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相关问题与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婵 刘畅

  [摘           要]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音乐兴趣的激发、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我国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尚存课程内容随意性大、音乐本体价值不突出、音乐环境创设不充分和教师音乐素养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达成。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启示与参考。
  [关    键   词]  幼儿园音乐教育;相关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20-02
   幼儿阶段是激发音乐兴趣、挖掘音乐潜能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幼儿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将为其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儿童在学前接受的非正式音乐引导和正式音乐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音乐成就,而这些影响远远大于他们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接受的正式音乐教育。这是因为儿童学习的潜力不会高于出生时的水平。儿童年龄越小,他们发展中的音乐能力的水平上升到接近出生水平的机会就越大。由此可见,幼儿早期音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由于家长意识与专业能力的限制,能在家进行良好音乐引导的家庭并不占多数,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梳理
   由于我国目前还尚未出台具有政策性的幼儿园课程标准,所以,音乐教学在课时安排和教材选择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自主性,每个幼儿园都不尽相同。但整体来看,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大致如下。
   课程安排方面,大部分幼儿园开设有音乐课,每周课时基本在1~2节。有的幼儿园会在一日活动中穿插音乐游戏或音乐活动,有的幼儿园则对音乐活动方面涉及较少。
   教材选择方面,主要以校本教材和自主选择为主,主观性较大。有的校本教材一经使用,很少进行更新和改变。有些幼儿园会根据自身情况选用教材,有些幼儿园则没有专门的音乐教材,课程内容完全依靠教师自主选择。
   教学形式方面,主要以歌唱、律动、器乐和欣赏四个教学模块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大的问题,很多幼儿园对音乐课程的教学并没有整体规划。
   教师素养方面,幼儿教师一般为幼儿师范或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入校前大多没有音乐基础。入校后尽管开设有声乐、钢琴、舞蹈等课程,但学习时间不一,再加上每位学生音乐基础不同,自身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幼儿教师在音乐素养水平上参差不齐。
   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梳理,分析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问题分析
   (一)课程内容随意性大
   由于目前幼儿园没有统一的音乐教材,所以各个幼儿园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体现出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
   部分幼儿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重视,随意选择一些作品就开始进行教学。而一部分幼儿教师缺乏自主选择音乐教材的能力,再加上目前音乐教材编订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导致音乐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出现种种问题,如选择的音乐作品品质不高、不贴近幼儿生活、课程内容难易程度不当、课程内容缺乏整体布局等。
   因此,幼儿园音乐课程要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对
  课程内容进行严格挑选和整体规划,以承担起幼儿园音乐教育
  启蒙性、基础性以及为小学音乐学习乃至一生音乐发展做准备的使命。
   (二)音乐本体价值不突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大致概括为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可见,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
   但是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人们常常更多的关注音乐的辅德、益智、增进健康等非音乐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音乐本体价值。尽管音乐的非音乐价值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但音乐教育还是要首先体现其自身价值。
   因为没有准确把握音乐教育的价值,一些幼儿园的音乐课与音乐本体渐行渐远,几乎变成了游戏课、语言课,很少关注音乐本身,也忽略了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音乐教学本该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三)音乐环境创设不充分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每周仅有1~2节音乐课,除此之外,幼儿能够接触音乐的时间非常有限。虽然部分幼儿园也会在一日生活中穿插音乐活动,但整体看来,幼儿园对音乐环境的创设还是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音乐是听觉艺术,没有大量的听觉积累,感受與表现能力的提高都是空谈。所以,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积极创设音乐环境是极为必要的。
   当今幼儿园中比较流行的课程观是把幼儿园课程理解为幼儿园中幼儿的全部活动或教育活动。其实幼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只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获得更多良好的音乐体验。
   (四)教师的音乐素养薄弱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没有音乐基础,甚至有很多学生还存在缺乏乐感、五音不全等问题。乐感的培养需要尽早开始,音乐技能的习得也绝非一日之功。所以,仅仅依靠几年的音乐学习很难使幼儿教师获得相对深厚的音乐素养。
   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只要具备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就可以完全胜任音乐教学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音乐兴趣的激发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其实对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音乐表现能力。如果幼儿无法从教师的演奏、演唱中体会到美感,又怎么会产生对音乐的喜爱,提升对美的感受能力呢?所以幼儿教师要发自内心热爱音乐,并有能力将音乐美感传达给幼儿。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要重点讨论与研究的。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建议
   (一)加强幼儿园音乐课程建设
   幼儿时期接受的音乐教育会对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载体,所以音乐课程建设是音乐教育实现其价值和目标的保证。
   1.重视教材选择
   幼儿阶段是树立审美观念,形成审美品位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最悦耳的音乐带给幼儿。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把好品质关,选择最经典、最富有内涵、最受孩子们欢迎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使幼儿乐于学习,真正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
   为保证作品质量,幼儿园可以选择编写质量较高的音乐教材,或选择经典音乐作品和国内外民歌作为教学内容。因为能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流传下来的作品一定是优秀的作品。
   2.建立课程体系
   音乐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幼儿园音乐教育价值为目标,以幼儿年龄特点和音乐学习规律为依据,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计划的安排。
   首先,音乐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音乐学习的渐进规律。如节拍的感受一般由单节拍到复节拍;节奏的感受一般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附点节奏等。这样就能避免不适合的教学内容影响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也会使幼儿音乐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其次,要关注各模块教学的整体规划。如不同年龄段幼儿每学期唱歌、律动、器乐和欣赏的课时如何分配等。
   (二)注重音乐本体价值的体现
   注重音乐本体价值的体现,要求教师必须要明确音乐教学的本体价值是审美价值,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审美活动,使幼儿欣赏音乐中的美,丰富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我们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必须突出音乐性。首先,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身对音乐美的感受,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幼儿。如教师的歌唱要极具乐感、打节拍要富有律动感等。其次,感受音乐美的能力是以对音乐要素的敏感性为基础的,能够敏锐的感觉音乐中强弱、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才能在对比中体会音乐的美妙。所以,音乐教学要围绕音乐要素展开,帮助幼儿读懂音乐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感受、表现与创造。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幼儿必要的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手段。如唱歌教學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声音观念,正确的姿势和呼吸,良好的节奏和音准;器乐教学要教给幼儿基本的演奏方式,如何让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等。只要教学方法正确,幼儿就会在体验与创造优美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增强表现与创造音乐的能力。
   (三)充分创设幼儿园音乐环境
   对幼儿的音乐教学与熏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应该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切机会,为幼儿充分创设音乐环境,增加音乐积累。
   教师可以在饭前、饭后带领幼儿进行歌唱活动,就餐时播放一些安静的音乐,午睡前唱一些舒缓而优美的歌曲,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做一些音乐游戏,适时讲一些音乐小故事,在教室里设置音乐活动区域,供幼儿自由体验与探索。这样,幼儿接触音乐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这种良好的音乐环境与熏陶会对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带来积极而有益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不同场合中使用的音乐要适应环境,并保证音乐的品质。如果是教师亲自演奏或演唱,那么一定要保证演奏的质量和演唱的音准等问题。
   (四)提升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养
   幼儿教师自身音乐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质量。音乐素养不仅包括幼儿教师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对音乐的感悟力与表现力。
   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来提升。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要保证一定的课时,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下练习时间。其次,要避免过于专业的技能训练,要在儿歌伴奏、儿歌弹唱等内容上多下功夫,提升准幼儿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乐感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提升的幅度是很有限的。因为如果早期音乐教育缺失,之后就很难弥补。如一些学生缺乏乐感、节奏感,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非常困难。但这也不意味着教师就理所当然的无所作为,教师应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想要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幼师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时要对生源最基本的音乐素质有最低要求。如在音准、节奏感、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设定一些标准。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所重视,尽管目前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幼儿园音乐教育会更好地体现出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埃德温·戈登.音乐的学习顺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
   [2]石筠弢.学前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哈罗德·艾伯利斯,查理斯·霍弗,罗伯特·克劳特曼.音乐教育原理[M].刘沛,任恺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