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通过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语言表达、交流和沟通等能力不断提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发展打牢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并主动改进语文教学评价模式,让核心素养真正在教学中落地生根。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概述,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28-01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词汇,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时代进步与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采取新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能力与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其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深入探究,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牢固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全面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根据循序渐进原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地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1]。其中淺层次的包括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往语文教学中也非常重视这两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语言积累。而深层次的则包括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的语言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言谈举止等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这样才能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就其要义,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形成高尚的品格。这样学生以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基于这一点,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只是简单的提口号,或者是直接为学生呈现问题,应在语文知识点的讲授过程、问题解决过程和每篇课文的学习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也达到了新课改的各项要求[2]。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是简单的讲解知识,甚至对于不在考查氛围内的知识都少有提及。现在就需要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积累文学素材,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为了促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要提醒学生重视积累丰富的文学素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核心素养。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能够被增强,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3]。
  2.转变教学方法,引导自主学习。
  在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注意转变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始终对语文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从中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学好语文的意义,这样才能增强其学习欲望,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3.课堂有效提问,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多维度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师要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学生的引导者,并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防止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出现脱节。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4]。例如:在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准确、深入和富有个性的解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要让他们思考:“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并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能够准确的寻根求源,透视主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将变得更为清晰,进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思考,逐步掌握文章的内涵与思想情感,也促使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4.挖掘人文元素,培养核心素养。
  语文这门学科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等特点,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教师更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充分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将蕴含在其中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挖掘出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教育,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具备更高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抓住其中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在课堂上适时呈现出来,确保在情感与心灵上引起学生的共鸣[5]。例如:在课文《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并采取添加副标题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其中的思想与内涵。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采取分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皇帝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在分组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逐步向现实生活拓展,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对皇帝作出全面而合理的评价。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 )的皇帝”为题进行作文,便于学生更深一步理解课文,也能从中获得启示,避免在生活中发生类似的愚蠢行为。
  三、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既能掌握丰富的知识,也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对此教师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开口说话,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述娟.浅析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试题与研究,2018(07):81.
  [2]段英琦.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71.
  [3]陆招兴.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3.
  [4]黄碧琦.浅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47-48.
  [5]陈雪英.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学周刊,2018(25):47-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