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人习惯形成、个性形成的黄金时期。如何有效地促进中职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中等职业学校重视的问题。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强化学习上规范化行为,培养学习习惯。
[关 键 词] 中职;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72-02
《中國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第一次被正式提上了议程。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照这一要求,反观现实,我们却遗憾地发现,目前部分职高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能令人满意,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从对学生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的双向情况来看,有的学生职业道德及行为习惯、思想观念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宁波地区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参观学习,发现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诸如爱惜粮食、排队吃中餐、爱护公物、文明语言、卫生习惯等方面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一、中职生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
当前的多数中职生是在中考失利的情况下选择读职高的。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身鲜明的个性和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惯。中职生相比较普高生,他们动手能力更强,有吃苦的精神,性格开朗,善于与人沟通。但是,随着近年来生源差异程度越来越大,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并且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通过对所教三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
(一)学习习惯
从小学开始学校就教育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善于提问等,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很多中职生反而忘记了最初学习习惯上的一些规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学生只有21%,时而能做到的学生有45.3%,而做不到的学生有33.7%。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就更少,只有19%。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数据,能够清晰真切地反映出当前学生在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积极提问、善于思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珍惜时间等学习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退步,没有保持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反而在后面的学习中慢慢忽视了这些学习习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较大一部分中职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动力、毅力、耐心和恒心,经常会出现无故迟到、旷课以及课堂上讲话等不良现象。
(二)基本生活习惯
在基本生活习惯方面,通过调查发现,较多的学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对于一些小的习惯却不能坚持到底。大致有41.9%的学生无法做到早睡早起,31.2%的学生无法做到生活独立自理。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学生在生活中也没能保持饭前洗手、按时睡觉吃饭、坚持吃早饭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品德行为习惯
品德行为方面,我们主要对学生尊敬师长、遵守秩序、诚实守信、热爱公物、乐于助人、举止文明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学生在乐于助人这方面还有欠缺,很多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学生没有助人为乐的意识,很少会主动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在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仍需要不断努力。
二、中职生行为习惯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校管理因素
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是较多教师和班主任对教育学、心理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不懂学生的心理,在使用的方法手段上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有效性,导致德育效果不佳。存在着一些学生出现自由散漫、不爱学习、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习惯。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单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他们的素质、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对孩子后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探究中职生行为习惯,必须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从而寻找好的教育策略。
通过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父母文化程度较低,行为习惯不端,语言粗俗,使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受到影响。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管束,使孩子放任自流,时间一长就容易养成懈怠散漫的行为习惯。
(三)社会环境因素
中职生成长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影响,当前道德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对中职生成长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必须强调的是,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传播媒介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学生接受的社会信息量急速暴涨,而这其中不乏大量的负面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会极大地冲击和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干扰、模糊他们正确的判断力,甚至抵消了学校和家庭的正面教育效果。
(四)个人因素
中职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虽然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和经历的常常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他们心中不断交织与斗争,而这些心理冲突和斗争会影响和阻碍学生形成稳固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中职生行为习惯策略探寻
21世纪的教育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因此我们认为,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做人、做事和做学问。(1)做人方面的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独立自主等。(2)做事方面的习惯: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勤运动、生活有规律、效率意识和法制意识较强等。(3)做学问方面的习惯:热爱学习、勤于思考、虚心好问、珍惜时间、兴趣广泛、创新思维等。
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注重职业道德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心理学家朱智贤曾说过:“学生出现的问题常常与道德有关。道德教育是学生行為习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升华自己的灵魂,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之人。近年来,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热烈的关注,而职业素养与学生道德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上渗透职业道德素养教育,这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因为职业道德素养中也包含着道德行为习惯的内容。具体的措施有开设修养课、自理课,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职场礼仪、职业规范、道德品行。充分发挥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经常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道德风采”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并与《中职生职业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制定班级道德品行常规,让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接受道德熏陶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崇尚道德、争做文明中职生的良好校风。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目前我校的中职生中有一部分是住校生,多数的学生是回家的,但是这两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特点。如,早晨不愿起床,都是父母反复喊叫起来的,早饭、晚饭都要父母准备。多数学生晚上上网、看电视、跟同学聊天,不愿按时入睡,住校生不爱讲卫生将本周脱下的脏衣服周末一并带回家让父母去洗。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当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促使他们改正,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而这些管理措施必须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否则这些措施将会流于形式。
针对住校生的实际情况,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1.统一安排作息时间,制定严格的作息制度。晚上6点准时自修,8点半熄灯休息。
2.以班为单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3.每天都有值班老师负责督促、检查学生整理宿舍内务及食堂就餐情况,及时制止卫生打扫不彻底和浪费粮食等不良现象。
4.严禁吸烟、酗酒、沉溺电脑游戏等不良生活行为,以板报、广播课堂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吸烟、酗酒、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5.通过班会、自理课、修养课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宣传良好生活习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针对回家住的学生的具体措施: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针对回家的这部分学生,通过课堂的教育、宣传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我管控的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方法,简单说就是自我修养。具体措施就是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较好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和行动。
通过观察和了解,这些措施在实施之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极大改善。
(三)强化学习上规范化行为,培养学习习惯
用足够的时间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行为进行强化的规范化训练。比如,课前预习、课上专心(专心听、看、想、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不会可问,独立完成)、及时订正(有错必纠,重视错题)等。多数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是因为基础较薄弱,思维能力存在欠缺,通过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在教学中采用具体直观的教具和形象化的板书、板画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发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以强化训练为主,这种训练贵在坚持,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目标。
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职责有义务帮这些学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温俊歆.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途径[J].现代阅读,2011(6).
[2]吴铎,罗国振.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方祝英.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之对策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7).
[4]谢碧.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
[5]张义伟.对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7).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