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民办高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结合社会对民办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针对大部分税务会计教师在税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为应用型民办院校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税务会计人才起到些许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税务会计;教学问题;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应用型民办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依照以需求定培养的原则给社会培养人才。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相关的财税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改革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例如2016年全面推行“营改增”,2018年《环境保护税法》和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正, 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等,这些也就导致了很多应用型民办高校目前所培养的税务人才更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了。因此,本文展开关于应用型民办高校《税务会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措施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应用型民办高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时总数不够合理
  税务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中包含了许多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和涉税处理的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记忆税收相关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相关的涉税实践操作。 本人通过访谈和调查发现大部分应用型民办高校在税务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为48课时或32课时。有的学校专业不同设置的课时也不同, 如果课时安排总数不够合理,也必然会制约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教师讲授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2.2 教材内容缺乏时效性
  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民办高校所用的该门课程的教材更新不及时,教材内容很多都过时了,而我们国家最近几年税制改革频繁,在这种矛盾下,容易导致学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 通过调查发现个别民办高校目前使用的教材还是2017年修订的,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是2018年修订的, 但是从2017年至今,我国有关税制改革和税法调整等大大小小变动过数次,这些就导致教材因为内容滞后,而失去了教学价值,甚至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
  2.3 教学方式陈旧且单一
  对于任何课程来说,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将会对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 通过与该门课程的教师交流发现,多数教师还是借助课件采用传统的在讲台上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果长期使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则会让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如此这样学生听两三次课之后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这样一学期课上完之后学生觉得知识点特别繁琐,感觉什么也没有记清楚,这样就只能期末考试前临时去使劲地背诵来应付考试,等毕业到公司工作涉及税务的相关处理的时候就什么都不会做,自然觉得工作压力会无比的大。
  2.4 实践教学条件欠缺
  大部分应用型民办高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还是侧重于理论,基本没有任何实践操作的时间。此外大部分此类院校没有相应的仿真实训室, 有个别院校即便有,由于没有随着相应的财税政策的改变进行及时更新,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也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了。 加上受期末考试内容的制约,学生平时也会用较多的时间在理论知识方面,而实践操作没有引起重视。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然得不到相应的提升,在毕业后的求职中同重点院校毕业生的竞争没有任何优势,许多毕业生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学生毕业时就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2.5 教师实践经历欠缺
  目前应用型民办高校里大部分从事税务会计教学的老师是从本科财会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或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任教,这些教师的理论知识有的还不够系统,教师没有全面且充分地参与实际的税务工作,他们自身欠缺实际处理涉税业务的操作经验。最近几年我国有关税制改革和税法调整十分频繁,纳税申报的流程和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升级,这样对于没有实践操作的教师来说,尽管他们会根据相关的税制改革和税法调整去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但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熟悉实际涉税处理的操作流程,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自然实践教学的效果最终也不易达到。
  3 加强应用型民办高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合理安排总课时和实践课时
  从大部分应用型民办高校的《税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安排来看,总课时严重不够,从多年教学的经验来看,如果在税务会计之前已经单独开设过税法课程,那么这门课程至少需要48学时或52学时才合理,如果在该门课程前没有开设税法而把税法与税務会计合并为一门课程的,那么至少需要72个课时。如果要想学生既能熟练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相关的涉税处理和纳税申报的操作,首先课时量一定要得到保证。另外对于实践课时可以安排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好,并且实践课时最好都集中要一个时间段,比如一周,这样可以连续地完成企业的某个期间涉及的所有税种的实践操作。
  3.2 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在每学期教材的选用上,应征求上课教师的综合意见,应尽可能选用最新版的适合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 在预定教材时先和出版社确定出版时间或由出版社先邮寄样书给上课老师翻阅确认是否是最新内容之后再订购。其次,上课老师应该及时关注中国税制改革和税法调整的情况,并根据最新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或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来编写教材。 最后,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应的税制改革或税法调整可以由教研室带头组织上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这样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比如2019年3月才颁布的《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这个时间点大部分老师已经在假期把课都备完或有的老师增值税这一章节已经讲过了, 这样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已经没有价值了,因此可以采用集体备课并讨论如何给学生讲解最新的变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3.3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3.3.1 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在枯燥的理论中加入真实生动的案例情节, 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和学生主体性等特点。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收集与企业实际相关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加工,并适当设置案例的难易程度、与所讲知识的相关性和实效性,编制成适合本校學生实际的教学案例册,以案例为载体来讲解税务会计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3.2 采用项目化与微视频相结合教学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本校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把税务会计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设计成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逐步熟练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本课程可含有八个项目,一个项目之中又可包含多个任务,把一个任务再详细划分成多个子任务。以增值税项目为例,增值税项目一共可分为四个任务: 第一,增值税的相关税收规定;第二,应纳增值税税额的计算;第三,增值税的相关会计处理;第四,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前三项任务属于理论知识,任务四属于实践操作。前三项任务可以用 PPT、动画以及相应的案例、习题相结合,形成相关联的任务来讲解,第四项任务可以通过仿真税务实训软件进行的实践操作练习,同时可以通过实际工作中增值税的开票、网上认证、网上抄报税等微视频学习真实操作。 利用项目化与微视频相结合教学方法,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也可以更好地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3.4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应用型民办高校要加大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对于部分该类院校没有建立税务会计仿真实训室的,应尽快建立税务仿真实训室并配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对于部分院校已经建立税务仿真实训室并配备相关的软硬件的应该及时对相应的软硬件进行更新与维护,否则相当于没有该类实训室。因此,此类院校需要及时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资源更新与整合。
  3.5 强化教师实践技能的提升
  应用型民办高校应鼓励现有的税务会计教师通过自主学习、训练、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鼓励他们到企业、事务所和税务机关进行顶岗学习获取实际工作经验,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学校的校外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学校给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指导。 或者学校直接聘请双师型专职教师给学生教授此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黄春梅.以实践为导向的税务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36).
  [2] 黄洁.《税法与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案例选择探讨[J].时代金融,2018(10).
  [3] 屈焰.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工程教育,2018(09).
  [4] 张琳.基于微课的高职“税务会计”课程内容框架及实施研究[J].财教通讯,20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