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契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大功

  【摘要】文化是民族之根,亦是一国之魂。我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古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历史文明的赞歌,渊源悠久,历久弥新,给每位华夏儿女心中都种下一颗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心,正是这震人心魄的文化情怀,陪伴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征程!初中语文是学生拜读经典、聆听圣人之诲、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善于利用该阵地,将传统文化有效地嵌入其中,让学生能够沐浴在文化之下,受其熏陶,成为一个推崇文化、传承文明之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契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41-01
  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契合的意义
  要知道,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养,而将传统文化契合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健全学学生的人格,并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文化的气息和其魅力,受其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契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本国或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认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体会古人的智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许多经典文章,除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外,还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完善学生的品质及健全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情感,尤其是爱国情感。
  二、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契合的策略
  (一)汲取教材营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在质与美的剪影中,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精美化身,给学生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和精神圣餐。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契合与渗透,立足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继承观念,积累文化素养,参悟文章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辨是非,知晓善恶,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鉴赏语文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在教学《归园田居》《游山西村》两首诗时,由于这两首诗歌都是有关于田园的,为让学生能够细品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并让其通过对田园诗及田园生活的理解,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人們所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之源的恬淡旷达,从而促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田园诗,并通过语言表象,领悟其中的精神内涵,笔者借助悠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田园,让诗歌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汲取诗歌的力量,凝练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学识和精神世界,让其洗去满身的郁闷、繁华与喧嚣,促使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并拥有像陶渊明一样的旷达情怀,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学生的语文学习会如陆游所说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二)积累文化知识,丰富学生语言
  许多初中学生反映自己在写作之时常无物可写、无情可表,究其根本,是由于学生的文学素养还不够深厚。若想“下笔如有神”,要“善假于物”,简单来讲就是可借助传统文化之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文化知识,并善于借鉴、运用其中的语言,或借助其丰富的内容逐步凝练自己的写作语言,长久坚持,便会达到“厚积薄发”之效。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为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这个宁静的田园生活,了解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笔者引导学生关注该文章中的语言,如豁然开朗、屋舍俨然、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黄发垂钓、怡然自乐等等,以从中感受到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以及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这桃源风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它美在环境优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桃源又带着一层神秘的纱,桃源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亦很神秘, “不复得路,探访未果”。桃花源中有何幸福,男女老少,“怡然自乐”“往来种作”,衣食无忧,见有客来,“杀鸡做食,皆出酒食”,民风淳朴,可见一斑。这样美的桃花源,自然给学生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其凝练的语言又给学生以好的榜样,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必备课文。如此美的生活在现实中还有待探寻,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以国之兴旺为己任,树立起爱国主义情怀。
  以上是笔者的粗浅建议,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修德.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契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88.
  [2]杜莹.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的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