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芮潇潇

  [摘           要]  卫生类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社会使命,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与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教学秘书的受重视程度与其岗位的重要性严重失衡,教学秘书职业发展前景面临职业诉求无法满足、业务能力低、科研遇瓶颈、缺乏相应考核和晋升机制等困境。因此,高校应提高对教学秘书岗位重视,深化岗位人员结构和办公模式的改革,建立可行的奖励、晋升机制,提高教学秘书业务能力工作积极性,而教学秘书自身也要有清晰的职业定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建言献策。
  [关    键   词]  医药卫生;高职;教学秘书;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090-02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扩大高职院校招生,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和进行办学体制的改革”,可见,高职院校将在未来承担更重要的社会任务,迎接更大的舞台。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教学始终为高校工作的重心,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校发展的前进,而教学秘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学秘书岗位却未获得足够的重视,职业前景迷茫,因而存在普遍的教學秘书岗位流动性大、职业倦怠、专业素养不强等问题,卫生类高职院校对教学秘书岗位招聘有着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也意味着现代教学秘书有更加高的职业发展诉求,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对这一块几乎是忽视的。所以,本文将围绕目前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秘书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早日改善教学秘书职业困境,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为学校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医药卫生技术人才助力。
   一、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岗位职责
   教学秘书是二级学院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其他二级学院、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工作对接交流的枢纽,因此,其岗位职责不仅包括二级学院内部的管理,完成学院领导交代的各项任务,还包括各项工作的上传下达,各种重大会议精神的传达落实,如教学任务的下达落实、考试监考安排、教师工作量统计、各种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教师的考核评优、资产管理、学院网站信息管理、各项活动会议的准备、记录、拍照、存档,等等。
   二级学院一切活动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秘书的纽带作用,相应地,对教学秘书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很高:(1)要有专业的管理知识,能够总结管理经验参与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能力;(2)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能对专业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如数家珍并建言献策的能力[1];(3)要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4)要有同时处理多项事务,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并事无巨细的高效办公能力;(5)要有不怕麻烦、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
   二、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前景分析
   尽管教学秘书在高校日常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就目前卫生类高校普遍现状来看,教学秘书的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和理解,职业发展前景十分迷茫。
   (一)职业发展诉求无法满足,工作成就感低
   随着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高素质化,高校的入职门槛越来越高,教学秘书岗位的学历、能力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不再是边缘化分配的冷门岗位。目前教学秘书多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学管理人员,因此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卫生类高校教学秘书有着更高的职业发展诉求,渴望同普通教师一样在工作中发挥自身专业及科研优势。然而,实际中,教学秘书每天承担的工作量大、事杂、重复、技术含量低,工作成果多与自身发展无关,无法获得成就感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不重视,普通教师也无法理解,认为这个岗位可替代性强,研究生学历与该岗位工作性质不匹配,多方因素造成教学秘书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偏低,职业愿景与实际落差大。
   (二)业务能力低,缺少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
   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很多为非管理专业出身,从医学类技术型专业直接跨度到管理类岗位,而学校急于用人,很少进行专业培训,因而教学秘书在工作中只能按部就班、摸索前行,习惯于被动接受任务,缺乏系统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的业务素养。此外,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人数增多,相应的教学秘书的工作量也是激增,而二级学院事务多归于教学秘书,目前高职院校每个二级学院只配备一个专职秘书,教学秘书多负重前行,若不在岗很多事务难以顺利开展,因此,教学秘书很少有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及参加相关培训、重要研讨会的机会。其次,因高校不重视教学管理发展的大环境,几乎没有针对教学秘书工作能力提高的培训项目。综上原因,教学秘书在管理上一直沿用老方法,缺少新思路、新理念的转换,无法在工作中产生不断学习更新、不断进步的成长快感。由于教学秘书岗位的流动性大,其在职人员以年轻人居多,而工作的死板无上升空间对有职业发展理想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打击性的。
   (三)科研创新遇瓶颈
   在各项考核唯科研论的高校政策下,教学秘书科研优势薄弱。从时间上,教学秘书工作繁忙琐碎难以抽出整块时间专心搞科研。从专业上,医学类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多为医药卫生专业或教育管理专业出身,对医学类专业出身的教学秘书而言,一方面缺少管理知识基础,教学管理创新有心无力,另一方面从事医学方向科研难有理想的合作团队,而在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条件下独自搞自然科学类研究几乎不可能;对教学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学秘书而言,还需加强学习学科知识,将管理与工作实际挂钩。从眼界上,教学秘书虽然工作牵头部门多,但多偏事务化和执行化,并没有管理权责,很少实质性参与教学管理改革方案的制定,无法真正和“管理”二字挂钩,加上诸事缠身缺少外出交流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难了解到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并与自己的工作挂钩进行改革创新。这些都是教学秘书的科研瓶颈,表现为学术成果少,科研层次普遍不高,直接影响到个人在职业地位中的竞争实力。    (四)缺乏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和晋升机制
   教学秘书责任重、工作量大,但由于高校“重教学,轻行政”的历史传统,学校很多重要工作成果都忽视了教学秘书的贡献,对其完成的各项工作业绩没有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也缺乏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教学秘书工作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在评优或酬劳方面并没有体现差异,故而导致普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2]。在晋升方面,教学秘书的上升空间并不大,晋升只能走中层干部的竞聘,由于教學秘书工作多与自身发展提升无关,故在同级竞争之中并不占优势,而随着工作年限的拉长,继续留在教学秘书这一基层管理岗位有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失落感。因此,教学秘书岗位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关于医学类高校教学秘书如何走出职业发展困境的建议
   (一)转变工作模式,提高办公效率
   高校应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全面实现网上办公,简化办公签字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各种纸质化、跑腿签字送材料等零碎工作的无谓人力损耗,使教学秘书能够腾出时间真正去转变为管理工作性质,并能够从工作中总结经验思考管理模式的改革[3]。
   (二)优化岗位人员结构,鼓励继续教育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深入重视和加大投入,教学秘书岗位结构亟待优化,高校应逐步增设二级学院秘书岗位并发放给教学秘书一定权责,给予教育管理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发言权和参与权,鼓励建言献策,根据其在学院建设改革中的贡献量化考核,作为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秘书,在工作中无论是管理知识还是医学专业知识都是欠缺而不平衡的,而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吃老本无疑行不通,必须树立并落实终身学习观念,高校给予教学秘书岗位继续教育的机会和空间并鼓励教学秘书走出办公室,走出校园及时进行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用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总结理论。
   (三)改革绩效方式,完善奖励机制,提供晋升渠道
   高校领导层应改变“轻管理”的传统观念,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专职教学秘书岗位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和奖励方案,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完成度、工作态度、业绩等成效,采取二级学院内部、职能部门等多方评价机制,分板块进行合理的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酬劳、评奖评优、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等挂钩。同时,建议实施“一对一”帮扶计划,针对教学秘书岗位现状和个人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未来职业规划,激励教学秘书在工作之余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四)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拓宽科研平台
   教学秘书自身需树立自我提高的意识,不能光顾埋头工作,要不断思考自己的职业前景和路线规划,充分调动身边的学习合作资源,多和其他高校的管理团队交流,多向资深的老教师或者领导请教,主动争取参与重要研讨会和外出培训的机会;不仅要及时更新先进管理理念,也要掌握专业发展趋势;在科研上注重合作交流,积极拓宽科研平台,避免闭门造车;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改革创新意识,利用碎片化时间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专业的最新动态。
   四、结语
   教学秘书岗位关系着卫生类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所有工作开展的起承转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学秘书的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也要跟上改革步伐,无论高校或个人都要重视教学秘书的职业发展,提升岗位价值,给予上升空间,让教学秘书充分体会到工作的意义,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为学校教学管理、科研、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添砖加瓦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延锋.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秘书工作探析[J].科技风,2019(2):66-67.
   [2]刘曼姝.高职院校教学秘书职业倦怠问题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38.
   [3]侯云艳.探讨自动化办公管理系统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8(7):90-91.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8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