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蓝恒邱

  摘要:风门坳矿区位于国家级重点成矿带——武夷成矿带南段,区域上地层较简单,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强烈,岩体发育,是产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大地构造单元。本文根据风门坳矿区预查成果[1],通过对该区地质特征的总结,探讨下一步找矿方向。
  关键词: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地質特征;找矿方向
  1.区域地质背景
  风门坳矿区区域上位于国家级重点成矿带一武夷成矿带南段,紫金一惠阳凹褶断束的北西边缘部位,北东向河源深断裂带的南东侧,佛岗一河源纬向构造与五华断裂带反接复合部位的南缘,属五华断裂带华阳断裂的中段,莲花山火山喷发带内的炮子火山盆地中。
  1.1区域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上统小水组(T3XS)、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古近系(E)、第四系冲积层(Qal)。
  三叠系上统小水组(T3xs):分布于本区中部华阳断裂上盘、五华断裂上下盘。主要岩性为砂砾岩、砂岩、页岩、灰岩等。总体走向南东东,倾向北北东,倾角40°~62°。
  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大面积出露于本区的北部、西部和南部。主要岩性为泥质页岩、千枚状页岩、长石石英砂岩等。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南东,倾角20°-70°。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出露于本区的东北部、中部。主要岩性为凝灰质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熔岩。与下伏地层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关系。
  古近系(E):少量出露于南部。主要岩性为砾岩、砂岩、泥灰岩、泥岩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四系冲积层(Q4al):少量分布于本区低洼地形,主要由砾石、砂、粘土等组成,一般层厚lm~3m。
  1.2区域构造
  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为华阳断裂和五华大断裂。华阳断裂白矿区南西角往北东角贯穿全区,华阳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45°~80°,为硅化破碎带,主要充填物为硅、铁质胶结的构造角砾岩及围岩碎屑,断裂长度大于20km,一般宽2m~5m,沿断裂及其旁侧分布有铁嶂锡矿床、矿沥坑、银子窝、马口嶂等几处锡矿化点及较多的小岩脉;五华大断裂属莲花山断裂带,位于莲花山以西,南起深圳经五华至梅县,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40°-65°,为一正断层,在断层面附近,地层普遍发育糜棱岩化、角砾岩化、硅化、片理化。
  1.3区域岩浆岩
  区域上岩浆活动强烈,岩体发育,具多旋回、多期次的特征。岩性主要为中细粒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
  1.4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区域上:1:50万广东省航空磁测,存在航磁异常多处,主要分布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火山岩分布地区;1:50万广东省土壤测量,铜、铅、锌、锡化探异常分布范围广,数量多,部分化探异常与航磁异常位置大致一致。
  1.5区域矿产
  区域矿产丰富,主要有钨矿、钼矿、锡矿、铅锌矿等金属矿产和石灰岩、瓷土矿、高岭土矿等非金属矿产。
  2.矿区地质背景
  2.1地层
  风门坳矿区地层较为简单,主要出露有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J3gj)和第四系冲积层(Q4al)。
  金鸡组(J1j):出露于本区中北部,主要岩性为炭质页岩、粉砂一泥质页岩、长石石英砂岩、砂岩、粉砂岩等。地层走向为北东,倾向北西、南东均有,倾角25°~55°。与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高基坪群(J3gj):出露于矿区东部及南东部,岩性为变质流纹质品屑凝灰、流纹质岩屑品屑凝灰岩、绢云母千枚状板岩。西部与金鸡组呈断层接触关系。
  冲积层(Q4al):主要分布于矿区沟谷等低洼地形,主要由泥沙、砂砾石、卵石、砾石、块石等组成。一般厚度1m~3m,局部地区厚度大于Sm。
  2.2构造
  风门坳矿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按构造走向可分为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
  北东向断裂:主要为区域性华阳断裂,从矿区中部斜穿整个矿区,以硅化角砾岩带产出,宽度3m~40m,倾向南东,倾角60°-80°。普遍具硅化,局部具高岭土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具有多期构造活动。
  近东西向断裂:主要为九厅十八井一锡山岽地段的构造束,主要为硅化角砾岩带、硅化带、构造角砾岩带、碎裂角砾岩带。构造主要具硅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走向近东西,大多数倾向北北东、北东。
  2.3岩浆岩
  风门坳矿区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y52(3))及中基性脉岩(δ)。
  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y52(3)):出露于矿区西部乌岽及中部羊寨一带,是竹子东岩体的一部分。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粗粒似斑状结构、块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长石、石英,基质为细粒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等。蚀变多为绿泥石、高岭土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
  中基性脉岩(δ):零星分布于矿区西部的黑云母花岗岩中。出露长度一般lOm~50m、宽lm~4m,走向为北西、北东向,倾向南西、南东,倾角65°~85°。
  2.4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风门坳矿区开展l:10000土壤测量,圈定综合异常2处。其中:AP-1综合异常晕圈位于矿区南部,以锡山岽一九厅十八井为中心并延伸至华阳断裂带的羊寨一刀背一带,综合异常面积2.85km2,主要成矿元素为锡、钨,其次为金、钼、铜,锡均值49.llppm,衬度16.37。该异常规模大、强度高。AP-2综合异常晕圈位于矿区东南部,呈北北东向延伸,异常元素组合复杂,主要成矿元素为铅、银,其次为锌,综合异常面积l.28km2,铅均值67.05ppm,衬度3.35,规模较大,强度较高。分析认为均属本区矿致异常。   2.5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风门坳矿区开展了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矿区呈现北正南负的磁场分布规律。北部整体磁场强度较弱,局部磁场强度略高,磁场强度在60nT—lOOnT之间,但没有形成规模,且未达到三倍的△T均方差。南部发现了一个负异常区,磁场强度一般在-60nT~120nT之间。
  3.矿(化)体地质特征
  3.1矿(化)体特征
  风门坳矿区圈定12个矿(化)体,其中10个锡矿体,1个锡、锌矿体,1个铜矿体,矿(化)体分布于九厅十八井一锡山岽、葛田坑、羊寨地段,主要受构造控制,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走向延伸30m~150m,傾向延伸40m~42m,厚度1.32m—10.86m。锡品位0.256%-0.899%,铜平均品位0.92%。局部矿体可见铅锌矿化。
  3.2矿石类型
  矿石的结构有白形粒状结构、半白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及充填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以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为主,局部见环带状构造及网脉状构造。
  3.3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矿化体围岩主要为流纹质晶屑岩屑凝灰岩,主要具褐铁矿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角岩化、绢云母化,其次有云英岩化、黄玉化、钠长石化及萤石化等。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与成矿相关性显著。
  4.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4.1成矿物质来源
  目前风门坳矿区所发现矿(化)体产于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及燕山三期黑云母花岗岩中,且区域上物、化探异常与岩体和火山岩关系密切。因此认为本区成矿物质主要来至早期火山活动和晚期岩浆侵入。同时区内构造发育可为导矿容矿提供条件。
  4.2矿液的运移与储存
  本区岩浆活动活跃,为成矿提供了矿源和热源,对活化、迁移岩层中锡等成矿元素起着重要作用。岩浆活动形成含矿热液,当含矿热液运移至构造裂隙部位,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T、P、pH、浓度等)变化很快,含矿硫化物开始沉淀,沿构造带形成充填型脉状矿床,当热液具有足够的温度和相当的活性的情况下,局部会与围岩发生交代蚀变作用[2]。
  4.3找矿方向探讨
  根据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目前勘查成果,认为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下一步找矿方向应以锡、铜、铅锌、钨为主攻矿种,以九厅十八井一锡山岽、羊寨等地为重点工作地段,以构造破碎带热液型、火山一次火山岩型、云英岩型为可能的成矿模式,以目前发现的矿化点为直接线索,有望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二大队.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铅锌多金属矿预查地质报告[R].2016.
  [2]邓明军.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广东地质,2017
  [3]叶天竺,吕志成,庞振山.矿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总论)[M].地质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2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