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电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综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邓武进
摘 要:电机学被称为电气专业“四大天书”之首,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课中被普遍认为是最为困难的。知识点十分抽象,概念复杂晦涩,难以理解。课本编排十分琐碎,不便于学习。在电气工程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十分困难。学生发现自己在许多问题上都无法理解而只能死记硬背。笔者在刚刚接触电机学时,有许多问题无法理解掌握。经过长时间的钻研,掌握了许多独特的理解分析方法。电机学中难度最大,难点最多的便是同步电机。此文便对同步电机的若干疑难问题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以供电机学习者的参考。
关键词:电机学;同步电机;疑难问题;理解分析
同步电机,是指转速恒定为同步转速的电机。它的绕组绕制方式,感应电势的产生,旋转磁场的产生,电枢反应以及同步电抗,都是被认为是难以理解的。本文将对这些疑难问题提出一系列便于深刻理解,透彻掌握的方法。
1 关于绕组的疑难问题
(1)在电机中有两种旋转磁场,其中一种是在转子上绕制的线圈上通入直流,用原动机拖动转子达到同步转速,以此产生旋转磁场。
(2)同步电机的磁极设计成沿着旋转方向,NS极交替。
(3)电角度:将一个圆周当成360电角,划分给相邻的一对NS级,产生一组ABC三相绕组。有几对磁极就有几组ABC三相绕组,于是一个圆周360度,可以看为有p个 360度电角。
(4)按照每对磁极划分三相绕组时,每一对磁极的相应位置应该差360电角。
(5)电势星形图表示的是电角度,一圈表示一对磁极的划分,如果有多对磁极,则同一个位置的两槽相差360电角。在每一对磁极的划分中,三相电势之间都相差120度电角度。
(6)按照惯例,单层绕组使用整距。双层考虑到谐波而使用短距。因为单层绕组使用整距,所以在一对极域里产生一个线圈组。因为双层绕组使用短距,所以一个级域内产生一个线圈组。短距会使得双层绕组个别线圈无法按照电势相加原则,使得电势下降。
(7)在分配单层绕组导体时,一个槽只有一个导体,将槽分成ABCXYZ六份。在分配双层绕组时,一个槽有两层导体,分配时只分配上层,与单层一样,只不过只分成ABC三份,即原来的AX都为A,以此类推。对于下层,排列与上层一样,但是一个线圈的上下导体之间差一个节距,将上层的排列整体旋转一个节距即可。
(8)N—串联等效线圈数。当匝数为n时,在每条支路上串联的线圈数是匝数为1时的线圈数的n倍。
2 关于励磁电流产生的感应电势的疑难问题
(1)此处考虑的是定子侧的空载电势。
(2)绕组匝数的意义在于,从绕组的一个进口绕入,绕一圈后,从出口绕出,在接着从进口绕入,出口绕出,此时绕入的各匝绕组都是平行关系。而对于线圈而言,各匝的线圈之间是串联叠加的关系。
3 关于三相电流通过三相繞组产生的旋转磁场的疑难问题
(1)对于单相整距集中绕组而言,线圈产生的磁势都可以认为在两侧的气隙上消耗掉了。所以沿气隙圆周的磁势均匀分布。将定子内圆展开后,将转子一侧作为参考磁势,在右半圆,定子内圆为正。在左半圆,定子内圆为负。于是形成了矩形波磁势。人们把这种空间位置固定,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磁势称为脉动磁势。
(2)在分析基波磁势与电角度X的曲线时。不应该把不同时刻的图像看成是不同幅值的正弦图像,而应该看成一个在空间上沿着气隙传播的波形不断在空间变化的波。波在空间的每一个位置都存在随时间而上下来回的振动。在每一点处都有着一个幅值,每个幅值都是确定的值,为X=0处幅值中的最大值与cosX的乘积。在这个波的各个时刻的波形图中,磁势的最大值总是在X=0处取得。因为此时还受到关于时间的余弦函数约束,所以波形呈现出正弦图像形式。
(3)在用图解法将单相基波脉振磁势分解成两个基波旋转磁势的时候,需要先确定一个位置,即把X固定,再研究随时间而旋转的两个转向反向的旋转磁势。
4 关于电枢反应的疑难问题
(1)电枢反应的实质是定子电流对励磁磁势的反作用。
(2)电机学有一个重要的推导公式的方法,那就是用一个电路上的电抗的压降来表示磁路上的磁压降,电抗便用来表示磁路上的阻碍。这个做法非常抽象,让人难以理解。在同步电机中,电枢电流产生的磁通分为两部分,主磁通和漏磁通,他们都会受到磁压降,所以它们分别感应出的电势便会分别与一个虚拟出的电抗成比例。在推导中,因为各个位置对应的磁路不相同,所以选取两个沿着d轴和q轴的典型磁路加以分析。其他的磁路可以分解成这两个磁路的叠加。意思是一个普通磁路可以用两个典型磁路进行等效,其电磁效果是相同的。对应于两个等效出的典型磁路,有两个电枢电抗。同时,电枢电流也按照d轴和q轴进行分解。于是电枢电流和磁路都关于d轴和q轴分解等效了,等效的磁路都各自对应一个电抗。这样电枢电势就可以表示出来了。同步电抗是电枢电抗和漏磁电抗的合成。
5 总结
本文是作者对电机学学习钻研许久的成果。由于电机学原理太过抽象,推导难以让人理解,甚至难以让人信服。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便是希望电气学子能够受到些许启发,有利于他们对电机学同步电机部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建华.开关磁阻电机设计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孔彦召,张向龙.基于有限元法的开关磁阻电机建模及验证[J].黑龙江电力,2018(05).
[3]黄苏丹,曹广忠,钱清泉,段吉安.平面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力电流转换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7(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