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小学品德课为载体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阶段的逐步推进,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成了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在小學品德课中要明确法制教育渗透的必要性,从学生发展诉求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挖掘法制的内涵,使得他们能够灵活使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学生未来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法制教育  渗透方案
  现代社会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当下的主要任务。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将品德课作为载体,花费时间和精力分析法制教育渗透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法制学习平台,让学生意识到法制观念形成对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全面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一、合理使用教材,提供法制知识学习平台
  教材是教材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教师要合理挖掘教材内容,从中提取对法制教育渗透有帮助的知识点,营造贴近教学本质的法制知识学习平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制相关内容,保证他们在完成思想道德学习要求的同时全面提升法制水平。
  例如,在进行《我们的民主生活》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会充分使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理论出发点。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民主意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的公民权利就被受到了侵犯,因此,本堂课将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作为教学目标。课前,我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再次挖掘本单元和法制相关的内容,将其中具体例子拿出来,作为验证法制教育观点的素材。课堂正式开始时,我会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教材内容,寻找对自身民主意识优化有益的内容,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学生挖掘教材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给出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引导他们自主挖掘,从教材中收集到符合自身民主观念的知识点。最后,我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讲述自己如何在之后的民主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何使用法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下会发散思维,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教材理论知识的验证下,完成一系列任务,全面展示了教材对法制教育渗透的正面作用。
  教师要合理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转变固化的品德课学习习惯,能从教材中挖掘到对自身法制观念形成有促进效果的知识点,进一步拓展法制视野,保证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能达成培养法制意识的预期目标。
  二、倡导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法制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法制基础较差,法制学习中很难独自完成各种探究任务,因此,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法在品德课中的使用,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进一步提升他们法制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学会和谐相处》的教学时,我会借助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法制学习效率。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在合作学习前会按照公平性和互补性两大原则完成小组成员分配,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先进生和后进生的同时也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力互补,这是达成法制教育渗透目标的基础保证。课堂开始,我播放了社会热点新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事件中谁的责任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把剩下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自由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合作探究热情被有效激发,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学生为了高效完成这一探究任务,会明确各自的分工,一个人负责挖掘教材内容,将事件和思想品德知识点联系起来,一个人负责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问题探究提供法律支撑,另外一个人则负责整合所有内容,解答这两个问题。学生明确分工后合作学习效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课堂时间利用率大大提高。最后,学生给出结论: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会和谐相处,欺人观念根深蒂固。同时学生也从法律的角度对答案进行补充,加深了对法制的认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法制认知水平。
  教师要正确使用合作学习法,使得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引导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特点的同时一起完成法制观念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法制观念培养
  评价作为小学品德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要投入精力完善课堂评价机制,进而提升法制教育渗透效率,有效促进学生法制观念培养,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法制基础。
  以我自身教学为例,我会全面导入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我将课堂评价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自评,学生在法制学习过程中对自身法制意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他们在自评时虽然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能明确指出自己在法制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部分评价内容是我调整下阶段法制渗透方案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教师评价,我会观察学生在法制渗透的表现,从专业的角度给出客观评价,并且在评价中指出修改调整方向,防止学生将类似问题带到之后的学习中,例如《蔚蓝色的地球》这一课,我会指出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环境保护法,通过评价帮助他们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第三部分是学生互评,品德课中进行法制教育渗透时学生合作频繁,他们互评时能从细节出发,相互指出小问题,这也是我在法制渗透中容易忽视的部分,同时由于同学这一层关系,他们愿意接受其他人的评价,进而主动调整自身学习状态,更好地融入品德课中完成法制学习任务。通过这三种评价方式,大大提升法制渗透效果,能达到我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
  评价机制的完善为学生法制观念培养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帮助学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法制观念。
  在现代小学品德课中,教师要将法制教育渗透作为主要任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法制学习平台,保证每个人在引导下都能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是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保障,也是当下新课改推行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倪丹丹.聚焦法制教育明亮童心世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7(3).
  [2]程亿.将法制教育渗透于品德课程的教学研究[J].神州,2017(36).
  [3]陈光飞.浅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考试周刊,2017(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0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