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网项目设计阶段的全过程环保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晓琳 刘岳 何清怀 陈笠 张体强

  摘要:电网建设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电网工程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电网项目在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电网设计阶段全过程环保管理,将环境保护理念贯彻于电网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实现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电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环保管理;全过程;设计阶段;电网项目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9-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9.137
  Discussion on the whole proc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in the design stage of power grid project
  Chen Xiaolin1,Liu Yue2,He Qinghuai1,Chen Li1,Zhang Tiqiang1
  (1.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 Consulting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2. Geological Survey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Jiangxi 330000,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ower grid 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adhered to.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friendly power grid engineering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s well as the basic requirement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ower grid engineering.In this paper,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design stage,strengthening the gr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planning,design,constr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ower grid construction,from the source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provid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grid project.
  Keyword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he whole process;Design phase;Power grid project
  電网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中属于点状式、廊道式、生态型工程,对项目区域的景观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干扰和阻断[1]。近年来,随着电网项目的快速发展,导致电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2],其中,电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3]。
  我国电力呈现出跨区域、跨流域、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的电网格局[4-5],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电网工程的必然要求。做好电网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加强电网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环保管理,即在电网工程规划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全过程中贯彻环境保护的理念。如果电网项目前期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在设计阶段往往造成电网项目进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导致电网项目建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敏感区的重点保护对象、生态系统和景观等现象。因此,本文针对电网项目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电网项目全设计过程的环保管理对做好电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建设绿色电网和保障输变电事业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项目设计中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
  1.1 项目设计与环评报告脱节
  目前,电网项目设计阶段与环评报告脱节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环评阶段评价的方案与设计方案不一致。根据统计,环评报告编制的基础依据资料大部分是可行性研究的方案。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变电站站址及线路路径仍在选择论证过程中,可研收口阶段可能已对设计方案进行过多次修改。环评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缺乏及时沟通,致使评价方案与设计方案不一致。工程核准时发现该问题时,需重新修改环评报告或设计方案,导致修改工作量大,延迟项目核准时间,增加工程前期的风险。(2)环评阶段发现项目穿越了生态敏感区,需补充办理协议。一部分项目在环评或环评审查过程中发现工程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需要重新补办协议、委托编制生态专题报告,部分工程甚至发生变电站站址重新选择、线路路径方案重新修改等情况,增加了工程建设投资、延误了工程建设周期。   1.2 项目设计中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对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环评报告一经批复就已经具备法律效力,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的环保措施应严格落实到下阶段的工程设计中。但是,目前大部分电网建设项目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抛开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文件,并未将环评报告中及其批复中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设计文件和图纸中,或者环境保护相关资金未落实。在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过程被发现上述问题时,再仓促补充设计方案,影响工程的正常投运。
  2 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环保管理
  电网设计阶段包括电网规划、可研、环评、初设、施工图等阶段。为了避免电网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应加强设计的全过程环保管理工作。
  2.1 电网规划阶段
  电网规划能够起到优化电源布局、合理规划电网结构、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作用[6]。但是,鉴于电网规划的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电网规划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一般而言,变电站工程属于点状工程,在选址过程中能够比较容易做到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但是输电线路工程属于廊道式工程,规划的宏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规划线路往往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或者出现一条线路刚建好,又要建第二回、第三回并行或平行线路,造成线路通道内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在电网规划阶段的环境保护理念即应切实做好电网规划环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第一章第二条中相关规定明确从法律角度要求对规划环评工作进行强制性要求,将规划环评规范化和制度化。电网规划环评秉承“预防优先、源头治理”的理念,从源头上对环境问题进行主动预防和控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7]。
  2.2 可研阶段
  在电网项目可研阶段最主要的环境保护理念是“避让”。针对变电站或换流站等点状工程,选址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禁止选址在法律明确禁止的区域;选址在法律明确限制的区域时,应按照规定办理相应手续[8]。变电站或换流站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主变相对集中,尽可能利用站内防火墙、建(构)筑物等阻隔消减噪声;将声源较大的设备尽可能远离村庄等敏感区、利用周边地形阻隔消减噪声等。在设备选型时,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18版)》和设计要求,考虑对变压器、换流变、电抗器等设备提出声源控制的要求,必要时应考虑降噪的工程措施相应的费用。针对输电线路,应尽可能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8],在林区应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选择导线最低对树冠高度,按高跨设计,减少林木砍伐;禁止选线在法律明确禁止的区域,选线在法律明确限制的区域时,应按照规定办理相应手续;线路定位时应尽可能居民点、学校等建(构)筑物。
  2.3 环评阶段
  电网项目环评阶段的环境保护理念即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工程特点,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减小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2015年1月1日施行)(简称环保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简称环评法)以法律形式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了明确规定,建設单位须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完成环评文件的报批。环评报告一经批复即具有法律效应,是工程设计的法定依据之一,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须按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的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环评法》第二十六条中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9]。由此可见,环评是设计的基础,建设单位应当落实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环保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建设工程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10]。设计应落实环评中规定的污染防治措施,且应接受环保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2.4 初步设计阶段
  电网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主要体现在应落实环评报告及批复文件中的环保要求和措施。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  第682号)第十七条中相关规定,“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保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进度和资金,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时组织实施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1]。
  在电网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应配置环保专业设计人且应广泛参与工程设计的全过程。环保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中提出的环境影响进行复核,将环评文件中规定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工程设计中。同时,环保专业工程设计人员还应对工程的重要文件、图纸等进行会签,如总平面布置、污染防治设施、总体规划等,确保环境保护要求能够落实到工程的整体设计之中。
  2.5 施工图阶段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设计批复意见对工程设计方案、技术措施深化,指导项目施工。电网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按照环评报告和环评批复文件的措施加以落实和实施。在施工图阶段,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变电站选址和线路选线时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根据现场踏勘结和实地测量结果,进一步优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或线路路径,局部优化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实现施工图设计文件到对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的指导作用[12]。尤其当工程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时,除需要落实电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外,还应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和批复文件的要求,采取相应生态减缓和恢复措施,主要包括植被保护措施、动物保护措施、主要保护对象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从而减小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同时,环境保护投资需纳入工程投资概算,保证专款专用。   3 结论
  电网项目设计单位应根据“三同时”制度加强“同时设计”的管理理念,在规划阶段应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要求,在规划报告报送审批前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严格按照《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开展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且环境保护投资应纳入工程投资中,保证专款专用;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按照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的要求落实环保措施,同步开展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从而实现加强电网项目全过程环保管理,推进工程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凌云.浅谈电网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J].东北电力技术,2010,19(10):93-94.
  [2]孙兴安.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发展前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10-12.
  [3]周丽娜.电厂电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2016,29(4):22-27.
  [4]周孝信,陈树勇,鲁宗相.电网和电网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试论三代电网[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22):1-11.
  [5]刘振亚.发展特高压电網破解雾霾困局[J].国家电网,2014(3):16-17.
  [6]刘红志,王圣.电网规划与前期环保工作的协调性分析与探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3.29(10):15-18.
  [7]罗嘉佳,吴仁海,林海健,等.中国规划环评中协调性分析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191-194.
  [8]陈晓琳,何清怀,张亚军.输变电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应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J].重庆大学学报,2014.37(增刊):22-24.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2015年1月1日施行).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令第682号).
  [12]孙秀力,李翠兰,刘新平.大河沙水毁修复工程环境保护方案设计[J].农业与技术,2011.31(1):105-107.
  收稿日期:2019-07-12
  作者简介:陈晓琳,工程师,从事电力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