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冷水滩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产业发展是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经济水平,使乡村更为富强。从冷水滩区5个兴旺产业的案例出发,总结归纳它们的方法路径,以期为乡村富强提供参考。乡村产业兴旺离不开村干部的带头和帮扶,需要人才支持,需要村民发挥勤劳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乡村;产业;冷水滩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冷水滩区概况
冷水滩区是湖南省永州市的一个县级区,发展速度处于永州市第一方阵的领先地位,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均处全市首位。冷水滩总人口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万人,农村人口23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43.4%。辖9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1个农业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冷水滩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兴旺产业来实现富民兴村。冷水滩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农业技术经验丰富,农业品种资源多样。现通过发扬特色手艺,引进投资,积极利用国家政策的帮扶,构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来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农民幸福感和归属感,减少乡愁,留住人心。
2 冷水滩区发展产业的主要案例
2.1 发扬传统手艺,建立专业合作社
冷水滩区普利桥镇竹家冲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是一个贫困村,当地的贫困户何运林、杨小艳夫妇,想到一个主意,把古法工艺腌制坛子菜发展起来。以坛子菜为主导,竹家冲村“一村一品”产业链架构初具规模。坛子菜味酸而爽口,开胃助消化,老少皆宜,深受大众喜爱。何运林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发展坛子菜产业,牵头组建了竹家冲坛子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6户贫困户合资入股,流转土地、购置坛子腌制。组织了将近20户贫困户,流转了6.7hm2土地,自种、自己腌制,不放任何食品添加剂,传统腌制。腌制坛子菜讲究食材原料和手法工艺,立秋之后采摘的辣椒,虽然外形不佳,但腌制出来口感脆且辣味适中。将辣椒抹净晾干表层水分,放入消毒后的陶瓷坛,配以定量的食盐、白酒,再密封腌制。杨小艳深谙此道,辣椒腌出来,耐放、不起白、又好吃,有点酸甜酸甜。因为品质味道好,何运林腌制的菜在当地已小有名气,销售渠道也在逐步拓展。现在主要销往本市各大型酒店,下一步何运林计划扩大规模,注册商标,借助互联网平台走电商。2018年,合作社预计能出产腌辣椒3.5万kg,腌豆角2.5万kg,产值突破100万元。很多村民纷纷加入,有的帮忙种植成为固定供货商,有的进社区务工赚取工资收入,以坛子菜为主导,竹家冲村“一村一品”产业链架构初具规模。
2.2 引进投资,利用优势资源
冷水塘区伊塘镇利用自身优势,引进投资,发展种植基地,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建设农庄,搭建电商平台拓宽销路,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山门口村地处偏远,土地多为红壤,很适宜茶花等喜酸性植物生长, 2014年,镇村两级合力拉通水泥公路,引进了湘之源名贵花木公司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世界名贵茶花科研基地。产业引进来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扛着锄头变成了工人。除了茶花种植基地外,还已形成了30hm2的桃花基地和3.33hm2的永康养身园。通过土地流转使老百姓获得了土地租金,老百姓在这里务工也得到了工资,壮大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伊塘镇茶花村的江楠湘文化旅游公司借助临近市植物园和本地优质资源优势,开发建设生态农庄、采摘乐园、农产品直销网销等项目,让一批返乡青年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江楠湘文化旅游公司把当地老百姓种植的好的生态的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2018年预估年销售额会突破200万元。
2.3 吸引人才返乡
冷水滩蔡市镇三联村扶贫工作队成绩喜人,召回在外发展的能人,回村带动村里人致富。养殖场的负责人张桂华是三联村的村民,之前在外地从事养殖行业多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18年6月,扶贫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多次上门邀请他回本村发展,并承诺解决用地用工等问题,工作队的诚意打动了张桂华,他决定将自己的孔雀养殖基地迁回到三联村。通过扶贫工作队的支持,张桂华与部分农家乐签了协议保障销路,养殖基地已与当地多名贫困户签订合同,无偿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让孔雀来带领贫困户“飞向”致富路。三联村有贫困户127户387人,新一届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将扶贫工作重点放在产业扶贫上,依托村里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培育多元化富民产业,目前村里已建起了孔雀、竹鼠、黑山猪养殖基地、400亩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和30亩油茶基地,每年可解决40余户贫困户就业,劳务收入3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6万多元。
2.4 人才主动归乡创业
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五峰岭村民钱安华看准商机,归乡创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在冷水滩区黄阳司镇五峰岭的金槐基地,一株株金槐枝叶繁茂,淡黄色的果实结满了树枝,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然而这里曾是一片荒山石岭。2014年,钱安华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放弃原本的事业回到家乡,带领村民种植金槐脱贫致富,如今该村已成了当地有名的“金槐村”。钱安华了解到金槐抗旱性和抗贫瘠土地能力特别强,经济价值也相当高,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原料,多年来,槐米暢销,供不应求。看准这一商机,钱安华回到家乡创业,种植了33.33hm2金槐,同时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全村200多户村民种植了26.67hm2金槐,免费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和统一销售,并聘请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本地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收入,还可以在家里帮儿子带孩子,照顾大人。除了自己家里种植金槐以外,到基地来工作,每个人每年收入可观。该村的金槐已进入丰产期,每667m2可产槐米150kg左右,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钱安华准备把金槐产业做的更大点,让所有老百姓都通过金槐发家致富。
2.5 借助国家帮扶政策,勤劳致富
冷水滩区花桥街镇扶贫干部利用国家扶贫政策,提供贫困户资金支持,帮助学习技术,鼓励勤劳致富。冷水滩区花桥街镇温水塘村村民曾庆云,妻子患有慢性疾病,无法从事生产劳动,小两口无一技之长,生计问题就靠曾庆云打零工所得的微薄收入勉力维持,日子过得紧巴巴。曾庆云以前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划,2014年,在温水塘村村干部的帮助下,曾庆云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镇扶贫干部及村干部多次到曾庆云家走访,讲解当前国家扶贫政策,激励他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甘于贫穷。就这样,曾庆云慢慢改变了“等、靠、要”的想法,开始养牛养鸡。通过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信贷政策,扶贫干部为他家牵线搭桥,曾庆云拿到了5万元无息贷款,他开始搞养殖。在养殖创业的过程中,曾庆云遇到了许多问题,没有养殖场地,不懂养殖技术,缺少营销渠道。在扶贫干部指引下,去衡阳技师学院学到了很多养殖知识,还进行了养殖技能培训。业精于勤,曾庆云的养殖事业越来越红火,2018年曾庆云光荣的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温水塘村脱贫致富的榜样。 3 冷水滩区产业兴旺的经验
3.1 发挥好村干部的作用
村干部是村集体的领头部队,要有担当的意识和有作为的动机。及时的了解信息,传播信息,为村集体文明富强提供指导。大力宣传国家帮扶政策,提高村民认知度。公正公开处理集体事务,树立威信。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树立模范,提高凝聚力。引进投资,注入新活力,带动新发展。对发展势头好的产业,给予帮助,扩大影响力,扩大规模,增加参与人数。了解自身优势,积极向外宣传,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给外界留下好的深刻的印象。借助著名旅游点的客流量,围绕它发展其他产业,迅速提高知名度。
3.2 依托人才发展产业
人才是限制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该区应做好人才内留外引工作,将有技术、懂发展的人才引回来带领乡亲一起致富。有些在外打拼多年的农民工因为家庭返乡创业,他们在外面经历了很多,有眼界,有市场头脑,有社会资本,能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3 补限制发展的短板
补限制发展的短板,尤其是道路交通這一块,一定要把路修好,方便运输,搭建好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要搭建网络平台,做到光纤到户,针对农民开展专门的技能培训,增加其了解农业信息的渠道,使广大农民更加便捷地了解新信息、新技术。物流在城市已经很普遍很常见了,农村淘宝也在逐步发展中,全国近年来涌现了很多淘宝村。因此,也要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让农民从中获益。
3.4 发展“合作社+农户”模式
“合作社+农户”模式可以很好的形成一个有信誉度的集体。当大家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不要急于求成,做到稳中求进,做好评估风险。要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把乡村发展好。
4 结语
村民对乡村振兴有强烈的愿望和诉求,在未来很长一段路程里,乡村建设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我们要发展好农业,搞好乡村建设,增强农民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陈鹏.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1-8.
[2] 王倩倩.乡村振兴,如何让人才归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4): 201-202.
[3] 崔传义.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小康的重要力量[N].中国经济时报,2017-12-28(005).
[4] 文晓国.加快农业信息化 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N].中国民族报, 2019-05-31(005).
[5] 周静.电子商务推动的乡村空间重构——以南通三合口村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8(06): 69-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1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