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羊腐蹄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腐蹄病是反刍动物容易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尤其是绵羊、山羊以及牛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为8%~20%,有时能够达到30%~50%。病羊基本不会发生死亡,但由于跛行无法随群采食,或者由于患蹄继发蜂窝组织炎而不易治愈,最终只能够被淘汰处理,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发展。现概述羊腐蹄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羊;腐蹄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2-0129-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羊腐蹄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坏死杆菌是引起发病的主要病原,由于会导致患蹄发生组织坏死,由此得名。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菌体呈多种形态,不具有荚膜,无法形成芽胞,抵抗理化因素的能力较弱,如使用4%醋酸、1%高锰酸钾、5%来苏儿处理15 min就会被杀死。但是,粪便中的病菌能够存活大约50天,在污染土壤中也可存活10~30天。
  1.2 传播途径
  绵羊相比于山羊更容易感染,且牛、猪也能够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带菌动物,通常经由坏死部位或者粪便将病菌排至体外,污染环境,从而导致其他羊发病。
  1.3 发生原因
  该病通常在夏季发生,尤其是多雨季节、低洼潮湿地区更为多见,往往呈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病菌主要是经由蹄部损伤侵入机体,从而引起发病。
  1.3.1 环境卫生不良
  舍内环境卫生恶劣,如舍内地面泥泞,过于潮湿,没有及时进行清扫,或者羊舍漏雨,导致羊蹄长时间在脏水中浸泡,从而感染病菌引起发病。羊群长时间过于拥挤,彼此践踏,都容易损伤蹄部,从而容易感染病菌引起发病。
  1.3.2 放牧不合理
  羊在排水不良、潮湿且泥泞的草场放牧,也可诱使该病的暴发。例如,羊群在低洼沼泽地放牧,加上采取全天放牧,使其更容易接触沼泽地,从而感染病菌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经常卧地。初期略微跛行,趾间皮肤发炎、充血,稍有肿胀,用手触诊发现患蹄比较敏感。患蹄存在坏死组织和恶臭味分泌物,用刀进行扩创,会流出污黑色的臭水。另外,通常可在趾间发现溃疡面,上面有恶臭物覆盖,蹄壳发生腐烂、变形,只能够卧地不起,症状严重时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39~40℃,有时甚至蹄匣发生脱落,还会导致全身性败血症。
  部分羔羊患病后还会伴有坏死性口炎,导致唇、口腔、鼻、舌甚至眼部都出现结节、水泡,破裂后形成结痂。有时还会由于新生羔羊脐带断端没有严格消毒,引起坏死性脐炎。
  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部分病羊,会在十几天甚至数月出现跛行,此时由于对采食产生影响,导致机体日渐消瘦,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由于继发感染而死。
  3 实验室诊断
  3.1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无菌条件下,在病羊患蹄上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相交处,或者病死羊的肺脏坏死病灶和健康组织相交处,采取病料制成涂片,分别进行瑞特氏和革兰氏染色,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球状或者丝状短杆状,而瑞特氏染色可见着色不匀的淡蓝色丝状杆菌,呈串珠樣。部分病变蹄部病料涂片,还可发现两端膨大、没有荚膜和芽孢、革兰氏阴性大杆菌,甚至还有有荚膜的魏氏梭菌、葡萄球菌等。
  3.2 病菌分离
  无菌条件下,在病死羊内脏病变和健康组织相交处取病料,在厌氧肉肝汤中接种,置于37℃下进行24 h培养,可见肉肝汤变得均匀浑浊,且肝块表面持续絮状的白色附着物,并伴有产气现象。
  取培养物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多种形态,如球状、细杆状、棒状,且没有芽孢。
  4 防治措施
  4.1 药物治疗
  4.1.1 西药治疗
  先将病羊患蹄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接着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10%硫酸铜溶液、3%来苏儿溶液、10%~20%硫酸锌溶液、1%福尔马林溶液冲洗,持续6~12 s即可,然后局部涂擦10%硫酸铜、5%碘酊或者按3∶7比例组成的氧化锌滑石粉合剂等。
  病羊可每次肌肉注射100万~200万IU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具有较好的疗效。也可取等量的10%壮观霉素和5%林可霉素混合均匀,病羊按每10 kg体重肌肉注射1 mL,用药1次就会对恶性型的疗效高达95%。
  4.1.2 中药治疗
  桃花散,取500 g陈石灰、250 g大黄,先在锅中放入大黄,加入200~300 mL水,加热至沸腾,经过10 min再添加陈石灰,充分搅拌后炒干,去除大黄,剩余药物研成细面,在病羊患蹄撒布,具有定痛、消肿、散血、生肌的作用。
  龙骨散,取30 g龙骨、15 g乌贼骨、24 g乳香、30 g枯矾,全部研成细末在病羊患蹄撒布,具有止痛、去毒、生肌的作用。
  4.2 加强饲养管理
  4.2.1 合理建设羊舍
  羊舍应选在地势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冬暖夏凉的地方建设,朝向为座北朝南,禁止选在排水不良的潮湿地和凹陷地建设,确保漏粪板缝隙宽窄适宜,以便于漏粪,缝隙不可过宽,防止羊蹄被夹伤,不允许采取平地关养。
  4.2.2 严格引种申报制度
  需要到异地引进羊时,要自行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获得正规的检疫手续才可进行调入。引入的羊要经过15天的隔离观察,确认健康无病后才可混群饲养,避免传入疫病。
  4.2.3 科学饲喂及日常管理
  给羊补饲多种微量元素(常用牛、羊专用舔砖),保持营养均衡,冬季和早春要补饲一些精料,提高机体抗病力。调控羊群饲养密度适宜,要求平均每只羊所占圈舍面积在1 m2以上,避免过于拥挤而彼此践踏踩伤蹄部。保持羊舍卫生良好,经常勤换垫料,避免地面泥泞,及时清除粪便、污水以及烂草等。运动场也要保持干燥,并建有遮阴棚。加强蹄部护理,适时进行修蹄。
  4.2.4 严格消毒制度,定期消毒
  全场定期交替使用癸甲溴铵、氢氧化钠、戊二醛、聚维酮碘等进行消毒,每月1~2次,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避免发病。
  收稿日期:2019-09-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