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如何发展和创新,站在不同教学角度有不同的认知,但是不可否认有效运用语言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凸显歌曲的意境,而且对于歌曲情感的传递和歌曲内涵的展现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文章针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声乐演唱;教学;语言;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99-02
  这些年来高校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高校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创新上还所不足,尤其是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教学上还相对薄弱,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声乐教学有必要加强对于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的研究与探索。
  一、高校声乐概论
  1.民族声乐概念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在其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文化艺术,其中民族声乐便是其中的一种。作为灿烂的精神文化,民族声乐发展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民族声乐从广义上来讲不仅包括传统戏曲、曲艺说唱和民歌演唱这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涵盖了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等民族化的演唱等艺术。其不仅形式繁多,而且演唱风格迥异。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是指“民族唱法”,其一方面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的特点,另一方面对西方美声演唱精髓进行借鉴,使得中西声乐艺术实现贯通和融合。
  2.民族声乐特征
  声乐演唱包含唱歌、曲艺、戏曲等演唱形式,为了更好地体现声乐作品的艺术性,有必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凸显声乐作品的独特韵味。我国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声乐文化,但是不管这些声乐作品的特点如何,都需要吐字清晰、发音标准。不同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也各有千秋,为此在演唱技巧上要合理地控制声音的强弱、速度,以便更好展现音乐作品的情感,以此引起观众的共鸣。
  高校声乐演唱被赋予了声乐演唱一致的特征,即声乐语言的把握、演唱风格的体现以及演唱技巧的控制等。
  二、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分析
  1.突出声乐主题
  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根据当下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展开日常的教学工作。通过语言分析可以对声乐作品的难度与音乐内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此作为高校教师在声乐演唱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学生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声乐作品,这样才可以最大化地凸显声乐作品的主题,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演唱声乐歌曲的能力和水平。
  2.丰富声乐内涵
  声乐作品要最大限度地展现出艺术魅力,情感与声音表现相融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为此,高校教师在民族声乐的创新教学上需要在情感与声音表现相融合上多下一些功夫,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借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自身的内心情感恰如其分地融入作品的演唱之中,最终展现出令人满意的以声传情的演唱效果。
  高校声乐演唱教学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大量的语言分析,教学质量都很高,在声乐作品的选择上也极具思想内涵。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在歌曲的演唱中可以更好地对语言进行把控,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对声乐作品的一种辨析能力,使得学生在不断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基础上,更好地對音乐作品的情感主题进行升华和认知。
  3.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声乐演唱教学要发展,必然离不开语言,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声乐演唱教学的重要载体。事实上,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突出语言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音乐作品,领悟作品的意境,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也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这无疑对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校声乐演唱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极为实用的价值和意义 。
  三、把握语言方法,提升声乐演唱水平
  1.重视声乐语言运用
  语言艺术极具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歌者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对语言理解和认知程度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其演唱技巧的把控及演唱水平的发挥。高校教师在声乐演唱的教学上需要加大声乐语言教学的力度,要督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咬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如此一来,学生才可以更好地通过语音的把握最大化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意境,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借以最大化传达和表现出声乐歌曲的魅力。
  2.科学使用声乐语言
  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但在于歌者要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且要求歌者深谙语言艺术的运用。高校在声乐演唱的教学中需要对声乐与语言科学进行统筹,如此才可以创作出优美悦耳的音乐曲目。为此,高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语言的艺术性,通过对声乐语言表现力和情感性的分析,凸显声乐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以不断提升自身声乐演唱水平,更好地通过自身对声乐作品的精彩演绎,带给观众更为唯美的艺术享受。
  3.强调正确理解语言
  声乐演唱中,无论是风格特征、艺术境界还是演唱者情绪的变化都对体现歌曲的主题和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基于演唱的方式、情境的不同,声乐语言给人呈现出来的美感也有所差异。为此,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声乐语言进行不同方式的演唱,以便更好地展现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内涵。要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让学生对语言有正确的认知,并据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演唱方式进行声乐作品的演唱。
  4.合理选择声乐作品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互联网获得丰富的声乐作品信息。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声乐作品本身参差不齐。高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选择一些最能体现语言内涵的声乐作品,要摒弃重乐曲而轻语言的不良教学现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用语言来深度解读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借以不断提升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水平。
  以上是本人关于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的论述。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语言对高校声乐演唱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学生实际演唱水平,积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借以有效地提升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水平,不断促进和推进高校声乐演唱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红漫.高等师范教学声乐演唱教学方法之研究[J].黄河之声,2018(10):73.
  [2]翟静.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探索[J].智能城市,2017(5):147-148.
  作者简介:龙清萍(1967—),女,湖南洞口人,教授,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声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