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虎成

  [摘           要]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全新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当前的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阶段的主要内容,体育课教学一直以来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对高职院校来说,如何有效解决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深入分析高职体育课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策略。
  [关    鍵   词]  职业体能导向;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62-02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与一般的教育形式有着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和发展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职业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应该具有较强的就业导向。在高职体育课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形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缺乏明确的职业体能导向,这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对策,对促进高职体育课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主,因为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而且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学生的体能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工作岗位会面临单调的流水作业、一定强度的机械振荡和噪声影响,或者一些职业还会面临较大的特殊气味以及高温烘烤,有些岗位的危险系数较高,经常会遇到在较为惊险的环境下完成高精度工作。所以在培养职业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职业体能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并且将其贯穿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以往的高职体育课教学对学生的职业体能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已经不符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所以在未来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积极坚持职业体能导向,积极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复杂工作形势。
   一、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职业教育与一般的教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一般的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但是职业教育除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之外,还具有较强的就业导向,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使学生通过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就业和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职业技术能力,这也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1]。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教育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总体来看,当前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传统教学形式占据主导地位
   职业教育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因此与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形式。在高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理论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也都会采用传统的设计观念,围绕理论教学开展教学活动[2]。但是体育学科与实践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基础情况,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提升教学的职业导向性。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影响,一直沿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高职院校体育课教育滞后于时代
   (二)教学缺少差异性,学生情况参差不齐
   由于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学生在智力和综合能力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高职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科学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差异性和针对性,这也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3]。但是从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形式,缺少对学生个体情况的关注,这种统一的教学形式是教师按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程度设计的,因此还有少部分学生不适合采用这样的教学进度。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一些基础不好、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就会越落越远,逐渐失去学习信心。所以教学缺乏差异化是当前职业学校教育面临的又一个主要问题。
   (三)教学资源与教学目标不匹配
   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对高职体育课教学来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同样十分重要。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能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直接影响。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资源的整合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闲置,不能有效地运用到体育课教育之中[4]。除此之外,职业学校在教学资源的配套方面也存在问题,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课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应该努力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完善教学资源配套。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一定障碍,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与其他教育阶段不同,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要求较高,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意识与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5]。所以在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同样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积极采取有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将学生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主体,并以此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如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缺少自主性,不能及时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因此对这些学生来说,学习依然是一种任务,导致整个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在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扭转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高职院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高级职业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高职教育质量对人才职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高职体育课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学生体能的要求并不高。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在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措施的制定,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教育和发展,切实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并且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为薄弱,所以部分学生存在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情况。而学习兴趣是促进教学改革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职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往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缺乏教学创新意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教学氛围沉闷,这都是教学改革质量提升的障碍[6]。因此在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将体育课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
   教学环境的营造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尤其对职业学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营造与教学质量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环境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也没有意识到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7]。在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了教学氛围营造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一部分,所以在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打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逐步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而养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提高师资水平,完善体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要想保证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有效开展,优秀的师资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采取实践技能提升和外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以开展讲座或者专题报告的形式,向教师普及专业实践知识,加深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解[8]。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向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的实践性教学经验。除此之外,教学评价是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参考,同时也是教师采取教学方式的导向。在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将学生职业体能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参考标准,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以职业体能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积极明确教学改革目标,优化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学文,张志伟,王秀进,等.基于学生职业岗位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教学探析: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58-63.
   [2]曾文軍.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3(1):152-153.
   [3]金云燕.特殊体育教学班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23):118,95.
   [4]韩云鹏,周利明,平娜,等.高职院校女生体育课教学改革浅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9):50,52.
   [5]杜小娜.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5):246-247.
   [6]何立佳,魏烨,王宝珍,等.高职公共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研究: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年时代,2019(2):212-213.
   [7]陈浩,邓清波.大学生自我管理在高职体育课中的作用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0(3):59-61.
   [8]郭英英.“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海南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0):141-142.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