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方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梁丽英
摘 要:在高中教育中,高中语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如今的教育状况之下,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与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从而希望帮助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方案
对于我国的学生而言,高中时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经过高中三年的拼搏与努力,将要面临高考的抉择,高中语文作为主科在高考的分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高中语文老师每天都会让学生背诵并默写大量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因此,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可缺少的,它能够促进高中生各方面的发展,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核心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内涵尤为丰富。然而核心素养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学生,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体现出核心素养的价值。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学习高中的语文知识来开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更加全面。第二,通过传播语文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加愉悦地学习。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在不同的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相同,即通过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教学的规划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1]。
二、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高中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语文的学习基础。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是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上。例如高中老师在上作文课时,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当学生进行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时,应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文章内容。此外,老师可以通过解析书本中的文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与议论文所运用的写作方法。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它的主要写作特点是白描,作者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场面,完全使用白描的记叙手法。白描即运用质朴的写作手法,不加任何修饰性的语句,纪实性地写出当时的情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当高中生在进行写作时可以运用白描的叙述手法,增加文章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学生思維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老师应该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高中老师比较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阅读理解的培养。当高中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要对文章进行反复的通读,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与结构,还要思考整篇文章写作的目的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所蕴含的情感,提升精神品质。学生可以以《背影》为例分析纪实散文的写作结构与写作思想,背影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篇点题描写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最难以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是作者回忆往事,讲述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情感。第三部分是作者与父亲分别后,甚是想念父亲,以作者在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为结尾,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此篇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情感的表达也无比细腻,学生可以参考此篇文章来进行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思维能力,增加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2]。
(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思想各不相同,对于每件事情思考的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审美的角度上也是不一样的。然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学生的审美大多都是相同的,对于作者想在文章中表达的含义,基本上的理解是一致的。因此,高中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时,可以课本的教材为出发点,通过讲解文章的写作结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以《琵琶行》一文为例,作者在描写琵琶的声音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一句话就能详细地描写琵琶的声音,带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
(四)培养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现如今我国高中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很多都是传承于中华传统文化,但不是所有的中国文化都是值得传承的,高中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其中的含义,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发扬光大,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3]。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优秀的品格。然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冗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高中老师在高中课程指标的引导下,应该将核心素养充分融入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之中,让学生充分学习语文文化知识,在长期的积累与坚持之下,培养出一个正确与创新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81.
[2]潘明珠.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课外语文,2017(31):28.
[3]姜春林.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考试周刊,2017(47):81.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3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