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恰当合宜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技能,拓宽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能够促进本土文化的发扬传承。以潘庄村小学剪纸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为了充分发挥潘庄村在剪纸文化上的本土人才优势,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在全面分析课程价值,总体考量本土资源的基础上,对潘庄村剪纸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做出细致梳理,以期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并在逐步发展完善中将此课程打造为潘庄村小学的特色 课程。
【关键词】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学校是真正的教育所在地,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因而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尤为重要。校本课程开发既可以自主开发自己学校的独特课程,也可以针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从而使国家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
潘庄村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活动课程少,和市区的小学相比相差很大。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开办了剪纸文化的校本课程。潘庄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村子里很多老人都会剪纸,还有个别老人的剪纸技艺十分高超,能剪出许多复杂、美丽的图案。学校有部分教师十分热爱剪纸且接受过相对专业的训练,其手工操作水平可以胜任剪纸教师这一职责。另外,剪纸课程所需材料仅为剪刀、纸张等简单物品,且教学流程清晰易操作,为学校开发剪纸文化的校本课程提供了诸多便 利条件。
学校开发剪纸文化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能够通过剪纸这一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水平。
传统剪纸文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丰富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而且做出的优秀剪纸也可以作为商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售卖,增加学生家庭收入,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地学习。
二、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一)促进潘庄村小学学生的个性发展
1.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潘庄村小学是一所远离城镇的农村小学,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城镇的小学学生相比,更加自卑一些。经过这一段时间剪纸的学习,学生对于剪纸这一简单易上手且容易出作品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学生进行剪纸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对学生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剪纸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使得学生萌发了许多奇思妙想的点子,想要把他们脑海中所能想到的“动物乐园,年年有余,海底世界,十二生肖,十二星座,动漫世界,鸟语花香,翩翩起舞,百花争艳,双喜临门”等多个主题创作出来。
3.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剪纸需要学生手脑并用,在剪纸过程当中,需要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对于自己创作的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能够迅速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剪纸还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参与,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剪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剪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在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和老师和自己的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及时全面地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进行改进和提升。这样,在学生获得丰富剪纸知识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独立交往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促进潘庄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就是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评价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的校本意識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校本研究意识和能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 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形成潘庄村小学的特色
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的独特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本,以学校整体发展为目标和学校所有学生的整体学习为基础。因此,学校要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机构,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从而找到自己的独特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立足于农村小学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开发了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学校以剪纸成品展览检验学生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结果。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贴上学生的作品,开办校园剪纸节,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对获得优秀作品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建立学生剪纸工作室,让对剪纸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可以随时去剪纸,建立作品陈列室,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剪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加了学校的活动课程,使得学校教学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发了教师的智慧,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丰富了教师的职业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剪纸课教学的内容
(一)全面做好课程准备工作
在开设剪纸课程之前,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数据,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明确研究方向。课程的建立和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进行展开;教师需要具备该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以引导为主。在开设该项课程后,学校可以建立兴趣小组,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学习剪纸,开展剪纸展示厅,把学生好的作品展示出来,给予学生鼓励。
(二)多措并举保障课程实施
在开展剪纸文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还能够促进其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自身情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作出更有家乡特色的剪纸作品,并在不断地学习和创作中逐步提升对剪纸文化的认知,使自身技能更上一层楼。 在课程上教授剪纸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投影仪下示范展示整个剪纸过程。最后把成品放到放大好几倍的白板上,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
另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邀请潘庄村一些公认的剪纸较好的大师走进课堂,传授剪纸技艺。再有在假期时,开展齐剪纸的亲子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为了鼓励学生,彰显学校特色,将较好的学生作品贴在走廊上,使得学生在校园里随时都受到剪纸文化的熏陶。
(三)分层教学提升学习效能
剪纸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样,风格多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在具体实施剪纸文化校本课程时,要分年级教授不同的剪纸课程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爱看图像,听故事,想象能力强,但动手能力比较弱,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培养对剪纸文化的兴趣为主。剪纸文化博大精深,一幅剪纸表达了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在现成的剪纸作品中挑选一些作品,把它展现给学生,老师示范说其中一个剪纸中的故事,让学生想象剪纸图上的故事,小组讨论通过说或者写的方式来交流剪纸图的故事。有一个剪纸图是嫦娥奔月,学生们非常喜欢,大部分学生都选这个剪纸图来说故事。这幅图的故事是孩子们听过的,所以能写出个所以然来。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会有意愿剪一些图案,但却缺乏剪纸技巧,剪出来的成品和想剪的图案不太一样,因此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以教授剪纸技巧为主,但除了要教给学生剪纸的技巧外,还必须提供一些现成的又符合孩子们特点的作品来让他们模仿。比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稍复杂的字体之类的作为原型,如“双”“喜”之类的字体,或是提供一些动物或人物故事,或是景物等画面的剪纸作品,如“嫦娥奔月”“牧童骑黄牛”“喜鹊登梅”等。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作品。在引导学生创作作品时,刚开始教师提供一些比较经典的剪纸图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进而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对于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拔尖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场景,与写作结合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再通过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然后用笔把场景画出来,进而用剪刀剪出来。
四、剪纸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评价
(一)全面评价保障效果
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的时候,要注重过程评价,在过程当中通过对于学生的具体创作过程进行分析和评定,发现每个环节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改进和提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理解和尊重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在对剪纸文化校本课程评价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总体发展,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表现分为及格、良好、优秀三个水平进行个体评价,反映各年级段的水平。
(二)鼓励为主提升自信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参与剪纸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我们应该不时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激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诱发学习兴趣。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并正确对待这种差异性。同个班级不同的学生,有的可能十几分钟就剪出一幅美丽的作品,我们对这些孩子应当夸奖,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但是对二十几分钟剪不出一幅作品,却态度很认真地剪的同学,也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提升学生自信。
开展课程评价的时候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评价、综合考虑,从而获得一个综合性的评价结果。通过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帮助学生迅速获得改进和提升,使得学生不断实现成长和进步。
五、总结
剪纸文化课程是很值得研究和开发的校本课程,剪纸是学生喜爱的艺术活动。剪纸由于制作简单,易于上手,所以学生乐于剪,喜欢剪,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学校的剪纸随处可见,走廊上、橱窗里贴的都是学生的作品,部分学生的作品已可以拿去售卖。剪纸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潘庄村小学的校园特色。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