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艳

  摘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环境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实践的探索也越来越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分析和介绍生态旅游的背景和主要作用作为出发点,着重探究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现状;生态学分析;展望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9-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9.114
  Study on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Song Yan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oushan Zhejiang 316021,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e of eco-touris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and main role of eco-tourism, focusing on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eco-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inspiration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Key words: Ecotourism;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urrent situation;Ecological analysis;Prospect
  1 生态旅游的背景概述
  生态旅游,英文名为Eco tu ris m ,是eco logical tou ris m 的缩写,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1983年第1次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开始运行,它首先是发自于一些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有着独特且丰富的自然资源,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传统开发方式往往被明令禁止,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开发出有着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生态旅游。同时,美国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特别成功的国家之一,相继把黄石国家公园作为代表,推进生态旅游活动,以此来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对于新旅游消费的内在需求。在此前提下,多种形式的生態旅游项目蓬勃发展,层出不穷。我国的生态旅游,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使生态旅游对保障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推进效果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经从原生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发展演变到半人工的生态景观,所涉及的旅游对象也有了极大的拓展,包括农村田园景观、原野、自然保护区以及冰川等等,旅游形式也更多样,包括游览、观赏以及探险等等,格局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角度特征。
  2 生态旅游的主要作用
  2.1 进一步增进民众的生态意识
  生态旅游的开发者和旅游者,通过对生态旅游的参与,使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都有相应的提升。开发者在进行生态决策和开发的过程中,进一步增长了对生态知识和相关内容的了解,而管理者通过对生态管理方法的探索,更有效的掌握生态理论和具体知识,旅游者从旅游的活动中也能够学到很多生态知识,增进了生态意识。在生态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以生态环境基础为具体的出发点,结合相关方面的知识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并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使生态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增强。生态旅游活动也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和教育,使旅游者中不同层次的群体能够互相影响,使生态保护有更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2 有效推进对旅游对象的生态保护
  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对于旅游对象要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切实体现在旅游业的各个方面。针对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最主要的保护是体现在有效遵循生态规律,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为基础,对旅游产品进行开发和设计。针对旅游开发商而言,保护主要在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把这种价值纳入到成本核算中,以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规划作为基础,使投资效益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针对管理者来说,保护主要是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之内的旅游利用,尽可能谋求可持续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够有机融合,协调统一。对于旅游者来说,保护体现在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方面的提升,更尊重自然,更爱惜生态环境,使赋予给人类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并转化成自身的自觉行动。
  2.3 使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得以维持
  生态旅游更强调环境保护,并以科学发展为基本目标,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对旅游对象进行切实有效的生态保护,也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生态旅游有着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作用,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同时,能够使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   3 如何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环境保护
  3.1 贯彻执行生态平衡原理,使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得到更好的维持
  从根本上来讲,环境质量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着重结合生态平衡原理,实施相对应的生态管理措施,以保护生态平衡为最基本的前提,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要着重把握,通常所称之为的合理利用是建立在对旅游对象特殊性的深入研究的前提下,并根据相关的原则和指标来实施操作。
  3.2 有针对性的结合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使旅游地的开发强度和频次得到有效调控
  生态旅游对于环境保护的功能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管理者能否真正意义上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和指标,使旅游地的开发强度和品质得到更有效的把控。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指标就是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它所指的主要是某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在既定时期内在保护当地生态资源和生产的连续性、生态的完整性以及文化的连续性的为基本的前提下,所能够负荷的旅游者人数以及旅游活动强度。因为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对于生态环境容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是旅游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旅游者生态素质等相关内容。如果一个地方的旅游生态系统的生态脆性比较小,旅游者生态意识不强,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强烈的破坏,环境容量就会变得比较小,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通过生态补偿、轮流开放等相关的技术措施,对于旅游地进行切实有效的生态保护性管理。
  3.3 结合具体情况,有效开发逆境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根本宗旨不仅在于通过相关管理手段使环境和生态资源得以保护,更主要的是,要推进环境质量得以恢复和重建,这在逆境生态旅游产品中得到更有效的体现。逆境生态旅游把原有的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景观,在旅游的过程中展现给人们,给人以更大的启示作用,使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逆境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旅游者实地参观的过程中,要看到生态恢复工程之后的建设成果,例如,在沙漠地中进行生态重建等等。
  3.4 使更多当地民众被吸纳进来参与管理
  生态管理和环境保护能否真正实现,还要取决于当地居民是否能够从生态旅游中获得经济补偿和保证切身利益,因为旅游资源原本是他们生活的依靠,为了开发旅游而把他们赶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民众的愤怒和抱怨,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偷盗、偷猎、盗伐等行为,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把他们的生存问题考虑在内,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民众能够从中受益,把他们纳入到旅游规划中,使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管理的各个项目中,让他们能够把保护资源和维持自身生存有效融合,使保护生态环境也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4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阐述可见,当前,生态环境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人类的过度消费使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针对这种情况,生态旅游项目要着重把自然景观当成旅游对象,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通过良好的生态景观和生态破坏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更大的启示,使决策者和管理者进一步突出环境保护功能和开发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出满足生态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需要和潜在的市场,使生态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露,生态旅游管理亟等加强[J].经济参考报,2016,6(5): 65-66.
  [2]朱幼棣,胡若隐.我们家园的紧急报告[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
  [3]施葵初.扬子鳄的保护与开发[J].野生动物,2000(04):22-23.
  收稿日期:2019-06-24
  作者簡介:宋艳(1968-),女,汉族,本科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7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