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传统文化,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是炎黄子孙的灵魂根基,没有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去继承和弘扬。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已经成为学生们接受和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使得中华传统美德得以科学地传承。因此,本文主要是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有效渗透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历五千年的历史脱变和时间的锤炼形成的,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当今时代,文化融合、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种不同的文化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以及世界观都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就会被不好的文化影响。语文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最多的科目,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在经典诵读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经典中包含着世世代代文人墨客的思想、人民的习俗等,学生通过在语文课堂中阅读经典作品,一方面可以充分地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典作品感受文化以及语言的魅力,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给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经典诵读本,然后安排每天早读或者上语文课前几分钟让学生阅读。经典诵读本的内容包括经典诗词、文言文、优秀文学作品等。长期这样坚持,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也会不断地提高。同时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会自然而然地记住和了解一些古诗词等内容,这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长期接受文化经典的熏陶,自身的思想和写作水平也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机会,拉近学生与古代文人之间的距离,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在民俗了解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世世代代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保存下来的生活习惯或者是文化,有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地区的特色,对于中华民族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很多文人或者作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多多少少渗透出不同节日或者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语文课文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并向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例如,在学习《故乡》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文章中有一个“大祭祀”的词汇,学生们由于与写作时代距离较远,所以很多学生都无法了解“大祭祀”的内涵以及活动,所以也就理解不了这个活动对于作者家的重要性。所以,我就在课前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了解了当时的人们在“大祭祀”活动中的民俗活动以及文化现象,然后再课堂上给学生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学生们也都对这种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课文中的传统民俗内容,并将其扩大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对其中较为优秀的民俗加以传承和弘扬。
三、在具体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理论的教学。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传统文化因素融合在具体的实践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传统文化更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
例如,在我校会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经典诵读比赛、剪纸、汉服设计、经典图书交流会等等,我都会鼓励学生参与。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那样学生就会深深地被传统文化所感染,也会自发地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學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学生局限于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去实践、去主动地了解传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地被人淡忘,好在当前党和政府正在积极地推崇传统文化建设,为了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至丢失,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这个有效地载体,聚焦传统文化教学,将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效整合,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孟兴红.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53-54.
[2]李伟.试论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9(13):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