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想
【摘 要】作为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学科,小学美术教育体现的是对素质教育追求,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培养,能够为学生创造全面、个性、自主发展空间。教学中受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年龄要素的限制。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暴露出懈怠心理,无法保障小学美术教育效率。积极心理学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这一局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以积极心理学为参照点,分析小学美术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思路。
【关键词】小学美术;积极心理学;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43-02
前言
在時代的推动下,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与增强,变得十分的合理与科学。除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有效改善以外,很多教师教学理念也同样收获了进步。在对传统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明白了心理学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做法。其中积极心理学更是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性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认知
作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支系统,积极心理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因作用突出,后续被渐渐引申到教育当中,收获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消极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是恰好对应的。首先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对美好事物的愿景,进而用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应对生活当中的挑战。这种条件下人们往往能够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发展。具备积极心理的人往往能够反馈给周围的人,用欣赏与鼓励的眼光对待他人,进一步渗透与传播积极心理学思想。将这种充满幸福、寻找幸福的感受延续与传递给他人[1]。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德育、美育、智育同时兼顾的学科,小学美术的教育意义是非常突出的。小学美术和积极心理学的结合不仅仅要考虑美术教育本身的情感与灵感融合追求,同时还要为美术教育增添一抹美丽的色彩。很多小学生实际上并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内心世界相对比较脆弱,很容易在挫折与失败下放弃。教师需要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坚定信心、坚定信仰,更加积极的迎接生活的挑战与问题。在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学习素质以后,学生才能够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游刃有余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打好素质基础、品德能力。
二、美术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学应用
1.教师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
小学生年龄小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模仿其他人。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不够深刻,小时候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度的影响。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2]。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发挥表率作用。在美术课堂上使用积极心理学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与环境,完成教育理念的延续与传递,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
绝大多数人对于教师都是非常尊重的,但必须强调的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认为美术教育的无用,导致很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成为美术教师,更希望能够成为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很多被分配为美术教师的人往往不会认真的投入工作。而这种负面情绪与心态显然也会影响到学生。对此所有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必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体现更高的教育素养、道德情操。投入热爱与关怀,善待每一名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成绩。
教师的微笑与鼓励实际上都会滋润学生的内心,使学生焕发学习的热情与斗志。美术教育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3]。很多学生在早期阶段的学习中都会非常积极、非常主动响应教师的要求。可是如果学生长期从事重复性工作、重复性事情,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失去热情。尤其是在学生绘制的作品没有进步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产生消极心理、消极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师有必要主动出击,用鼓励与微笑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学习动力。
2.教师要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的引导。
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体角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围绕学生条件开展教学活动。课堂需要体现趣味化特色,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收获自信,享受成功感受。如学习《身边的伙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在班级走动并观察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并描述不同人的优缺点,并将同学的特点绘制到图纸当中。因为这种教学要求与学生的活泼好动特点相符,所以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喜欢上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可以自由走动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学习感受,学生绘制朋友的过程同时也在间接的赞美同学、赞美朋友。此外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之情,有效的锻炼了学生实践素质、画画能力。学生的美好心情跃然纸上,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课堂参与热情,体验到了学习有多么的快乐。
形成积极的心理除了需要成功要素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创造力加持。创造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头脑神经,迸发出活跃的课堂气氛与课堂思维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能力是最为关键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引导与支持学生创造力成长,让学生的探索心理与好奇心永久留存。以现有创造力为基础,活动积极心理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感受发散思维的价值与乐趣。如学习《捏塑动物》这一课时,主要就是让学生用橡皮泥创造各种形象。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前询问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学生听闻教师的提问以后踊跃的发言与回答。随后学生根据之前的回答创作动物。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加赞美与鼓励学生,调动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结语
在美术课堂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主要就是利用合适的契机把握学生的心理,用可行的措施完成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与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理念。小学生年龄小,如同白纸一般,教师的教学做法、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的画卷。小学美术本身就有着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智育教育作用,小学美术教育需要重视学生兴趣引导,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突出教学追求,更好的保障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29):161-162.
[2]袁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66.
[3]娄小明.小学美术教学的应有样子:简单的不简单[J].教育科学论坛,2019(28):33-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