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学主目标。尤其是对实践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有较高要求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求。所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改变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究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  实效性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所学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阶段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高中化学作为理科重要学科,本身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师可立足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基础上,更实现科学探究能力、实践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素养等的有效培养。
  一、巧妙导入,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自主体验,从而为知识的转化做好铺垫。而培养探究能力的时机无处不在,课堂导入环节是决定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化学现象,势必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科学态度,为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课堂导入以构建开放性学习环境为主线,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在讲解“氯气”有关的内容时,需要对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如果课堂直接进入学习探究环节,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易把握,学习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鉴于此,教师可以首先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将氯气通入盛有紫色花瓣的集气瓶当中,同学们自主观察,过了一会,花瓣的紫色逐渐褪去。一部分同学就判断氯气具有漂白性,将紫色花瓣的颜色褪去。而另一部分同学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更加深入的解释这一现象,他们认为是氯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将紫色花瓣漂白,而不是氯气本身具有漂白作用。同学们的观点持对立状态,为了解开谜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二、对话情境,发展化学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知识的转化也相对被动,因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尽人意。对此,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探究的主体,便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对话情境的创建,则构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环境。在对话情境中,教师可以借助对话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为提升化学学习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比如:讲解关于乙醇的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知道酒喝多了会有哪些表现吗?”学生1回答“头痛、呕吐、浑身难受。”学生2补充“动作迟缓”。学生3补充“如果酒后驾驶容易发生事故。”教师补充“酒喝多了之所以会有这些表现,是由于酒精进入身体后肝脏就生成了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被乙醛脱氢酶转化变为乙酸,乙酸进入排泄系统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代谢掉。如果这个人体内脱氢酶含量多则不容易喝醉,反之较容易喝醉。”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教师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模拟了乙醇在体内的变化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为了深入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教师更将“为什么喝酒前后不能服用头孢类药物?”“农村自家酿制的葡萄酒安全吗?”等话题引入课堂,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并逐步培养化学观念。
  三、小组合作,拓展创新思维
  传统合作学习往往注重合作的形式,事实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合作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发言和探索。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是组织者,也是管理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展开合作探究,凸显合作学习的意义。
  比如:在学《盐类水解》时,教师设置“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显什么性呢?”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探究兴趣,进而为学生获取新知,实现化学学科素养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提升做好铺垫。随后,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特点合理分组,由小组内合作讨论具体的实验事项,包括目的、过程和结果,小组成员合理分配操作任务。计划-实施-总结-反思的合作学习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思维互补中得到能力提升。最后,借助小组合作实践学习的机会,有效地拓展化学知识,如“马蜂叮咬疼痛原因”“深圳大鹏半岛盐碱地的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改良措施”“深圳”“盐田”地名的来历等课题的小组合作调查的开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课堂内容和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将知识讲解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为丰富学生化学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借助微课,提升問题意识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如教师积极制作微课视频,并发到共享网站上,学生就可以在课下巩固所学知识,再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深入探究,提升学习能力。最常用的是班级QQ群和教师微信朋友圈。学生根据微课内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和交流。比如:教师将“氨气的制备实验”制作成微课视频,共享到班级QQ群内,学生点击下载后,进行反馈。微课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习的个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把握微课的学习进度,从而节约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边看边思考,将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每个学生提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
  结语
  总之,发展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教师应紧密围绕新课程理念要求,立足学生能力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巧妙导入新知,创建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创新以及运用微课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化学观念、问题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从而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立芹.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A].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林佳昆.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