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根源和预防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国家已经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分析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根源,有助于找到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预防策略,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17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162
  
  
  校园欺凌,一般是指在学校发生的对比自己弱小的同学所施加的身体及心理上的攻击。这种攻击,在性质上有单向性、持续性等特点,并且这种攻击能使受欺负者感觉深深地受到伤害。偶然地,这种伤害会在校外持续,有时候是一次,有时候是反复多次,施暴者在肉体或心理进行威胁。因而,我們必须要关注校园欺凌,想出一些措施办法,防止这种事件的发生。
  一、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根源
  1.学生个人因素。当一个儿童产生了欺凌行为时,一定是和他(她)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分不开的。一些学生因自小缺少爱,往往产生一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还有一些学生,因自卑而产生嫉妒心理,这种妒忌心理会刺激他去欺凌那些在他看来生活幸福的学生,以达到自己的心理满足。还有一类学生,情况和以上两种是相反的,他(她)们从小被父母宠爱,溺爱,因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种性格有非常强的支配他人的欲望,也容忍不了别人的意见,每当别人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就会冲动地发生矛盾,最后走上欺凌的道路。还有一类学生,情况比较特殊,他们曾经长期遭受别人的欺凌,遭受过心理的创伤,当他有能力欺负更小的儿童的时候,会变本加厉地欺负更弱的小孩,甚至长大后,直接将毒手伸向幼儿园或者中小学。2018年4月27日发生的陕西米脂县伤亡学生恶性事件,就是此类案例。最后的这种情况更糟糕,被发现更为困难,及时的心理疏通也就更不容易了。
  2.社会的大环境因素。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少子化”和“核家庭化”(即夫妇俩+一个儿童的小家庭)的现象非常明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在家中有兄弟姐妹,也有除兄弟姐妹以外的左邻右舍的玩伴,他们偶然间也有争执、冲突,可是他们在这个争执、冲突不断发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学会如何去化解矛盾,如何去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在如今的社会里,儿童们往往缺少玩伴,从而就没有了这种磨合、并学会解决矛盾的机会。其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行,以及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化,双职工的家庭愈来越多,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和儿童交流时间日趋减少,从而带来一个问题,当儿童一旦在学校出现冲突时,无法从父母那儿得到及时的帮助,长此以往,在内心深处形成矛盾积累,这样就会面临随时爆发的可能。
  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策略
  关于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策略,首先应该在国家层面进行展开,制定相关法律条文,来保护被欺凌的学生们。
  比如,通过政策的制定,允许被欺凌的学生转学到其他学校,当然,我跟同事讨论这个策略的时候,有的同事也提出不同意见,因为如果转校了,受欺凌者会产生这种想法:“为什么我被欺负了,转学的反而是我,不是欺负我的人,这公平吗?”但不管怎么说,应该将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在物理空间上分开,分开一段时间后,他(她)们的心理也会平静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护了被欺凌学生,让他免受长期的被欺负。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不懈努力地去解决这一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指导学校或者家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儿童们获得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比如可以组织开展以欺凌问题为主题的小区市民大会,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发放宣传资料等,从而唤起全社会人民对“欺凌事件”的关注。作为学校,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比如,加大班会“反欺凌为主题”的周课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大对“反欺凌”的宣传与无息无声的信息传递,教会他们尊重人权、尊重他人生命,培养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主性,同时排解他们压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和监护人之间的平时联络。一般情况下,当出现学校同学被欺负后,校方经常会因为顾虑学校名声,不能将客观的信息提供给家长,因此家长就会和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产生心理隔阂,即便发现了问题,也不会和学校互动,从而产生了学校和家长之间信息沟通的不通畅,这种状态是非常不正确的,应该坚决改正。
  总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和希望,校园的欺凌是对他们的摧残,也是对社会和平稳定的践踏,我们一定要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美丽的校园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2]汪琪著.中学生校园暴力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张娅(1991.9— ),汉族,甘肃定西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DX[2018]GHB165)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2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