导思维范式——浙江省第九届"百课万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观摩活动后有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9):26-27.
[4]王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4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