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演进、现状及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经过多年演进,我国纵向多层次、横向多元的立体式、金字塔型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的地位得以确立。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和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整体进入数量减少、结构优化,规模扩张放缓、单位面积交易额减少,摊位面积继续增加、商户规模化经营阶段,呈现出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转型物流园区、智能商城的新趋势。
  关键词:商品交易市场   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研究背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和新形势下,创新引领的高效、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2012年以来,伴随网络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购物行为模式的改变,传统商品交易市场的规模扩张模式已经达到拐点,创新市场发展新模式、探求市场发展新方向成为当前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网络市场对经济交易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正在引领着市场变革的方向。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演进历程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调整,依据市场存在的形态和组织形式,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集贸市场恢复、商品市场起步、市场体系初成、规范、调整、分化和创新七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集贸市场恢复期(1979-1983年)
  集贸市场的“调节余缺”功能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得到明确认可,为集贸市场的恢复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1978年底,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朝阳区水碓子两处集贸市场恢复,打破了大中城市中心区不准开集贸市场的规定。1979年,上海恢复城乡集贸市场328处,并正式设立生产资料交易市场。1981年批准开放了小商品集市;同期,汉正街(1979)、义乌小商品市场(1982)、五爱市场(1983)等孕育诞生。这一时期,无论是恢复的集贸市场还是新生集贸、小商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大多处于组织管理松散、露天经营状态,市场主体也多是小商小贩,交易商品品类比较简单,市场整体处于恢复、孕育和萌芽阶段。
  (二)商品市场起步期(1984-1991年)
  在《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取消以及“搞活农村经济”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全国范围内小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等各类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4年,山东寿光蔬菜商品交易市场成立;上海市区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从零售向批发提升,突破了国营商业按计划批发供应的限制;同年,启动了批发体制改革。1990年,郑州粮食商品交易市场成立,被视为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截至1990年末,全国城乡消费品交易市场达到了7.2万个,成交额达到了2168亿元。在这一阶段,各类市场主要以露天市场、简易大棚市场、水泥台市场等集贸市场的形式存在,组织管理也相对松散,市场经营主体也多是小商贩或个体,市场内商品品类逐渐丰富。整体上,我国集贸市场开始分化,商品交易市场和贸易中心产生,商品交易市场由自发组织向有组织升级转变。
  (三)商品市场体系初成期(1992-1996年)
  伴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的确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重要任务。在“改革现有的商品流通体系,发展商品交易市场”政策推动下,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区域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掀起了多元化投资建市场的热潮,市场数量迅猛增加。譬如,湖北省在1995年底已有各类市场4274家,成交额达到了423.65亿元;江苏省在1996年末已有各类市场5479个,成交额达到了2869亿元。这一阶段,市场数量猛增、投资主体开始多元化、经营方式开始分层、多种市场形态并存,市场体系初成,国内很多知名市场都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基础。
  (四)商品市场体系规范期(1997-2004年)
  1998年底,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达到了89177个,且绝大多数都是集贸市场形式的马路市场、街边市场,存在规模小、布局差、卫生脏乱、阻碍交通、经营扰民等问题。同时,部分专业市场出现了假冒伪劣、欺诈、强买强卖的市场失序问题。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维护市场秩序,规范提升成为这一阶段发展的主导政策。经过清理、整顿和规范,专业市场数量大幅减少,如中药材市场只保留了17家。我国包含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批零兼营市场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同时,政府监管部门明确了职责,加强了行政监管。这一阶段,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的组织形式、组织治理、运营主体及商户行为由不规范向规范转变提升。
  (五)商品市场结构调整期(2004-2007年)
  经过前一阶段的清理、整顿和规范提升,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逐步由数量增加、规范提升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这一时期,繁荣市场与萧条市场并存,规模市场与专业市场提升,外资市场与内资市场角逐,新兴市场冲击传统市场;整个市场体系处于内外资、城乡、区域、现代與传统的综合结构调整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批缺乏竞争力的市场及农村市场逐步淘汰;一批有竞争实力的市场开始向规模化、专业化转型,形成了一批区域龙头市场。譬如义乌小商品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武汉汉正街市场、石家庄南三条市场、沈阳五爱市场、叠石桥家纺市场等。
  (六)商品市场分化提升期(2008-2012年)
  经过前期的结构调整,我国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竞相发展,部分进入品牌经营和提升阶段,特别是迅猛发展的网络市场对传统市场的冲击效应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也开始进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市场综合服务功能的转型发展阶段。如:昆明螺蛳湾的区域批发中心模式;北京新发地的市场与社区商业对接模式;海宁皮革城的品牌连锁经营模式;深圳华南城和万达广场的城市综合体模式;临沂市场的物流园区模式;义乌商城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以及各中心城市出现的市场外迁模式等都是对市场转型升级的主动或被动探索。这一时期,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在企业化、多元化、层次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上,进入品牌化、连锁化、综合化、物流化、中心化和融合化的转型提升阶段。   (七)创新引领期(2013年至今)
  2012年以來,创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在“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寻求和探索创新方向和路径。商品交易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创新战略导向的最先感受者。大型龙头市场在品牌化、连锁化、综合化、区域中心化、物流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商户生意难做,摊位空置率增加、摊位租金减少依然是当前市场面临的困境。市场下一步创新提升的方向在哪里?市场管理人员对市场发展方向的把握有些茫然。这种困惑和茫然,一方面表明传统的提升模式已经遇到瓶颈,另一方面也表明全新的市场运营模式正在孕育。目前,商品交易市场处于创新提升的孕育期和探索期,需要政府、学界和市场管理等多领域人士共同努力破解。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现状
  随着我国立体式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伴随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及提质增效的推进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商品交易市场调整也开始加快,其现状如下:
  (一)市场数量整体减少,规模结构调整深化
  在新时代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商品交易市场传统扩张模式遇阻,市场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1001个,相对2011年减少了13140个,降幅为20.49%;相对2015年减少了4025个,降幅为7.31%。从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调整趋势看,未来五年内商品交易市场数会继续减少。
  在市场数量整体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亿元以上市场数量也逐年减少。2017年底,亿元以上市场数量只有4617个,相对2012年高点减少了577个,减少比例为11.11%;相对2015年减少了345个,减少比例为6.97%。亿元以上市场数量减少说明市场规模结构调整已经由中小市场向亿元市场扩散,短期内大型市场关闭的局面不会扭转。
  (二)亿元市场营业面积开始减少,平均营业面积小幅增加
  多年来,在市场规模扩张模式的带动下,我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持续增加。2015年,市场营业面积达到了30066万平的高点后开始逐年下降,到2017年底减少到了29692万平,且呈延续下降态势。尽管亿元市场总营业面积在减少,但市场数量减少的更快,市场平均营业面积呈继续增加态势,意味着规模较小的亿元市场受市场竞争挤压关停或者新建市场或改造市场规模扩张。
  (三)亿元市场摊位数开始减少,平均摊位面积增加
  2014年以前,亿元以上市场摊位数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且在2014年达到3534757的峰值,然后开始逐年减少;到2017年底,摊位数降至3347936,相对峰值减少186821个。在市场营业面积和摊位数都下降的情况下,摊位平均面积保持持续增加态势,由2014年的83.65平增加到88.69平,意味着小面积摊位市场关闭较多,或者市场改造提升后的摊位面积增加。
  (四)亿元市场成交额小幅增加,单位面积成交额触底回升
  2012年以前,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一直保持10%以上增速,2012年提升到93024亿元;此后增速放缓,2015年出现小幅下降;然后触底回升,到2017年增加到108248亿元。市场平均交易额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2013-2016年增速处于低位,2017年增幅再次突破10%,达到了23.45亿元。单位面积成交额在2015年出现首次减少,随后再次呈现增长态势,到2017年增加到3.65亿元。在交易额方面,总交易额、市场平均交易额和单位面积交易额都呈触底反弹态势。整体上,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整体快速减少,总营业面积下降,市场平均营业面积增加;摊位数开始减少,摊位平均面积增加,成交额小幅增加,且市场内部结构调整加快。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特点和转型升级趋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形成了纵向包含初级形态的村镇街边集贸市场、大棚市场、市县室内市场以及城市商城等多层次,横向生产资料、消费品以及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等多元的市场体系,市场配置各类资源的功能逐步强化,整体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特点
  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经过恢复、起步、规范、调整和提升阶段的调整和提升,进入向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市场数量供给基本饱和,传统数量扩张模式结束。2012年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开始大幅减少。从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的角度看,市场供给数量进入饱和状态,启动了饱和淘汰机制。二是市场规模边际效应低至临界点,规模扩张接近尾声。2011年开始,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增量的增幅已经开始大幅下滑,2013年市场规模扩张就到了平衡点,2014年和2015年实际为负增长,单位面积交易额绝对值也开始减少。当前,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规模扩张的边际效应已经成为负值,继续走规模扩张路线的市场以后将会面临较多困难和压力。三是商户规模化经营动力趋弱。商户在摊位面积增加带来的租金成本上升以及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下降引致的经营收益下降的双重挤压下,对规模化经营的动力趋弱。
  (二)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趋势
  积极试水电商,探索融合发展模式。面对电子商务冲击和传统规模扩张逐步受阻的困境,绝大部分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都不同程度的试图理解、参与电子商务,甚至积极拥抱电子商务。有的市场通过高薪挖掘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人才,自己组建电子商务团队或网络市场拓展团队,开拓网络市场。试图基于已有的实体市场优势,打造一个全新的网上市场,并通过将二者紧密结合带动本市场的全新蜕变。有的市场通过与新兴电商大佬合作(譬如阿里巴巴、京东),试图通过双方合作寻求传统市场变革路径。也有的市场采取自建自推的保守模式,每年都在可承受或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进行部分投资,期望通过小步快走、自力更生的模式实现自我革新。还有的就是一些小型市场,自知在电子商务和市场竞争激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都比较艰难,采用与传统市场或电商大佬结盟或者加入第三方搭建网络平台的融合模式。总之,近几年商品交易市场在积极探索融合线上线下发展新模式。   转型物流园区,探索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在传统规模扩张模式遇到瓶颈的同时,业内实体市场近十年与电商融合的教训也不少。商品交易市场的方向在哪里一度成为业内人士共同的困惑。信息技术和电商的发展到底能够将社会商业引向何处?实体市场该如何审视当前形势?在现实中,一部分市场已经摆脱了已有的集贸市场—商场、商业城—综合体的传统升级路径和发展模式,开始探索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实体市场新定位和新功能的新模式,开始向物流园区方向转型,譬如河南万邦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区。事实上,传统的转型升级模式一直是商品交易市场软硬件升级的过程,但其本质处在市场升级的量变阶段中。当前,我们面临的市场转型升级是质变跃升,会引致市场定位和功能的分裂或分化。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检索,交易条件谈判、交易达成以及资金支付将会逐步向网络市场转移,物流从商业交易功能中分化出来。未来实体市场要么转型为网络市场,要么转型為物流园区,最成功的模式可能就是网络市场与物流园区的融合模式。
  转型智能商城,赋能展示新体验。商品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的规模扩张和硬件环境改善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信息技术应用驱动的软服务智能化成为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智能导航、精准定位,采购需求推荐、消费需求分析,为市场采购和消费者提供更便捷到位、优质精确的服务,提升了采购交易效率,增强了市场消费愉悦体验。义乌、华南城、四季青等知名商城均把智能商城作为商城未来升级的主要方向,基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智联商城已经成为趋势。随着网络市场的快速发展,实体市场功能分化。鉴于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各自满足采购和消费需求的优势,二者分工合作的局面正在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实体市场正在积极寻求与阿里、京东等网络市场大佬合作,整合各自优势。与此同时,实体市场利用贴近消费者、体验性强的优势,正在通过信息化为智能服务赋能,提升展示新体验。另外,实体市场也正在探求以展示为中心,拓展和培育研发设计、品牌孵化,提升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兴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16(6)
  2.王雪峰,荆林波.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流通经济,2015(12)
  3.王雪峰,相均泳,荆林波.新常态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16(1)
  4.傅龙成.商品交易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多方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商业经济研究,20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5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