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众传媒发展对青少年思想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琼 何懿娴

  [摘           要]  在大众传媒的迅速發展下,互联网时代以及大数据的应用带来的信息爆炸似的发展,对青少年发展的改变和影响十分重大,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而要深入探索分析。我国青少年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是什么。这些研究,不仅要了解在大众媒体发展中互联网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更要关注未来我国青少年的思想状态以及对科技发展方向的影响。
  [关    键   词]  大众传媒;青少年;思想影响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28-02
   一、大众传媒发展下互联网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现状
   在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环境在近几年呈逐步优化的趋势,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开启,市场拓新先机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大众传媒产业已经完全形成,且其迅速的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其中,以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中最迅猛的方式为例,互联网中自媒体的发展总量是传统媒体发展的2~3倍。
   我们的青少年也正处在这样的社会系统中,互联网已经快速提升到与家庭、学校等环境一起构成对青少年有影响的传播载体。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传播信息的载体只有报纸杂志、新闻广播以及图书和电影等。而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以多媒体的特征、交互性的功能,融合了文字、影像、音乐于一身,一跃成为一种人们了解世界的媒介工具。但由于当时互联网的消费成本较高以及当时社会对其的依赖程度较低,青少年并没能够普遍接触,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然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互联网功能的不断强化,其发展趋势逐渐走向低成本,因此其便捷性立刻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也就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传播的方式。当下,在青少年中几乎不存在无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现象,每个人都可以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使用其教育功能、交流功能、娱乐功能等。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无限的空间,成为青少年的思想空间载体,帮助他们倾听各种声音,丰富思想,提高辨识能力。由此,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由儿童向成人角色转化以及身心各方面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二、大众传媒发展下互联网崛起对青少年发展的改变
   作为大众传媒中传播速度最为快捷的互联网,有学者认为“人类有可能分成两个等级:一个等级是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人,另一个等级是不能利用互联网的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功能的不断强大,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在接受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青少年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其主要表现为:积极在网上发表意见,参与传播活动甚至参与科学设计,进行创造发明。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传播信息方式的垄断性,使青少年也能成为创造性的传播主体。如今世界各地都不乏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取得傲人成绩的例子,他们会查病毒、编程序,甚至创建自己的软件公司,在公众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账号拥有数百万关注者,这在互联网还未崛起的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
   与此同时,青少年也成为网络数据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无论是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还是学习需求,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而每一种需求都能产生大量的数据。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快速传播信息的载体,这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以及青少年对自身角色的认定。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时代,青少年的受众参与程度很低,不管是古代的青少年学业文本还是近现代的书报杂志,虽然也注重迎合青少年的心理,但都是单向传播,反馈方式也主要以书信回访为主。而在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下,青少年有很多渠道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信息互动得以实现,青少年在大数据应用下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受教地位,有些甚至能够出现“文化反哺”现象。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不健康、不安全因素,青少年在获取多元化信息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长的共同监管和保护。
   三、大数据应用下对青少年网络文化的影响
   (一)大数据普及改变了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据2017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在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中,网民规模已达到7.31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3.2%,而35岁以下的网民占比为85.7%。而从教育业来看,大数据的应用范围更是显著。如今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各大高校都在快速无缝地建设和优化数字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无论是学生的学籍注册、网络选课还是教师的课程设计、科研申报以及学校整体的组织管理,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应用。不少学者认为,青少年群体有力地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同时网络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
   (二)大数据应用广泛化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如今,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已经被社会高度重视,而大数据应用的广泛化则是决定我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是否能够所有人平等利用的重要方面。在青少年学习发展的阶段,获取信息的手段主要依靠书籍和互联网。在发达的地区,很多学校都实现了信息数据一体化,如一张一卡通可以去食堂吃饭,可以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可以去微机房上网获取网络知识,也可以作为学生证使用。一卡通里有学生所有的基本信息数据,其密码也可以登录信息网选取课程,查询成绩使用。而在基础设施达不到的地区,大数据的应用根本无法实现,更不要说使用广泛化。而据调查,这些不发达地区的青少年由于无法接收到及时的信息,文化程度及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都与发达地区相差很大。当然大数据的应用广泛化离不开社会经济的支持,这显然并非一日之功,但不发达地区青少年作为急需知识信息的主体,未来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出现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信息化的普及,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便捷,更多的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而经历了这一变革的青少年,已经悄然与之形成了契合,并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青少年除了会使用博客、微博、微信进行网络互动交流之外,还会使用以上社交媒体进行数据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如用微信发送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位置等。而这些大数据应用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信息,大部分都由青少年作为传播主体广泛使用,进而以青少年教会成年人,以家庭或生活圈向外扩散。
   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变迁加快,使新事物不断涌现出来。青少年群体在此种情况下显现出更容易适应社会变化的特点,他们非常乐意接受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新事物具有新鲜感和强烈的兴趣,也有着较好的吸收能力,能够快速适应新变化,在很多方面能够帮助长辈进行文化吸收的过程。这就出现了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五、青少年应对大众传媒下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和变化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对文化的新需求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文化已经出现了新的需求,相较之以前传统思维模式下的主流文化需求,青少年群体更需要复杂多样化的文化,这也要求我们要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对此,有国内学者在分析互联网新时代青年文化需求时,提出用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面对。“长尾理论”阐述的是在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頭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这个理论为新时代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引用在分析当下青少年文化需求时,则是提醒我们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面对需求,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在面对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文化的新需求时要及时转换思维,为他们提供适应个体发展的多样化文化。
   (二)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发展的新变化
   20世纪90年代之前,青少年对信息传播最为喜爱的载体是电视,而没有出现电视之前他们获取文化信息的方式主要依靠报刊和书籍。所以社会学家怀特认为:“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电视在青少年社会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如在以前的几百年内,儿童应该在教堂、家庭和学校完成的社会化过程则由媒介尤其是电视完成了”。但很快人们发现电视只是单向地传播信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过多地沉迷其中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而被家长所抱怨。而自从电脑的出现,互联网的信息互动得以实现,青少年改变了传统被动接收信息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对传媒的运作发生影响。他们可以通过浏览新闻后有所思考和感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立刻得到反馈。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能够调动青少年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大众传媒下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的应用带来的信息爆炸似的发展对青少年发展的改变和影响十分重大,我们要关注到信息高速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和自由,也有危险和负面影响。对此,如何在青少年的发展变化中找到一些规律,并能正确引导青少年积极健康发展更为重要,这个问题的研究值得有关学者持续关注并做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陈彤旭.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
   [2]禚俊南.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调查[J].中国报业前沿观察,2016(9).
   [3]王婷,鲁学博.长尾理论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文化需求中的应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反哺的意义[J].青年界,1988(5).
   [6]杨立,郜键.网络传播时代青少年“文化反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7]张令振.电视与儿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7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