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小组合作是受到教育界普遍认可的、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且在日常教學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对小组合作的理解过于片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出现了很多问题。基于此,文章重点针对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低效现象的分析
  1.小组合作组织过于混乱
  在数学课堂中,当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的时候,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发言,互不相让,也不互相倾听;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成员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而其他成员总是保持沉默;有的小组中的成员互相推辞,谁也不率先发言;还有的小组则没有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发言,而是聊与课堂学习无关的内容。如此混乱的小组合作组织现象,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上的效率[1]。
  2.参与小组合作的机会不均等
  在数学课堂中,当教师发出指令让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讨论的时候,一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经常会抢先说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这样的小组合作现象使得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对于疑难问题的解决依然存在问题。
  3.教师设计问题的讨论意义不大
  在数学课堂中,部分教师无论提出什么问题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殊不知相当一部分问题并没有互相讨论的意义。如果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4.小组合作时间太短
  在数学课堂中,当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往往只给学生4分钟或者5分钟的时间,很多学生在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讨论,在学生还没有理清问题思路的时候,教师就让学生汇报讨论成果。这样的小组合作由于时间的限制,学习效率比较低下,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二、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有效应用的策略
  1.优化小组成员组合
  要想提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小组成员的组合进行优化。首先,教师要全面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确保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然后,教师还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按照学生的意愿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其次,教师还要明确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角色,确保每一个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有不同的分工与责任。例如,小组长的任务是根据教师发出的指令,将整个小组成员都迅速组织起来开展合作学习,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小组组长可以轮流担任。最后,在分好小组之后,教师还要对小组合作中学生的成长与变化进行观察,定期对组内成员进行调整与优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将部分学困生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小组,由数学教师亲自指导[2]。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要想提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要认真而仔细地倾听,不要浮躁与轻慢,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做出不礼貌的插话行为。其次,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肯定小组成员的正确之处,还要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针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发言,如果产生疑问,要及时追问、获得答案,不要因为害羞而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跃度。如果在其他成员发言的时候,自己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也要及时进行补充和发言,将其他成员没有想到的、发言不够深入的进行补充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显著提升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再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踊跃回答教师问题的,永远是那么几个学生。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言非常积极,但是在班级范围内交流的时候则相对沉默;还有部分学生明明心里非常清楚,但是却因为表达能力太差而总是词不达意,或者表达出来,别人无法理解。针对这种现象,数学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发言的勇气;然后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简单的、容易表达的问题优先让学困生回答,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最后,培养学生对班级组织纪律的遵守能力。在小组合作则是多人学习的过程,所以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纪律来约束成员行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论和吵闹。而只有遵守一定的组织纪律,学生才能有序地开展小组合作,才能在一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内开展高效的学习。
  3.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问题
  要想提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要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问题。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问题设计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而针对小组合作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要选择有思考价值的,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数学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要设计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不同的思维碰撞中获得启发,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
  要想提升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是提升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结合,并且将侧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在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期待,期待学生的进步与表现。教师要针对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达到评价标准就给予同样肯定的评价;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另外,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对整个合作小组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是现阶段非常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鉴于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中的诸多低效现象,教师必须优化小组成员的组合、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问题、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白利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关爱明天,2016(4):518.
  [2]胡长凤.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性[J].读与写,2016(2):179.
  作者简介:刘晟(1964—),男,甘肃定西人,小学高级数学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