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能训练是体育活动的根本保证,影响着学生们运动能力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灵敏度训练、柔韧度训练等,通过专项训练可以在不同项目中发挥身体优势,取得不错的运动成绩。本文将针对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实践价值,为学生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选项课  体能训练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029-02
  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保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但是,我国高校对体能训练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制度、资源、方法上缺乏有效保证,从而使体能训练流于形式,特别是体育选项课上,学生和教师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更加追求体育成绩的达标,不能充分发挥体能训练的价值。
  1  简述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1.1 体能训练中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很多体育活动的基础保证,力量训练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现状、肌肉类型进行适当强度的练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过度训练引起肌肉拉伤或身体损伤。力量训练的目标就是增强肌肉力量、加大肌肉横截面积,从而使身体承受更大的负荷,由于力量训练比较普遍、参与人数较多,所以在训练时应该首先选择无器械练习项目,比如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其中俯卧撑能够加强上肢肌肉群的力量,深蹲能够加强下肢肌肉群的力量,仰卧起坐能够加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力量训练是其他体能训练的重要保障,当学生身体力量足够时更有利于实现其他训练项目。
  1.2 体能训练中的耐力训练
  高校体育活动强度较大、竞争激烈,很多项目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耐力,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这些球类运动对人身体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如果耐力不强很容易出现抽筋、脱水等问题。以足球比赛为例,如果学生耐力出色,则能够全场飞奔,在整场比赛里表现出较好的硬度、速度,特别是最后十几分钟的关键时刻,耐力强的同学更能够脱颖而出,攻城拔寨,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人物。所以耐力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体能训练项目,可以通过长跑、折返跑等方式增强学生耐力,让身体在持续高强度中发挥优势[1]。
  1.3 体能训练中的速度训练
  速度是考核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拥有速度优势能够显著提升运动水平。通常情况下,速度训练主要包括动作速度训练和反应速度训练,反应速度主要由神经系统控制,所以可以通过设置游戏进行锻炼,这样不但可以达到反应速度的训练效果,而且提升了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训练中寻找快乐。决定学生动作速度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身体素质主要指肌肉群的爆发力,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升腿部力量,而运动技术包括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标准性等,通过技术训练可以实现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快的速度。
  1.4 体能训练中的灵敏度训练
  灵敏度在团体协作项目中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灵敏度强的学生能够准确预判对方的战术意图,根据对手的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实现突破拦截和阻止破坏的效果。比如足球世界里的王者梅西,他的灵敏度在世界足坛数一数二,通过灵活的肢体摆动和身体协调经常会灵活摆脱密集防守,著名的“连过五人进球”的画面成为世界球迷脑海中的美好印记。所以,教师应该加强灵敏度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稳定性协调性,让身体随着心灵在体育场上翩翩起舞。
  1.5 体能训练中的柔韧性训练
  體育运动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力量支撑,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柔韧性,这样能够有效缓解外界压力的冲击,避免出现严重的运动损伤。所以在体能训练中,应该积极融合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包括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方式,其中主动训练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力量克服关节软骨的摩擦力主动进行肌肉拉伸训练,而被动训练指的是学生利用器械或者他人的辅助在外力作用下被动的进行拉伸训练,教师应该将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适度调整拉伸强度,避免身体拉伤。
  2  分析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
  2.1 体能训练的目标
  高校体育选项课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核心展开的,而且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开放性和自由度较大,在短短一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中,由于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更加注重的是体育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很难系统性地进行体能训练,只是在上课前期穿插了几项体能练习,为接下来的体育活动做准备,而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2.2 体育选项课的选择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以必修课加选项课的模式为主,在面对自主选择时,更多学生为了容易获得学分、通过考试、减少疲劳选择了难度较低、强度较小的课程,特别是日常休闲运动项目,比如乒乓球、太极拳等,这些运动项目不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也可以完成,再加上教师考核标准的灵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
  2.3 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高校体育选项课的体能训练模式化比较严重,没有结合项目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大多数是根据体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的,而且为了避免受伤风险,更加注重的是普遍适应性,缺乏个性化、差异化设置,满足不了个别同学的训练需求,忽视了个体的体能发展状况,使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2]。
  3  提升高校体育选项课中体能训练效果的有效措施
  3.1 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注重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体能训练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根据体能训练需求引入先进的训练器材。同时加强维护管理,及时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更换或检修,避免体育训练产生安全事故。另外,加强体能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提高体能训练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3.2 不断完善体能训练制度,优化体能训练目标
  学校应该加强体能训练制度建设,制定各体能训练项目的目标,根据体育选项课的特点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反馈评价机制,利用科学手段实时监测体能训练效果,降低体能训练风险,建立学生体能训练数据库,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使训练方案符合学生体能增长规律,避免盲目训练导致训练成果不可控。
  3.3 综合考虑学生运动心理,提升体能训练的人性化
  体能训练设计应该尽量减少枯燥的、乏味的项目,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体现训练的人性化。训练内容应该贴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潮流趋势,激发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同时提升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训练内容。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职业需求等综合因素适当开展差异化体能训练活动,激发学生们的身体潜能[3]。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了解了高校体育选项课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其次分析了影响训练效果的综合因素,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师综合素质、体能训练制度、学生运动心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切实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蓝照光.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探究[J].高教论坛,2015(1):56-58.
  [2] 刘昊.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4,46.
  [3] 张桐语.试论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开展体能训练的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1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