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现状及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人崧 姚庆霞

  [摘           要]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其专业能力。通过对Y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探究他们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及其原因,建议通过优化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管理,完善教育实践的模式,从而构建基于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的技能训练模式,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14-02
   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小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都受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需要切实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本研究以Y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及其原因,以期为改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实践能力是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基于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以基础能力为基础,以操作能力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一种教学能力。本文围绕教学基础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发展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教学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语言缺乏规范化、标准化及感染力。Y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教学语言不够标准,不够有感染力,这会使小学生听课时出现困倦的状态;有时还会出现停顿的情况;师范生和小学生交流比较少;师范生的面部表情不够丰富,手势和动作不够协调、自然。二是板书不规范,偶尔会出现错别字。调查中有18.67%的师范生表示在板书时自己没有出现过错别字的情况,选择偶尔会出现的学生占73.49%;选择经常出现的占7.83%。在问及对自己板书的感觉程度时,大部分师范生认为自己的板书一般,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的板书是非常有条理的,而选择了“有些凌乱”的学生占15.06%。三是课堂教学缺乏新意,过于依赖多媒体。大部分师范生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喜欢从网上下载课件并加以修改,没有新意。另外,师范生还缺少对多媒体相关知识的了解,如基本的多媒体故障知识以及简单的维修知识等。
   (二)教学操作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二是师范生实习上课不能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在问及“你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占17.47%,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的占78.92%,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的占79.5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的占87.95%。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度方面,大多数师范生认为只是一般适合,但这样的话,是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三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与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相对较弱。
   (三)教學发展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为教学创新能力不足,有近一半的师范生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弱,他们一般都是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进行讲授。
   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通过分析Y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并结合访谈可知,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三笔字与简笔画和普通话与教师口语等,然而关于教师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相对比较少。另外,该校的教育实践课程主要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主,主要偏向于教学实践活动,并没有更好地结合理论,虽说大三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课程增设了微格教学和团体辅导这两门课,但是这两门课程并没有实施,相对而言,教育实践课程还是比较少。
   (二)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严格的执行和督导
   Y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主,但通过调查分析、专业培养方案分析并结合访谈,可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首先,教育见习的时间一般是在期中考试前或期中考试后,教师一般是讲练习或讲试卷的多,因此学生对听课没有多大兴趣,另外,学校对教育见习的管理过于疏松,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离岗的现象。其次,学校安排教育实习的方式一般为集中实习,不允许自主实习。Y学校虽有统一的教育实习方案,但由于监督和检查不到位,学生实习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运用,甚至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也运用不到小学教学中。
   (三)教学技能训练环节比较薄弱,存在形式化倾向
   说课是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基础上面对同行或者教研人员讲述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但在与学生访谈中问及“你参加说课训练的次数”时,大多数学生表示有15次左右;而在说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方面,他们表示,自己说课的形式也是按照模板去说课,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而且也没有老师的指导,一般都是靠自己摸索,这样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好、教学流程衔接不自然;说课内容不能很好地与课程标准融会贯通,有时会脱离教学目标;教学语言缺乏规范化,还不够丰富;思路不清晰,逻辑、语气、语态还有情感方面都有些薄弱等。另一方面,通过访谈发现,Y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活动时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问题有:(1)指导老师缺少对学生的指导;(2)学生对微格教室设备操作认识不足;(3)学校不能及时更换老旧的设备;(4)微格教室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合理建议
   (一)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育实践课程设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针对Y校教育实践课程在实施上的薄弱环节及对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微格教学”和“团体辅导”这两门课程没有实施的情况,Y校需要切实保证这两门课程的实施,以此给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此基础上,Y校还需要加大微格教学课时量,增加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模拟教学的机会和时间;另外,还可以将教学技能大赛纳入教育实践类课程体系,以此提高学生参加教学技能大赛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管理,完善教育实践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也提出要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为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和教学实践能力,一是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实习方式。Y校的实习方式一般为集中实习,很少有分散实习,并且有一部分学生是跟班实习的。另外,Y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小学的实际需求,有时会把学生安排到不需要实习生的小学,但又不支持学生自主实习,使部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所以,Y校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同时,推广师范生顶岗实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二是要加强教育见习、实习监督管理,普及“双导师制”。Y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效果不理想,并且Y校疏于对见习生、实习生的管理与指导,因此Y校应明确指导教師的职责,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建设,对指导教师建立考核、激励与监控机制,加强监督与管理。另外,可以普及“双导师制”。学校可以安排校内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理论导师,聘请校外一线教师为学生的实践导师,实行全程“双导师”负责制,并要细化导师职责,学生在两导师的带领下,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为自己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基础。
   (三)构建基于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的技能训练模式
   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是指由师范生与指导教师以及其他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微格教学是训练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构建基于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的技能训练模式很有必要。
   1.将教学技能学习模式从“个人”模式转变成“共同体”模式
   为了形成相对连贯的四年一体化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将学生个人的训练模式转化为“共同体”训练模式,即组成一个微格教学共同体,其由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所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共同组成,大三是主要实践者,大四是共同体核心成员,大四学生指导大三学生的教学技能,大一、大二学生可参与大三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活动,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另外,大三学生可通过共同目标,在同一环境中依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或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应具备的能力而展开一系列的技能训练活动,从而形成氛围浓厚的技能训练环境,通过这样的训练模式能够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观察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2.建立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的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的交流模式
   由大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指导教师注册一个“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其微信公众号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管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可关注其微信公众号获得与自己专业能力相关的一些信息,指导教师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学生需要进行的一些技能训练活动任务,大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看到指导教师发布的任务和技能训练的相关信息后,开始学习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而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将作业以图文或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微信公众号,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改正不足。通过这样的交流,能够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技能,另外,共同体成员间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反思,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Y校在开展卓越教师文化艺术节相关竞赛活动时,首先要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在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建立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间可开展以技能大赛内容为主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可明确学生的训练内容,并要监督学生的训练进度和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全院营造出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Y校可以建立一个竞赛奖励机制和一个长效竞赛机制,以竞赛机制带动学生的技能训练热情,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并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冯晓丽.高师院校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2]陈朝新.课堂教学综合能力实训教程[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肖伟红.基于微格教学实践共同体的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9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