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的基本音乐创作思维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音乐的美感,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原始感受。这种感受出自于自身对音乐的感悟,也在于身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身份地位、学识修养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事实证明,艺术特征的提升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修养才能够达成的。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往往能够创作出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而对音乐优劣的评判标准往往也是创作的原动力之一。黄自的音乐创作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艺术特征和鉴赏标准显然高于当时许多的音乐从业者。这是其勤学苦练、不断钻研的结果,也是天赋使然。在分析黄自许许多多显性的音乐作品之初,有必要探究黄自的艺术世界,了解他对于音乐创作语言的切身感受和基本原则。
关键词:音乐创作;思维解读;音乐风格
一、黄自音乐创作思维形成的实践基础与背景条件
个人艺术特征的塑成与家庭环境、文化修养、兴趣爱好、时代背景、求学经历等一系列因素息息相关。黄自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社会变革时期,又有着异于常人的求学与生活经历。这些因素历练了他的能力水平,也使其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产生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感念。黄自曾言:“作曲家作一曲,必定有所感于心,故发为音。同时在他作品中, 必定无意中将自己的个性和盘托出。”①
首先,风云激荡的年代作为时代背景,引发黄自思考音乐创作领域的多重问题。时代因素在个人艺术观念的塑造中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也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之一。“纵观中国音乐历史,太平盛世的音乐文化繁荣昌盛,西汉盛世的相和大曲,唐朝初年的歌舞大曲,动辄数百人的表演阵仗,显示出雄厚的国力和自信的音乐气魄,而生逢乱世时,音乐作品中的愁思、凄苦之意跃然于音符之间,令人感到悲凉和惴惴不安。”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近代史上最为纷乱和残酷的年代,满清政府的倒台推动千年帝制的彻底崩塌,民国政府的昏聩,各级军阀的混战接踵而至。内忧已然不可解,又有八国联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古老的中华文明几近崩塌。于普通百姓而言,也许这种苦难在生活中才能切身感受到。但作为有责任担当和更为宽阔眼界的音乐先锋来说,黄自的感触更为透彻,更为深刻。当然,黄自无法弃笔从戎,投身革命中。但是却可以用自己擅长的音乐语言来宣泄心中的感受,将对社会的种种思考融入艺术特征的积累中。从黄自的音乐创作成果来看,其艺术创作并没有选择偏安一隅,而是主动与社会现实结合,用民族危亡时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来构筑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
其次,中外音乐学习的经历。音乐创作观的塑造与个人文化修养及知识储备之间也有着必然的联系。20世纪初的中国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逐渐苏醒过来。八国联军的侵袭使睡梦中的中国国门洞开,外来入侵客观上也使中国人看到了自身的腐朽和国外发展的日新月异。此时欧洲音乐的治学严谨性和音乐的传播力度均已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中国的莘莘学子也有了出国学习、拓宽视野的机会。从黄自的求学经历来看,他在清华的学习时间也是开始接触专业音乐领域的阶段,养成了其对传统音乐文化固有的理解力。深厚的文化城府,使其愿意将所学贡献给自己所热爱的音乐领域,并形成了深厚的民族艺术特征和底蕴。
清华毕业之后的赴美留学经历,对于黄自艺术特征的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所给予的意境之美并不能满足一位音乐学者的需求。美国学习经历中对于西方音乐理论体系的系统化学习过程,使其从欣赏、了解逐渐转变为深刻认识与领会奥义。知识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固有的观念,使之变得丰富且深厚。在美学习过程中,黄自创作了三首独唱作品《甘美的老酒》《Song》《Given Tart》,一首合唱作品《G大调四声部赋格》,一首管弦乐序曲《怀旧》,以及室内乐作品和赋格曲。自此,黄自的音乐创作观构建中完成了中西合璧的有机结合,也使其在音乐创作的技术领域具有了稳定的水平。
二、黄自对音乐创作和作品风格的认识与思考
对于黄自音乐创作的分析,必须从了解其艺术特征的主张入手,而在音乐创作观的狭小论域中,又以如何看待音乐美的本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在黄自的内心世界,音乐的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是有种姓和身份标志的。
在黄自的音乐创作视域中,音乐之美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他认为:‘美’本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从历史上来看, 它是常变的。因为各时代人类‘美’ 的观念不同,所以表现‘美’的技术也随时而异。”②世界上没有一种音乐的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没有哪种音乐的美是能够受到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致推崇的。中国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储藏了丰富的音乐内容。但可以发现,各种音乐形态往往服务于某个特定时代、特定阶层或者特定地理板块中的人,他们才是这种音乐的最佳文化接收者。除此之外,其他人并不能够完全且无障碍地领会所有音乐中的信息。
因此,黄自的音乐创作观与其音乐作品有着共同的表达,就是用中国情感创作中国题材,用中国音乐的魅力来感染中国音乐欣赏者。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大量运用中国古体诗词的进行方式与音乐风格,将西方醇厚的作曲技法巧妙地与中国音乐风格进行衔接。虽然在音乐织體的构筑上凸显出西方作曲理论体系的纯粹性,但只要秉承了中国传统音乐调式调性和旋律逻辑的纯正,就不会使音乐产生陌生感,更不会使音乐丧失美的天生秉性。
在其合唱作品的创作中,《长恨歌》原汁原味地还原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中的力量感,用一种具有文化底蕴的内敛之美来驾驭音乐的发展走向。而在战争气息浓重的《抗敌歌》和《旗正飘飘》中,又感受到了一种具有指向性的时代气息,这种阳刚之气和血性的力量感专属于中国,专属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标准,使黄自的音乐作品发人深省,使人内心激荡。
三、音乐作品的欣赏观
在康德的心理学构建中,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其中知觉使处于最浅层的表象活动,意境处于最深层次。黄自认为:“凡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是诗、剧、画、雕刻、建筑或音乐,我们有三条路可走:一是知觉的欣赏(Sensual appreciation),二是情感的欣赏(Emotional appreciation),三是理智的欣赏(Intellectual appreciation)。”③黄自的艺术特征观在树立了何谓音乐作品之美的同时,也确立了与之相匹配的音乐欣赏观,这就是制约—情感—理智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艺术特征理解力分别处于不同阶段,三者之间由浅及深的发展也形成了具有逻辑性的音乐欣赏步骤。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知觉是最为外化的,其中包括感知音乐的旋律、速度、节奏等标志物,并据此来了解音乐的基本面貌,产生或是欢快,或是悲伤,或是紧张等情绪的音乐基本感知。“这是音乐欣赏的先决条件,也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并感知出来的。”
在基本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性格、音乐创作理念等文化信息符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音乐整体和各个部分的准确认知。当然,这种认知并不是情绪所引导的情感联觉,而是根据创作者初衷所感受到的音乐自身所裹挟的真实含义。当音乐欣赏转变为一种情感的欣赏感受时,音乐就不再是一种冰冷的符号,而是带有人文主义情感的鲜活生命。黄自认为,音乐的情感欣赏是听众与作曲家之间心灵互通的过程。在音乐创作领域中,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由作曲家情绪的感触所引发的技术汇聚过程。如果欣赏能够与作曲家的创作形成统一的步调,便能够感受到知觉层面所无法理解的音乐之美,此时的艺术特征力也精进了许多。
黄自认为音乐的欣赏不仅需要敏锐的音乐洞察力,还需要渊博的学识,深刻的音乐理解能力,并在宏观和微观视角中均能够准确地感知音乐家的所思所想、所听所感。黄自对于音乐欣赏领域中分析能力的三重境界划分,其实也是其创作领域中所经历的三重历练过程。它将中西音乐技法汇集在一起,以和声复调的思维逻辑编创艺术歌曲和合唱作品。又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解读和社会现实背景下的实际问题思考,填充了音乐的血肉,使其情感力度十足,音乐性格鲜明。在内外兼修的调控中,音乐的中国风貌和民族特性得以彰显,音乐创作也深入人心。
四、对音乐创作风格的思考
黄自的音乐评价体系在于:“评论艺术难, 而评论音乐尤难。‘美’本来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名词。一代有一代标准, 一地有一地之典型,而各个人亦有其所好。所以美术的理想、规律与技术因时、地、人而常变。而批评艺术者必须先能充分了解作品的背景,才可下准确的评语。”④他首先肯定了音乐的国界,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在本民族环境中所形成的固有气质,是中国人所无法割舍的情怀。正是这样的音乐评价观,使他在自主音乐创作中始终保持对中国音乐文化题材的核心价值观。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黄自发现音乐发展的与时俱进必须融入中西方音乐的双重优势,用西方音乐的科学性来弥补中国传统音乐自身发展中的一些不足,使音乐的民族性和时代面貌能够兼容,形成突破。因此,其音乐创作中也加入了丰富的西洋音乐技法,使之能够产生深厚的音乐哲理性,充分发挥中西方音乐之所长,并取长补短,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进步。
黄自先生独特的音乐创作观发迹于多年来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及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民族使命感的艺术特征标准使他能够清楚地明辨音乐的是非观和善恶观,并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从善如流,摆脱技术技巧的限制,将更为广阔的精神视角和时代视角作为创作的宏伟目标。黄自先生的艺术特征在20世纪初期不仅有着与时代相对应的敏锐观察力,更能够从中感受到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和洞察力。正是这样的音乐创作观和价值观,才使其融会贯通,创作出跨時代的精品。
注释:
①③上海音乐学院《黄自遗作集》编辑小组:《黄自遗作集·音乐的欣赏》,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 页,第6-7页。
②上海音乐学院《黄自遗作集》编辑小组:《黄自遗作集·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④上海音乐学院《黄自遗作集》编辑小组:《黄自遗作集·乐评丛话》,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5 页。
参考文献:
[1]居其宏.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郑州西亚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7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