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陕西省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及湿地生态和资源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对陕西省的湿地生态系统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当前湿地生态与资源面临的一些威胁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湿地;生态;资源
  生态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当前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一项工作。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当地水源供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湿地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存在着较一些问题,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些威胁与危害。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湿地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与修复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一、陕西省湿地生态现状
  陕西省目前全省8公顷以上的湿地总面积有30.85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5%。共有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保护区10个,国家湿地公园31个,湿地保护率在50%左右。省内湿地分为4个湿地类12个湿地型,其中河流湿地占83.5%,总面积25.76万公顷;人工湿地占10.46%,总面积3.23万公顷,沼泽湿地占3.58%,总面积1.1万公顷,湖泊湿地占2.46%,总面积0.76万公顷。陕西省湿地水质为II~V类水质标准,多数湿地水源补给情况较好,位于黄河流域的湿地的水源补给则相对较差,季节浮动较大。
  陕西省内的地质地貌有着多个层次,在气候上包括温带、暖胃的、北亚热带气候三类,年平均降水量600~800ml,形成了以黄河、渭河、汉江三大水系为核心的湿地区域,不同湿地之间特异性显著。陕西省湿地内物种多样,共有维管植物62科177属361种,以被子植物為主,其中双子叶植物238种,单子叶植物118种,同时还有着多种蕨类植物。共有湿地野生动物313种,其中鸟类122种、鱼类136种、两栖类28种、爬行类22种、哺乳类5种,占全省动物种数的37.4,占全国动物种数的8.7%。陕西省湿地内生长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朱鹮、丹顶鹤、遗鸥、中华秋沙鸭、黑鹳、东方白鹳、大鸨等7种;Ⅱ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灰鹤、蓑羽鹤、鸳鸯、毛脚渔鸮等12种。
  二、湿地生态和资源面临的威胁和危害
  当前在陕西省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中面临的威胁与危害主要可以从自然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自然因素方面造成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源补给不足,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造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淡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等现象。
  相较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给湿地生态和资源带来的影响和威胁要更加明显,主要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湿地保护与城市开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无序开发、乱垦滥占、过度利用湿地、侵占、填埋湿地等问题时常发生,再加上城镇化速度加快,矿产开采范围扩大等,都给湿地生态保护造成了较大的压力。2.对湿地生态保护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制度不完善、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资金和人才的支持、缺位完善的发展建设管理体系,技术培训、科研工作不到位,湿地生态保护“重申报、轻建设”,“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了湿地生态资源开发不合理,实际的建设、研究以及协调工作等均没有落实到位,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频发等问题。
  三、改进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策略和措施
  1.完善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首先,环境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进行湿地保护区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根据各地区湿地的实际情况、类型以及和生态特点进行分区、分类的侧重化管理,明确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第二,在湿地保护区的开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发挥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优势特色,增加湿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实现湿地保护区的数量、质量同步稳定提升。第三,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当前存在的湿地生态破坏问题以及面临的威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对湿地生态保护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明确,如土壤、生物、环境、遗传等;对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第四,要加强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资金、政策支持,针对当前保护经费不足、资金使用不合理、人才缺乏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联合社会组织、个人等获得资金赞助,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生态保护人才,从而保证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湿地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和推广,促进湿地保护区建设的“研、建”双赢,实现保护工作与湿地效益之间的良性循环。
  2.加强湿地生态和资源修复工作
  针对当前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和面临的威胁,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湿地生态和资源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切实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例如,通过利用污水处理技术,增加人工或生物污水处理设施,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加强对湿地水源的污染治理工作,控制湿地水污染问题;通过利用喷灌、滴灌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消耗,利用中水资源减少部分城市用水,平衡当地的水源供需,并通过利用人工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湿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源充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生态监测体系,通过湿地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评估环境质量,对生物种类及数量进行监测,从而为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在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完善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加强湿地生态和资源修复工作,从而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社会、科研、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保利, 苗振华, 刘琼, et al. 陕西湿地恢复与保护技术方法与途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2(3):113-115.
  [2]曹黎明, 张镭, 朱冉, et al. 陕西黄河湿地生态问题及保护初探[J]. 价值工程, 2011, 30(10):180-181.
  [3]邵媛媛, 周军伟, 母锐敏,等. 中国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 27(2):381-3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6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