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绘画作品试论中西绘画的差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千世界里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各不相同,其中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就是两种有着明显不同特征的艺术形式。中西方因为文化、思维方式、思想与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以至于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绘画上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绘画形式。中国画善用水墨表现人文情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运用散点透视画法而且特别注重写意。西方运用焦点透视作画,尤其注重写实,在理性思维主导下有着严格而程序化的作画方法。虽然中西绘画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都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两者在相互借鉴与交流中不断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绘画;西方绘画;差异
  一、中西方不同的背景环境
  中西方因为在文化、思维方式、思想与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以至于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地处亚洲大陆,曾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生活方式是主流,再加上中国古代交通不发达所以很少进行航海行动,以至于中国古人在文化和思维结构上更倾向于追求稳定,具有单一性和统一性。因此中国古人非常重视自身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人们推崇“以和为贵”而不是追求征服感。而西方不同,他们地处欧洲大陆,面向海洋,因为河湖众多所以航海也较为发达,这使他们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有着频繁的交流,显得更多元化一些。西方人在文化和思维结构上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实践活动的,尤其是以“个体”为中心执着追求理性的他们在行动上更倾向于大胆和外向,认为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所以重视向外扩展和探索。
  二、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各自特点
  中西方绘画在各自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有着截然不同的绘画特点。中国绘画注重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感悟,以写意为主,尤其是文人画中画家笔下的写意山水和花鸟追求意境和传神。还有,中国古人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比较含蓄,不会直接表露出来,所以中国绘画常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来表达。如李唐的《采薇图》是以商周朝更迭时期的史实为历史背景,画中描画了殷商的贵族叔齐、伯夷等人在商亡国之后不肯归降,逃到山中以采薇食树皮度日最后饿死的故事,他们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画家用绘画的方式借古言今,用隐喻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忠君爱国和刚正不阿坚定的立场,也在暗示当时社会人士要保持骨风和气节,不能投敌叛国。中国画在工具上是运用毛笔、墨、宣纸来作画,主张“诗书画印相结合”,画面倾向多样化和综合性,而且特别重视笔墨,中国画家善于运用笔墨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理想,极具人文情怀,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西方绘画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注重写实和求真。
  西方人在表达方式上和中国人不同,他们注重写实而且会直接地把自己真实情感和意图显现出来,会利用素描和色彩等各种表现手段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西方的画家们将自己亲眼所见的世界真实地表现在画面上,是“实在而求真”的作画态度。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是以法国一起海上遇难事实为背景,画家用写实的手法直接刻画出遇难时那悲惨的画面,描绘了遇难者的绝望、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景,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西方绘画在工具上是运用水彩、丙烯等颜料在画布上进行作画,非常重视素描的作用,更有着严格的作画步骤,力求画面达到真实的表现效果,还有就是相较于中国“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丰富画面而言,西方的画面显得较为单一。
  三、中西方绘画作品表现形式的差异
  中西方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和造型语言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表现方式上西方绘画注重再现法则,他们在“模仿论”的指导下主张客观真实地还原自然世界,为达到这个目的,在众多画家的研究下产生了很多如“透视学”“解剖学”等绘画理论,并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探索出一套严格的作画步骤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造型语言。在造型语言上西方绘画运用色彩关系和素描明暗画法来进行造型,具有很强的几何意味,而且追求画面的立体感、真实感和节奏感,通过光线来营造明暗的虚实空间,再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变化来强化画面的真实性,在西方的众多油画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特点。西方绘画特别注重透视关系,尤其是构图上多运用焦点透视,他们主张画出在同一角度下产生的透视关系,使画面有视觉中心点,而且有着明显的主次关系和空间关系。如拉菲尔的作品《雅典学院》就是焦点透视构图,按照焦点透视法来营造画面的视觉中心,画面中描绘了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集聚于一堂,洋溢着浓厚的学术辩论氛围,而画中是以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为视觉中心,画面在焦点透视的作用下有着明显的层次和强烈纵深感,宏大的场面下显得无比的崇高。
  而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不同,比较注重表现法则。在造型语言上,中国绘画以线造型,运用笔墨来作画。中国画利用线条的厚薄、粗细来造型,然后再运用墨色浓淡、深浅、焦润的变化来组织画面,追求自然而真实的感受,主张描绘人直觉体验下世间万物的色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求,更讲究“留白”,以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构图上中国绘画作品多运用散点透视,画面不是一个焦点而是多视点。中国画作品中可以允许多角度的存在,各种方向各种角度的事物都可以容纳在同一个画面之中。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一书中提出了“三遠法”,就是说在一幅画里可以有多个透视点,大致可分为“高远”“深远”“平远”三种,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语言结构和特殊透视原则。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运用长卷形式描绘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送客5段夜宴场景,整个画面由多个场景组合而成,但是每个场面中的每个人物动态又存在着多种不同角度,画面运用散点透视把众多场景组织在同一画面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概念。又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运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来描绘北宋都城汴梁城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面貌,他将各种场景和事物都统一收纳到极富变化的画面之中,全画大致描绘了城中街市、汴河场景、郊外春光三部分,人物众多,繁而不乱,“平移式”的视觉无固定焦点,真实地展现了北宋繁荣的景象。   四、中西方绘画作品中折射出不同审美方式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思想根源可追溯,从美术作品中就能明显地感受到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方式。中国和西方在文化思想、思维习惯、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审美方式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绘画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为支撑,尤其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最深,所以中国绘画特别注重“人本位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形神一体”“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国画家在绘画中很注重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也想追求超然豁达的思想境界,极力探索以人为出发点下的世间万物,尤其是在文人画里把这些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初四僧石涛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崇尚自然,一生游遍各大山川河海,长期扎根于大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并且在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他运用“皴法”进行描绘,构图上疏密得当,虚实相生,让人感受到他对各种山川地貌了然于胸,感受到他画中大自然的波澜壮阔,更能感受到他精神世界里的思想情怀。
  而西方自中世纪以来长期受宗教和神权的影响,所以西方绘画一直在极力地突破宗教和神权的束缚,转为关注现实生活,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如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喜欢外出写生直接面对真实的自然,用绘画去表现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之后的印象派画家更加痴迷于自然,执迷于写生,如莫奈、雷诺阿等画家的画面都是在描绘身边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场景。另外西方人还崇尚自由,追求个人主义,绘画有着很强的个性化和理想化倾向。从浪漫主义画家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运用写实的方式、热烈而奔放的绘画语言、极强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来进行绘画创作,用作品表达他们内心所追求的理想化世界。而且西方人在其文化的影响下多性格外向,善于表达,敢于想象,在绘画上大多以直接直观的方式进行表达,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理性思维主导下,作品中还显现出西方人想要驾驭和征服自然的追求目标。
  五、中西方绘画发展现状的不同
  中西方绘画发展到今天,不论在风格形式上还是在审美方式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来说西方绘画的进程比较快,变革的幅度也比较大,在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方式、精神追求上进入多元化的发展状态,而且非常重视自身、世界、他人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极力追求个性,以求“新”为主,也力求在绘画上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而中国绘画在逐渐摆脱各方面的束缚后也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当下的中国绘画正处于多种画种、多种风格样式相结合的共融多元时期,正以开放且接纳的姿态向与时代、与世界接轨的方向努力。当然在这个结合和选择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绘画的媚俗化、暴力血腥化、商品化等诸多问题,但是大体上是在快速的发展中,当下的中国绘画更倾向于贴近人民百姓的现实生活,画家们用绘画这个方式表现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面貌。
  六、结语
  绘画作品是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追求的重要载体,是人们的思想情感的重要表现方式,绘画作品可以传播思想和文化,可以扩展人们的认识视野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中西方因在地理条件、思想文化、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绘画上有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绘画形式,从绘画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西方绘画在表现方法、构图、造型言语、审美方式、发展程度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都各具特色。绘画创作要因时因地适宜才具有生命力,中西方绘画诞生在各自的文明土壤上,肩负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只有为各自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中西方绘画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两者虽然存在著较大差异但是应该相互借鉴和交流,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纪学艳,王冬炎.中西方美术作品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3]魏光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