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生产性景观理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疏悦 朱阳 武孝毓
摘 要:本文所指的生产性景观确立的研究背景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形成的复杂的城市空间关系,在此背景下,生产性景观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景观社会要素、市民与城市生活之间的媒介。基于此,我们对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探索可以从专注其农业属性的定位延伸为对其社会属性的探究,研究视角也可以尝试从对其生态效应的计算转化至对其综合的、长期的社会价值的衡量及评估。
关键词:城市;生产性景观;社会关系
1 研究引入
目前全球最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已经将促进可持续农业及有机食品发展的设计因素列入了评价范围。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地的城市已经竞相张开双臂拥抱生产性景观。[1]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中国城市距此都还存在差距。
2 今天的城市与生产性景观
2.1 城市需要什么类型的生产性景观
我们曾经以血缘、地缘为主体的区域亲密、内聚的社会关系共同体在今天的城市里开始逐渐瓦解。[2]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下,生产性景观基于其农业属性之外的价值逐渐引起探讨,而我们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评估全新定位的实践来源以及理论根源。
2.2 城市对生产性景观意识形态认知的变化
早期的城市规划意识形态中,与农业和食物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在农业学科领域。[3]人们更倾向于将与食物相关的问题视为农业范畴,而生产性景观由于其不明显的消费引导性及非直接性商业价值,在我国城市建设的专业规划体系架构中基本被忽略了。[4]在中国,随着物质文明开始超越人类作为生物进化体一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城市和居民开始重新评估城市生活与传统生活模式间难以割裂的内在联系的隐含社会价值,对环境与生态的关注度的提升也促使城市重新评估生产性景观与今天的社会之间全新的关系。
3 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转变
3.1 理论研究评价角度的转换
城市生产性景观首先是城市生活的载体,它的社会性和空间性的概念是交织的,尺度、形式、美学符号都是其空间性的表现载体,不能代表其全部的内涵。[5]对城市生产性景观的社会价值的评价,更应该基于其提升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的能力。由生产性景观主导或者部分参与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否有助于创造和谐亲密的社会关系,进而培育形成我们渐渐远离但深深眷恋的熟人社会,也需要作为全新的评价视角展开。这些问题需要当下的研究者重新审视应该以何种方式、何种视角来对城市生产性景观定位,使其与我们生活的城市空间、社会空间更好地融合。
3.2 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城市生产性景观的研究视角必然会随着城市及社会的研究视角和方向的转变而转变。[6]由于生产性景观自身固有的特性,更需要将其看作是调节城市空间中社会关系的可能性、丰富度的关键点。
一方面,对城市生产性景观的实施策略层面的研究,需要从研究单一的物质环境转向研究物质与非物质环境的互动以及在这种互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上,而对其相应的评价也应该由直接的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向综合的社会性效益转变。另一方面,在研究城市生产性景观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组织的关联性的时候,需要一个能连接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的新理论视角,以及一套融合了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7]
3.3 理论研究定位的方向转换
基于人们对城市和场所的体验目标,现在的城市发展学术领域的工作需要的是为最好的未来提出概念化整合的愿景,学科间需要在建设前互动,而不是在建设后。
当代与城市生产性景观的研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科学方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以农业为研究主体,即城市农业,多出自农业、经济和生态学领域,是以城市经济、社会、生态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业理论,力求以城市农业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粮食危机、生态足迹等问题。其中有关农业经济学、农业社会学、农业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研究方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二类以城市为研究主体,即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内展开。在城市农业理论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初步思考农业活动除食品供应外所具有的其他对城市有益的功能,将农业视为重要的城市功能要素嵌入城市建设体系,在价值观层面上肯定将农业纳入城市规划设计体系的必要性,但未对涉及农业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出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
第三类以生产性景观在城市中的广义社会价值为研究主体,将生产性景观作为城市社会网络要素中的节点进行解析,探索将生产性景观与现有城市中的各类景观形态结合,恢复不同区域、城市的乡土景观风貌,在生态、历史、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层面看待生产性景观的综合价值。现有的理论研究架构更倾向于针对城郊农业结合乡村旅游业的精细化、合理化改进。
第四类以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中各要素间的关联性为研究主体,基于GIS技术等计算机辅助技术,评价、测算、分析及管理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探求以技术支持的途径干预乃至改善现有的脆弱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理论框架多建立在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及计算机应用科学等学科范畴内。
如今生产性景观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长期影响更多体现在社会、经济及城市直观面貌上,且影响力的大小与其建设之初的物质性的关联度远小于与建设完成后的管理运营的关联度。对这样一个研究对象所属的研究领域的划分,就更应该回归到其对城市和社会主体影响所在层面,这不仅关系到城市景观及城市农业,更关系到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涉及人类在当下城市中复杂协作方式的诸多细分的学科领域,其中尤其需要避免的是将某一学科在研究初始就确定为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主导学科。
4 结语
如今,食物在城市属性中的地位逐步降低,农业技术的进步让这个星球上大部分城市人群都不再需要为了一日三餐而愁苦,[8]生产性景观的农业属性不再是唯一的推进价值。我们需要综合地评估生产性景观与当下中国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乃至城市精神文明空间的塑造的关联度,结合世界各地的经验,梳理出适合我国的生产性景观理论研究模式和实践建构方法,构建生产性景观与城市其他节点在未来能够建立并有效运转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加以实践检验,才能获得上至政府规划设计部门、下至普通城市民众对生产性景观在今天城市社会结构中的意义的“感性认同”。假以时日,这种下意识的认同感,能够塑造出全新的中国传统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迭代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疏悦,李方坷,武孝毓.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生产性景观营造调查[J].城市学刊,2019,40(04):58-66.
[2] 季建乐,包梦菲,张青萍.基于JCI标准的医疗场所景观设计——以“归巢”老人康复中心为例[J].园林,2019(10).
[3] 张嘉铭.生产性景观应用于遗址环境规划设计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67-104.
[4] 许学工,后立胜,林辉平.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J].地理学报,2002,57(4):451-458.
[5] 尼科·巴克(德),等.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都市农业之政策议题[M].蔡建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 徐群.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南京农业大学,2012.
[7] 何疏悦,张靖婕,朱阳.社会互动视角下城市景观营造策略调研解析[J].艺术科技,2019,32(11):44+74.
[8] 何疏悦,朱阳,张靖婕.社会互动理论对城市景观营造的影响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1):23+25.
作者简介:何疏悦(1981—),女,安徽合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生产性景观,景观社会學。
朱阳(1995—),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农业景观。
武孝毓(199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农业景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