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欢
[摘要]文章阐述了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机遇,进而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诸多阻力,如农村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服务”力度不够,大学生的旧观念仍未改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经验不足。最后,从支持创业政策向“返乡大学生”倾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工作重心转为“过程服务”和高校要加强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方面提出了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路径选择,旨在吸引更多的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返乡创业
[作者简介]宋欢(1981- ),男,广东化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东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鼓励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财政扶持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20186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58-04
一、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发展的宏伟蓝图,将乡村振兴提高到战略高度,并正式写进党章之中,这是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乡村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描绘了美好的愿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进程中,人才支撑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意见》提出,“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这充分说明了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新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明了道路,为农村发展勾画了新蓝图,也为青年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返乡创业的良好契机。
1.乡村创业创新需求旺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创新领域覆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三农”领域的创新创业大有市场。当前,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乡镇居民,他们越来越青睐于高品质的农业产品和服务,对绿色优质农产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需求日益旺盛,农业农村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也蓬勃兴起。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各类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750万人,创办各类企业达92万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家庭式农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将兴起新的热潮,具体包括特色种养、加工流通、休闲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将会有更多的工商企业、返乡大学生甚至是当地农民在乡村创业。
2.青年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各级政府为鼓励和吸引青年创业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小额贷款提供财政贴息,设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基金;设立学费减免优惠政策,解决创业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等。这些政策解决了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资源、技能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大学生毕业即创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的重大政策导向。在今后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农”政策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从而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3.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日趋成熟。我国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始于20世纪末期,经過近20年的发展,高校围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已成立独立的“创业学院”或“创新创业学院”,旨在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重点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主动对接国家发展需要,在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阻力
当前,尽管乡村创业创新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力度大,高校的创业创新教育也逐步成熟,但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意愿、条件、观念、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农村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客观经济条件有限,从业环境和发展环境差距很大,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创业回报率也比较低,农村对人才特别是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已经成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阻碍。很多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不得不望而却步,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大城市拼搏。部分选择回家创业的大学生(据统计,回乡创业的比例仅占大学毕业生的0.7%)尽管尝试了首次创业,但创业不久后因为缺少经验、资源和团队等原因,或者以创业失败告终,或者自行选择离开农村返回大城市就业或重新创业。
2.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服务”力度不够。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各层面特别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各级政府应是服务返乡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推动者与执行者。目前,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服务有两点不足:一是关注大学生的创业启动相对比较多,对创业后期的服务则显得力度不够。政府层面考虑更多的是“创业带动就业”,主要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为鼓励更多大学生创业,政府在启动资金、税收、培训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然而,创业的难点在于后期经营和风险防控,尤其是对于回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帮扶措施来全程支持,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明显不足。二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创业启动政策落实不到位或者执行滞后,从而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这需要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3.大学生的旧观念仍未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每年都很严峻,特别是留在城市工作相对更加困难。然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在城市扎根打拼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进入大学读书是“脱农”的最好出路,既然跳出了“农门”就要想尽办法在城市扎根,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亲朋好友的榜样,在他们的观念中成功的标志是留在城市工作、成为白领、拿着一份体面的工资,因此,大学生返乡就业或创业的热情一直比较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出生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青年劳动力,平均只有5.1%的人愿意返乡发展自己的事业。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情况,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是需要冒很大风险的,如果他们的家庭没有创业经验可以借鉴,缺少家人的思想认同,他们创业的后续风险是难以控制的,那么,要求他们返乡创业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此,旧观念的改变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方共同营造氛围和创造条件。
4.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经验不足。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近五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比例已逐步提升,从2011届毕业生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但这3.0%的比例仍说明大学生创业的意愿还不强,创业的困难较多。据权威调查分析,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自身存在的困难包括缺乏资金、资源以及创业技能和经验。其中,在资金和资源方面,政府和学校已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而在创业技能和经验方面,重点在于大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训练,包括制定目标的能力、实施决策的能力、营销能力、社交能力和革新能力,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目前高校的培养力度和教学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
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路径
随着深化改革和“双创”热潮对人才就业市场的影响加深,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并协调有关部门为返乡创业的学生提供土地、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支持。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路径:一是返乡的“路径”要畅通,各级政府要考虑到位;二是返乡人员的观念要有所改变,对返乡创业充满信心,有关部门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三是返乡人员要具备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高校应从人才培养层面做好规划。
1.支持创业政策要向“返乡大学生”倾斜。目前,各级政府在启动资金、税收、培训等方面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取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乡村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剧增的情况下,政府支持创业的政策要向“返乡大学生”有所倾斜。第一,对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的支持。返乡大学生作为刚进入社会的群体,对市场环境还不太熟悉,创业资金和资源也相对匮乏,以致他们在创业行为选择上比较犹豫,非常渴望得到国家提供的“放心丸”。因此,在大学生返乡创业行为方面,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均应允许返乡大学生进行创业,各地政府要放宽经营场所的要求,简化返乡大学生创业登记方式,如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集群注册,实现“一照一码”。
第二,提高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扶持补助。除政府提供的一般性创业补助之外,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落实支持农业发展、扶持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等税收减免政策。例如,对于返乡大学生初始办科技型、现代服务型小型微型企业的,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的一定时间内(建议正常运营1年以上),能吸纳2人以上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政府应给予一次性的创业扶持补助;返乡大学生进入乡村已建成的各类产业园进行创业,租用园区标准化厂房创办小微企业的可给予租金补贴或直接减免租金2~3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可按程序提高小额创业贷款额度或给予更高的贷款贴息等。
2.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工作重心应转为“过程服务”。政府除了在启动资金、税费减免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之外,也应侧重“过程服务”,为大学生特别是返乡大学生创业提供全程化的服务。第一,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目前,国家、省以及市县出台的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已经涉及方方面面,关键是要政策落地,便于大学生理解和办理。因此,政府要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尽量简化申请流程,树立“一站式”服务理念,使创业大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得优惠和扶持,减少创业风险,提升创办企业的存活率。
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后期经营和风险防控的指导和帮扶。作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的社会阅历、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等都比较弱,不足以应付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容易出现“中途放弃”“后劲不足”等问题,还需要各方提供帮扶。因此,各级政府应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过程风险分析、资金运转等服务,主动解决他们的各种困惑。
第三,政府出台的政策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形势进行动态调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政府要在贷款融资、税费减免、创业服务等方面,为农村籍大学生的返乡创业给予更大的优惠与扶持,将创业领域引向农业农村。
3.高校要加强乡村振兴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必将成为新的潮流,高校应多举措、多途径引导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和返乡创业。第一,设置乡村振兴领域的招生专业。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农科专业,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农业、通信等全方位的专业领域。部分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开设乡村振兴领域、跨学科的招生专业,培养一批热衷于“三农”领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层次人才,为未来乡村振兴做好人才储备。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从2018年开始,在城乡规划专业新开设了“乡村振兴”方向进行招生,这是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之一,该专业也得到了高中毕业生的青睐。
第二,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時,要围绕创新创业展开专题论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块,把创新创业的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在培养模式上形成“立体式、链条式、递升式、全程化”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工作体系,创设更多的教学平台、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孵化平台、融资平台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为有创业意愿特别是在“三农”领域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机会。
五、结语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根本。大学毕业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日益得到乡村的青睐,国家、各省、各地区也纷纷出台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将各类资源向乡村“汇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之路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助力乡村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2]罗旭,邓希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改进研究——基于全国 30 所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82-85.
[3]赵春明,陈锐锋.关于深化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4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