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华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作为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此种种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工作者研发出了多种教学模式,对原来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其中一种名为“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出现使得初中语文教师眼前一亮。这种教学模式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出发,给语文教师的新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从“少教多学”新型教学模式的概念出发,探究这种模式的构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少教多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少教多学”的概念及简述
  “少教多学”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即教师减少对学生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
  首先从概念来说,少教多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注重教师的“教”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学生的“学”,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身对于阅读的理解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原本就枯燥无味的阅读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无聊,学生本身对阅读没有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下。新的“少教多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让教师注重学生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引领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结合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配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质量优秀学生。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的作用无法体现。“少教多学”模式的开展给予教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基本阅读知识的输入,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里引导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总结自己对于语文阅读的想法和意见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在进行交流讨论的同时既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阅读中的内容,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沟通能力,汲取他人正确的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健全人格。
  最后,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之外,还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的共同教学时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的想法,单凭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授课,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在阅读中的难点,教学效果不理想,事倍功半。新型的“少学多教”模式让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起来,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教师可以“对症下药”,制定出针对于学生难点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的阅读难点得到解决。此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时间,一方面使教师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传授基本的阅读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参与课堂教学,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想法和经验,这样也为学生自己吸收课堂知识留下了充足时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对阅读课堂的思考范围。
  二、初中语文阅读对于“少教多学“的应用
  对于教师来说,“少教多学”的课堂模式是一种没有接触过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语文阅读课中如何正确把握和利用它是一大重点。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应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叙述。
  第一,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觀念。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找到有趣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另外,教师也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改良,提高教材内容讲解的比重,将教材中的知识精确快速地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之中,引导学生理解阅读重点并学会应用,摒弃原来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也要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组里要分配组长,监督大家的学习。在老师讲解完阅读难点之后可以为每个小组发布练习任务,让学生自主练习。解答出答案之后教师对重难点进行提示,让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不会的难点可以让同组同学进行与老师思路不同的讲解,这样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可以加深对难点的理解,分享不同的阅读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和途径,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优化学生能力。
  第二,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特殊情况特殊分析。初中时期正是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发展各不相同,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加之青春期的学生心理比较敏感,教师如果对于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同学采取不闻不问的方法,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受到伤害,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少教多学”的意义在学生身上真正体现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中让学生对需要讲解的文章进行朗读,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角色;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话剧表演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既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加深,巩固学习效果,又可以发掘学生的朗诵、表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教师要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定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在阅读课中,“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虽说对之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但是作为一种新型事物,它一定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在进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时,既要落实此模式在教学中的施行,也要定时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模式本身进行评估,以此来发现其不足。例如,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上阅读课时都是以传统的考卷形式对学生有无掌握知识进行考查,单一的形式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反馈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和考卷考查结束之后,让同学们进行自由发言,对老师本节所讲内容以及课本知识提出见解和看法,交流对文章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再者,教师可以定期让学生对“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从学生角度出发,发现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然后按照学生的想法加以改良,如此,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结语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参与度得到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微弱却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引领。“少教多学”的模式使“教”与“学”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其和谐发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同步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成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发展不断向前,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倩.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模式的研究[J].人文之友,201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