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克祥

  摘 要:本研究基于国内综合性艺术设计院校积极提倡开展教研相辅的教学改革的背景,务实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的、实战的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寻求符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根本需要和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新型“工作坊”教学改革系统。本文从解析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展工作坊情况入手,总结了其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导入,以竞赛项目为载体,以工作坊为形式的特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改革范式。
  关键词:工作坊;项目;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改革
  全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开设以来,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学相关教学模式的洗礼,在设计方法、设计程序、设计思维等方面对在校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训练和培养,然而回顾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发现毕业生在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反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虽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但大多数院系依然缺少整合训练学生的环节,或即使有这样的环节也停留在单一的课程能力训练上,作为综合性大学中的设计类专业,由于自身办学条件和经验都较为缺乏,将母体办学的优势植入到设计专业办学中,很多先进的理工科教学模式在设计类实际教学过程中只能胎死腹中。我们要探讨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际办学情况和自身专业属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完全创新的设计思维和教学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坊”概念在今天的设计教育界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其从设计院校鼻祖“包豪斯学院”就已开始,经过集体作坊式、项目设计、Workshop几个阶段的发展,大部分西方艺术院校一直采用这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致力于解决艺术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转化的核心问题。国内相关院校采用“拿来主义”,生搬硬套“Workshop”教学方法,但招生规模、办学实际、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又无法与之匹配,造成了此类模式多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数字媒体艺术市场需要的是有前瞻性的设计视野、开创性的设计思维、较强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实践教学内容应来源于多个方面、不同层次。就目前而言,交互媒體设计、游戏设计、虚拟现实、新媒体实验影像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迅速发展的不同分支内容,就某一研究方向可以开设短期或长期的“工作坊”实践教学。“工作坊”教学模式更加灵活,通过参观、研讨、合作等形式,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
  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为例,以数字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差异化战略的特色鲜明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方案实现的艺术教学改革模式、教学条件设置和课程设置三个关键问题进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寻找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工作坊模式的项目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来实施,并将教师相关的研究项目转化成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坊的教学资源,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办学双赢的目的。
  1 搭建工作坊实践教学框架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团队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充分访问调研为基本前提,以信息技术变革对我国创意艺术产业的影响为研究起点,以工作坊制的教学改革为依托,以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创新创业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积极搭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架构,分析运行机制,尝试建设工作坊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探索出数字媒体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核心研究问题选择上,考虑到国内外目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既涉及宏观层面(理念层面)的制约因素、办学体制、市场环境等,也涉及微观层面(实践层面)的师资条件、教学环境、教学改革等,加之专业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计,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当前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现状,进一步细化课程设置,明确信息时代环境下的职业要求和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定位,形成具有工作坊内涵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双师制”“工作坊制”“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形式,并以此关键因素为重点研究内容。
  2 落实工作坊实践教学项目
  工作坊教学团队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依托学校与各级政府部门、相关行业以及大量设计、创意类企业所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明确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在以实践创新为导向、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相关岗位必备知识、能力、素质,制定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根据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教学团队制定了《传媒与艺术院工作坊(工作室)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实施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科研兴校战略,促进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多出、快出优秀教科研成果,提升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工作坊的使用与开设是通过教师个人或者团队申请,经过学院党政联席会审核批准通过的,是相关科研项目或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和学生专业特长培养,并将二者相互融合的活动场所或环节。我们提出,工作坊以课题、项目等研究为主要依托,开展系列教研、教改、科研和专业研修及社会服务活动,培养高素质优秀教师、创新型专业人才。以打造一支优秀科研团队为目的、以抓好一项研究为内容、以做好一次展示为形式、以推广一批成果为宗旨。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工作坊的实施方案解决了多数院校在工作坊教学中的“教学场所”与“教学内容”两个瓶颈问题,这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抓好工作坊实践教学的成效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工作坊项目开展方面主要有三个典型环节:
  3.1 基于大学生艺术实践的工作坊
  2017年10月,南京邮电大学“邮差先生工作坊”获得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特等奖;2018年4月,该工作坊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8年10月,获得全国首届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精品成果展三等奖。该工作坊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独特的邮政背景,经常与中国邮政合作和交流。主打数字产品和传统文创的设计制作,其中,数字产品包括AR立体明信片,爱邮APP和么么闪印。这个工作坊的成功开展,主要经验在于有稳定的项目来源、有过硬的指导团队、有优秀的工作坊成员(工作坊的成员实行选聘淘汰制),类似的工作坊还有“寸案工作坊”“灯火艺术工作坊”“信艺工作坊”等,这些工作坊形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良好的学习与科研氛围,在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2 基于科研项目的工作坊
  目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专任教师的各级各类获批科研项目,现已经形成了“数字建模与虚拟仿真工作坊”“南朝石刻信息可视化设计与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与传承”“智慧养老信息产品设计研究”等较为成熟的4个工作坊方向,并且这类科研项目的数目还在不断上涨,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科研项目为方向的工作坊中,每个指导团队从各个年级选拔学生,形成学生科研梯队,要求学生成员分工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型”設计作业,强调项目设计过程的时效性、艺术性、学术性、商业性等特点,突出了设计教学灵活特殊的专业属性,整合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方法、提升了专业学习兴趣,化整为零,有的放矢,营造了一种仿真的设计和科研工作环境,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实践环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相关联,工作坊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实践的内容和目的,凝练了课程的精华,为金课的打造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如何针对不同项目运用不同的数字媒体设计软件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系统、循序渐进地扎实掌握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学生的后期专业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
  3.3 基于竞赛孵化的工作坊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研结合”是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针对专业竞赛工作坊确定的改革思路。通过组建专业竞赛团队、跨学科合作伙伴等模式,对竞赛工作坊进行实战化的统筹。通过竞赛项目的实验化推进,反复进行设计方案的论证、修改、完善等,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专业模块能力(艺术表现、软件操作、编程等)比较欠缺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短期速成的好机会。近3年来,南京邮电大学通过工作坊方式走出去的竞赛团队屡次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毕业设计评选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各级各类奖(近50项),在学生成长、专业成果积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 形成工作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工作坊教学团队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工作坊特色教学的核心理念,彻底打破独立课程的教学体系,建立起综合化的项目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学生进入工作坊后,在第2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文化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实施虚拟项目,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虚拟项目的开发中,通过实践发现自身问题和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在后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全程参与真实项目,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缩短和行业的差距,这也正是工作坊教学模式的魅力所在。教学团队根据不同项目细化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考核要求,这是工作坊实践教学重要的改良环节。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根据《传媒与艺术院工作坊实施方案》中的具体考核要求,工作坊要以成果汇报的方式进行结项打分,考核指标中对工作坊开展内容、授课组织形式、课程管理、团队建设、作品质量、成果运用等方面都基于过程化管理明确了具体的考核细则。具体考核分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专家、同行对工作坊整体进行打分;二是教师团队根据项目制定具体的学生考核要求,实行学分置换;三是学生根据学习成效对工作坊和教师团队进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三位一体,促进了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工作的良性开展。
  5 结语
  工作坊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改革,解决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普识教育和专项设计实践互动的系统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以工作坊运行成效反馈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他们确立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另外,进一步完善工作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系统的教学改革方法,有助于“产学研”进一步落地,形成系列具有显示度的教育成果。针对创新人才需求及培养特性,将工作坊制与创新人才培养融合,开拓教育实践平台,丰富了教育内容,优化了教育质量,创新了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工作坊”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36):49-50.
  [2] 陈瀚.在“推演”中进行——跨专业设计工作坊课题的探讨[J].美术学报,2008(2).
  [3] 丁继军,俞一青,蒋赟,杨列辉.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3).
  作者简介:王克祥(1978—),男,江苏南京人,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美术学,设计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8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