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栋先 王耀先 韩绍美

  [摘           要]  拥有职业道德是所有行业从业者的基本要求,醫学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这使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也具有了特殊性,分析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关    键   词]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96-02
   在新时期,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高超的医疗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医德素养和服务态度[1]。医疗纠纷频发是现今广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涉及的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也受到了重视,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不仅是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应格外重视的问题,也应该是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放到突出位置的课程。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原因
   (一)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对即将成为医务人员的医学生来说,如果坚实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医疗技能是基础,那么优良的服务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是保障,保障其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道德败坏不仅影响医务人员自身工作质量和水平,更直接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2]。在医学院校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即将参与的职业的重要性,使其主动对自我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评判和加强。生物医学模式在医疗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逐渐被现代医学模式取代,强调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多角度对病患实施治疗和护理。因此,在对医学生进行培养时不仅要注重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对新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加以重视,为医疗行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二)保障医疗质量
   之所以强调医务人员道德的培养是因为这一群体从事的工作极为特殊,他们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的人,工作的任务是救死扶伤,这就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医学技术,更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病人给予人文关怀[3]。医学院校开展职业道德培养教育,将医学技术的教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医学生毕业后进入医疗岗位才可以根据实际做出正确决策,在运用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进行治疗的同时考虑病患的心理状态,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因此,医学院校和临床导师一定要重视医学生学习期间的职业道德培养,将道德教育提至理论知识学习的同等高度。
   (三)推进医学事业发展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三观”,还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现如今医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在于是否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还在于是否符合行业的职业道德,因为医学技术作用是双向的,正向作用会救死扶伤,但是利用不当就会对患者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这就要求操作者必须素养良好、道德高尚。在医学院校推行职业道德培养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职业责任感,还会让学生对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考虑整个行业的发展,在提升学生整体能力的同时推动整个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二、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视度不高
   职业道德是医生的工作准则,也是医学生必须学习和具备的素养,医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也要将职业道德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医学生对职业道德重视度不高是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如今医学院校对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是分散式的,并没有将其作为系统课程专门教育,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度不高,也就极大降低了职业道德的受重视程度[4]。此外,医学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为繁重,课余时间较少,这使他们更愿意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花费时间,职业道德的培养一直被摆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二)教育模式落后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通过政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一些实践活动实现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统一的政治课程教育针对性差,缺少与医学相关的知识及医德相关的事例,传统的教育模式会导致学生兴趣不高、思维固化[5]。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科技的进步,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解决医学生具体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内容,这会让医学生得不到正确有效的指引,从而对其职业道德观的树立造成不利影响。
   就院校评价机制来说,各大医学类院校虽会对实践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学生进行表彰,但是学分计算却并没有纳入其中,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只在于必修课、选修课是否合格,所以大多学生只是将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唯一导向,并不会重视参与实践的质量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三)社会环境影响大
   实习场所也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包括专业技能学习和职业道德学习。随着人们消费者权益意识的不断提升和人性化医疗的普及,病患在就医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技术精湛、道德优良,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素养[6]。但是医疗行业利益化明显,对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定型的实习医学生而言诱惑极大。两相矛盾造成医疗纠纷频发,过多的医疗纠纷会使医务工作者逐渐丧失工作热情,从而加重职业道德滑坡,造成恶性循环。
   三、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一)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是提升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1.为了应对经济发展和思想多元化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对医学生的负面影响,医学院校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思想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医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    2.教师是医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引路人,要充分发挥导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医学生的积极影响。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指导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道德养成状况,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培养[7]。同时,在进行政治课程教育时,在职业道德素养板块要融入相关医学知识,突出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重视。
   3.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在丰富课堂知识和教学形式、加深课程印象的同时教导学生有效辨别网络信息,避免医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而造成道德滑坡。
   (二)完善评价机制
   院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道德培养的重视和法制知识的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机制方面,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还要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以及实践结果的评价纳入学分体系。对职业道德评价要融入课程导师评价、实践导师评价、同学互评以及自我评价,全方位做到科学评判。与学分挂钩会让学生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注重第二课堂教育
   所谓第二课堂,就是除医学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外的知识补充活动,包括参与医疗课题组、深入一线进行观摩学习、到医院进行实习等[8]。第二课堂教育对医学生而言同样重要,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院校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也要以此入手。在第二课堂中加入实际案例,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对岗位职责进行系统化讲解,指导学生在实际中以人为本,对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正确职業道德观的树立。
   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细化、系统化、人性化是其主要发展方向。精细化、系统化是就医学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而言的,要求医学生在医学院校期间就牢牢掌握,为成为医学从业者奠下坚实基础;人性化是就其服务态度和职业素养而言的,职业道德在其中占据重要比例。
   职业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对医疗工作者而言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是一项终生的事业,院校学习只是起始阶段,但是对后续学习有长远影响,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意义而言,在校期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意义,并将职业道德的培养持续到后续工作阶段,以良好医德指导自身进行医学实践,提升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现今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方加以注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医学院校而言,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评价机制、注重第二课堂教育是提升教育效果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荣虎只.医学伦理学视域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培育路径[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1):1473-1476.
   [2]常燕飞,朱利峰.多种教学方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58-60.
   [3]陈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关系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9):61-67.
   [4]彭毅.校院合作背景下医疗卫生类高职高专学校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8):133-134.
   [5]詹朝东,杨善清,周朝雄,等.卓越医学人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6):120-124.
   [6]李礼,马嬿,黄中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自我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6(17):239-240.
   [7]王恒草.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45-47.
   [8]崔彦儒.多种教学方法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378-380.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