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助力农村创新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常徉

  【摘 要】当今网络教学的趋势越发明朗,高速的宽带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大量涌入,促进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来讲,网络利弊共存。网络极速的充斥他们的生活,大量的信息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认知世界,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另一方面却也不可避免的接收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学生们不懂得有效处理辨别,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高效利用“互联网+”的教育手段,来帮助学生们更深刻的理解教学知识内容。对农村历史课堂来说变得更加具有创新意义,同时将学生引领向更广阔的知识海洋,过滤掉对学生无用,甚至有害的网络信息,帮助这些雏鹰为日后的展翅高飞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历史课堂;“丝绸之路”;西域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49-02
  本文以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更好的将新时代“一带一路”的新政策新思想传递给学生,使其回顾历史,体味漫长丝路之上古人的对外交流之路;活在当下,积极参与了解中外的文明互动与交流;展望未来,为祖国明天的发展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往的历史课堂凭一人一嘴便可讲授知识,如今的历史课堂早已不是单边教授,而是多边互动,多元化的“互联网+”的教育理念,将历史更加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身临其境,理解体会历史发展的历程。
  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如何让历史教学更好的还原历史史实与真相也是教学任务中不可缺少的要求,对于古丝绸之路,可以通过穿越时空的方式,以互联网上强大的视频、图片资源,来帮助学生再现古道原貌,加深对丝绸之路的深刻理解。
  一、操作流程
  1.资源丰富,任务先置。
  身处农村的学生们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准备历史资料,教育均衡发展给农村的学校配备电脑及高速宽带,让偏僻的农村学校拥有了网络资源,弥补农村学生教学资源不足的缺憾。学生们利用课间的业余时间在学校的电脑上进行资料查找,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来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做了预习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对古人在丝绸之路上进行对外交流的敬畏感。
  2.诗情画意,了解西域。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能够恰如其分的体现古丝绸之路上的风景,利用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请同学们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西域的理解。教师在课程伊始就能够通过创设情境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课堂的质量。通过学生绘画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们对色彩艺术有着敏感性,此处利用电脑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现在多媒体投影上进行展示,并请学生进行讲解。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就等于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这也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3.西域一游,古事铭心。
  课前学生就通过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了解到古时西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丝路上别样的自然风光,以及文明交往融合的史实。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来带领大家重新游览“西域”,展开学生对西域的自主探究,用投屏来展示每到一处国家的图片,听学生进行的解说。借此探讨西域的地理位置,到达西域的路途中会经过的国家,讨论我们今天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是西域传入进来的特产。试想两千年前的张骞是在什么样的原因下出使西域的,又是如何历经重重困境完成艰巨任务的,是什么样的精神激励着他前行,同学们应该借此向他学习什么呢?“丝绸之路”本就是一条特别的旅游热门线路,借着导游讲解的契机更易使学生融入其中,更好的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4.角色入心,剧情呈现。
  教师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前准备好剧本,邀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张骞,汉武帝,及西域各国的首领。用舞台剧表演的形式再现当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形,展现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张骞所遭受的重重磨难,最后两度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每个人物所处的情形,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张骞出使西域的艰难和他为国繁荣,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5.网络展演,激励师生。
  用录像机将学生所排演的舞台剧上传到互联网,让更多人来观看。首先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其次也可以让更多人来指点出视频作品的不足,促进学生的进步;最后借用这种形式激励师生共同进步,也懂得促進古今中外交流发展的“丝绸之路”来之不易。
  6.学习新策,发展自我。
  伴随着时代发展,立足“丝绸之路”,知道现今“一带一路”的新政策,了解国情,关注国家,掌握更多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时政信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出力。
  二、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确实可以丰富农村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上的应用还应该注意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1.情境创设的问题。
  历史课堂的情境创设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要注意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问题的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努力一下就可获得答案。
  2.探究氛围的平等性。
  新式教学课堂辅之以“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再不是教师单边教学,也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多边互动才能体现课堂的平等性,尽可能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当今的历史教学已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是从更多的领域获取信息,这就对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农村教师而言,要付出更多的责任心与耐心。利用新“互联网+”教学模式,还一个多层次,多角度,更立体,更有趣的新式历史课堂给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向琴.浅谈“互联网+”为创新部编历史教学助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13.
  [2]陈运达.例谈“互联网+”思维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34.
  [3]温娟.“互联网+”思维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143.
  [4]武献军.互联网时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23):56-57.
  作者简介:常徉,女,汉族,辽宁省葫芦岛人,学士学位,大兴中学历史教师,二级心理咨询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