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东南雄官田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黄杰文

  摘要:本文结合南雄官田地区相关地质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并从岩浆岩、构造、变质作用与热液蚀变、地球物理场特征方面分析了本区铀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区内矿点、矿化点论述了铀矿化特征,认为本区矿床类型为花岗岩构造热液蚀变型铀矿床,受构造热液蚀变多种因素控制,并对区内铀成矿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官田地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该区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铀矿;矿化特征;构造蚀变岩型;找矿前景
  1.引言
  官田地区位于广东省南雄市城区西北方向30km,行政区划隶属南雄市百顺镇管辖。该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虽然前人對局部地段施工过钻探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往的找矿思路为“找露头矿、就点论点、就矿找矿”,未对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规律进行重点研究。此外,前人在该区的找矿手段较单一,地质调查和综合物化探方法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较少,找矿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推动区内铀矿找矿工作,本文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内铀成矿条件及矿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探讨。
  2.区域地质
  官田地区位于长江铀矿田和百顺铀矿田的结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块与华夏古陆之间的加里东褶皱带,闽赣后加里东隆起南缘与湘桂粤北海西一印支坳陷的刚柔地块结合部,在区域铀成矿位置中,即处于华夏活动带铀成矿省的北东向桃山一诸广铀成矿带的南段大型诸广山岩体的南东缘。岩体还受九峰一大余东西向隆起带、万洋一诸广南北隆起带和万长山北东隆起带的三重控制。处于北东向的吴川一四会、烟筒岭一南城深大断裂与北西向的惠来一安仁深大断裂的交汇复合处。
  3.铀成矿地质条件
  工作区处于南北向断裂活化带、北西西向热源带和北东向成公坳、烟筒岭主干断裂带的“三带”交汇部位,构造、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和围岩蚀变作用强烈,岩浆活动多期多次,内生作用和活化广泛,铀源丰富,气液和还原物质充足,铀成矿期热液活动明显,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见图l。
  3.1岩浆岩
  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印支期第一阶段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印支期第三阶段为中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早期第一阶段为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以岩基出露为主,其中印支期第一阶段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区内主要出露的花岗岩。此外还有少量中基性脉岩,呈脉状沿构造或旁侧分布。
  1-燕山早期第一阶段花岗岩;2-印支期第三阶段花岗岩;3-印支期第一阶段花岗岩;4-燕出晚期碱交代岩;5-燕山晚期辉绿岩;6-压扭性硅化断裂;7-铀矿点;8-铀异常点;9-工作区范围。
  3.2构造
  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二组。铀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二组构造系复合部位是铀成矿有利部位。北西向构造在区内表现为辉绿岩带,构造带中主要充填有燕山晚期辉绿岩等,接触面多呈锯齿状,构造力学性质显张性。北东向构造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代表性的有黄罗洞硅化断裂带(Fl)、杨梅洞硅化断裂带(F2)、斗岭寨硅化断裂带等断裂带(F3),构成了工作区的主要构造骨架,与该区铀矿化关系密切的断裂为Fl、F2断裂,沿断裂带岩层挤压破碎,见硅化碎裂岩、硅质岩、玉髓胶结角砾岩、糜棱岩等,次级断裂发育,并发育有不同程度的中一低温热液蚀变,为本区铀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变质作用与热液蚀变
  区内变质作用包括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热液交代变质作用等,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花岗岩体内,包括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体接触带附近,常见红化(赤铁矿化)现象;热液交代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断裂构造带两侧围岩,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赤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叶腊石化等,是中低温热液蚀变的产物。变质作用与铀矿化关系密切,变质作用越强的地区,铀的活化程度越高,富集成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4地球物理场特征
  区内的地面物理场特征中,东部以中铀中钍为主,西部为高铀中钍区,与岩性关系密切,主要受印支期第一阶段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控制,同时受北东向的黄罗洞硅化断裂带、杨梅洞硅化断裂带、斗岭寨断裂带控制。岩性控制了高场区的分布范围,构造控制了高场区的展布方向。场区东部梯度变化大,与矿化关系密切。此外,区内有一个Ⅱ级综合物化探晕圈和一个Ⅲ级综合物化探晕圈,均位于工作区的北西部这两个晕圈主要由地面微量铀晕、铀钍比值晕和航空铀晕组成。
  4.铀矿化特征
  官田地区铀矿化类型较丰富,铀矿化异常点带众多,以627矿点、616矿化点、275矿化点、604矿化点为代表,以及一系列的铀异常点,以按照其产出部位为典型的花岗岩构造热液蚀变型铀矿床,目前工作程度较高的为627矿点、616矿化点、275矿化点,这些地段产出的铀矿化较好,笔者认为与两个条件有关:一是该地段岩性较复杂,地表以印支期第一阶段粗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体,深部钻探见到印支期第二阶段中细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及燕山晚期的辉绿岩,同时浅部、深部碱交代较发育;二是处在次级构造发育并在有利地段相交汇的部位,两者交汇组成的楔形域岩石破碎、断裂裂隙密集,为矿化的产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场所,其明显的铀矿化特征如下:
  (1)铀矿化严格受构造控制。铀矿化控制在该断裂带内及上下盘,控制含矿的构造岩性主要为硅质岩、玉髓胶结角砾岩、硅化碎裂岩、蚀变花岗碎裂岩等,其中矿化较好的627矿点、275矿化点受控于黄罗洞或杨梅洞主带与几条小角度相交的小断裂交汇形成的楔形地段及两者交点附近,在深度方向集中于断裂倾角变化并切割两种不同岩性的界面附近,铀矿化随硅质体向深部呈后侧列产出而相伴产出,同时矿化侧伏方向趋向于y51-3的隐伏方向往南东。y51-3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起着热源的作用,使其上覆y51-1热液蚀变广泛而强烈;二是在y51-3的热液作用下,其y51-1岩性更为破碎,断裂裂隙发育,从而使原始状态的y51-1物理、化学平衡条件受到破坏,铀得到充分的活化,并富集于更发育的容矿裂隙中。   (2)矿物共生组合及成矿阶段的划分。常见的脉石矿物有:斜长石、石英、微晶石英、玉髓石英、梳状石英、萤石、方解石及少量氟石,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局部见黄铁矿。根据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可划分出四个成矿阶段:第一阶段:白色石英;第二阶段:白色微晶石英;第三阶段:灰黑色微晶石英、沥青铀矿、次生铀矿;第四阶段:梳状石英脉,绿泥石脉及少量方解石脉。
  (3)蚀变的分带性。铀矿化主要与硅化和赤铁矿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含矿断裂破碎带中的蚀变存在明显的水平分带性,表现在中部向两侧分别为硅化、云英岩化一赤铁矿化一绢云母化一绿泥石化一钾长石化、钠长石化一高岭土化一正常花岗岩。在垂直方向上分带性不明显。
  (4)向深部变化情况。627矿点中黄罗洞断裂带的北东段呈明显尖灭或变小现象,浅部热液石英岩逐渐被破碎岩代替,中部地段较稳定,而南西段和北东段相似。616矿化点中黄罗洞断裂带北东段及南西段均呈明显尖灭现象,根据钻孔揭露显示,深部也呈逐渐尖灭或变小现象;275矿化点中杨梅洞断裂带地表往北东段及南西段均有扩展和延续的趋势,矿化较连续,往深部延续也较好,且矿化品位也呈逐渐变富的趋势,构造分支复合明显,在断裂构造汇合部位中铀品位变富,且交汇形成的楔形部位向深部仍然存在,但向北西方向侧伏延伸,矿化靠交点部位较好。
  5.找矿前景
  区内印支期花岗岩具有铀偏高及异常点带的地质背景,岩体风化程度微弱,受风化剥蚀作用不大,致使岩体的活性铀得以在其有利部位保存下来。此外,区内花岗岩体具有多期次形成特点,且中酸性岩脉和碱交代岩发育,岩体在多期次形成的过程中,受构造应力的作用,含铀岩体平衡条件多次被破坏,致使岩浆分异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在岩浆分异完成的同时,在各种岩脉发育较好的条件下,岩体中的铀源随岩浆分异集中至残浆中,便形成了大部分铀从岩体中转移出的条件。区内矿化地段有强烈的硅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云英岩化、黄铁矿化、白云母化及绿泥石化等蚀变现象。岩体中断裂构造发育,当含矿热液沿断裂运移时,必会因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沉淀富集成矿。区内的异常点带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化主要产于其派生的次级构造或及裂隙中。另外,铀矿化品位较高,规模较大,为该区铀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6.结语
  南雄官田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铀源丰富,区内构造活动强烈且具有多期次多阶段性,具备铀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并存储在派生的次级构造或及裂隙中,目前已发现了一批矿化较好的矿点、矿化点及异常点,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建议下一步应在断裂破碎带中以寻找花岗岩构造热液蚀变型铀矿床为主功类型。
  参考文献:
  [1]核工业华南地质局.诸广山岩体花岗岩型铀矿基本特征[R].韶关:核工业华南地质局:1995:2-3.
  [2]陈爱庆.南雄市百顺地区花岗岩体地质特征[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4(2):77-82.
  [3]胡智英.广东诸广黄洞迳地区地质特征及铀矿找矿潜力分析[J].中国地质调查,2017(5):9-14.
  [4]郑忠超,郑文斌.广东南雄百顺矿田361矿床蚀变岩石特征[J].世界有色金属,2017(18):295-296.
  [5]吴丽丽.正镶白旗火山盆地铀矿化特征[J].西部資源,2018(1):4+13.
  [6]桑小霞,李玲.镶黄旗一化德地区铀矿化特征[J].西部资源,2017(4).32-53.
  [7]王磊.粤西北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J].西部资源,2018(5):4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2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