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田军

  [摘           要]  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内客服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践,找到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各个方面存在的关键阻碍,扩大宣传、强化沟通、深入推进,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切实理顺学校、企业、人才市场、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建立就业或升学立交桥,促进学生成才。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行动研究导向;對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220-02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它强调学习是企业和学校一项合作进行的教育计划,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包括学生双身份、教学双主体、过程双控制等。但是由于受到劳动法规关于劳动年龄方面的限制,学生无法在毕业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目前无法在中等职业教育进行标准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教育,这里的“学徒”仅能以企业储备员工的身份参与培养过程中,学生和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还不明确,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此模式的发展。
   一、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的学校实践
   2015年以来,我校与中国电信10000号广州区域中心积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在2014级客服班进行现代学徒制项目下的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根据中国电信10000号客服代表的岗位要求,校企双方共同拟定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校内理论学习和企业实操分段式教学,在第五学期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我校教师共同组建教师团队,进行学徒式联合培养。通过理论考核、实操考核、岗前考核的学生直接进入中国电信10000号区域中心工作,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在通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后同时入读广东邮电学院全日制大专,企业给予相应的学费资助。该项目第一批2014级22名学生经过半年时间的联合培养,成功通过企业考核并与企业正式签约,有9名学生成功入读广东邮电学院,学生到手月薪达4000元。
   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学校和用人单位要共同建立项目联合协调工作小组,协调和统筹项目各方面工作,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在校内,分别由招生就业科、教务科、学生科、教学部负责人参与,统筹解决招生、教学、班级管理、实习等各项工作。在校外,积极联络中国电信、南方人才、广东邮电学院、家长等各方利益相关方。
   该项目的实施目的在于贯彻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努力改变原先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根据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快速成长提供有效途径。总体来讲,该项目的实施做到企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成长。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企业用工、学校教育、学生就业升学的多方共赢。但是,该项目刚刚启动,仅仅经过了两轮不完整的试验,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无法做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人入厂”,学生培养的稳定性和约束性不强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推行现代学徒制,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无法从招生一开始就介入到培养项目中来。从劳动法的角度,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还未满十六周岁。即便是在二三年级学生达到了法定年龄,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过早确定工作还存在很大的犹豫现象。从目前的操作来看,我校的客服班是在第四个学期接受项目的宣传和报名,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考核,在第六个学期和企业签订用工合同的。由于企业在前期没有像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学徒制做法给予“学徒”相应的报酬或资助,也没有协议的约束,所以在后期的培养过程中不断出现学生要求从项目中退出的问题。比如2015级学生进入培养的是20个,在第一阶段学校培养结束时有4位学生提出回校报读电大,在第二阶段企业培养过程中又有3名学生要求提前结束实习,给项目运行带来很大影响。
   (二)在用人单位、学校、家长、高校的协作层面存在一定阻碍,制度运行和监控机制有待加强
   由于中国电信为国企,在10000号运营中采取的是劳动派遣方式,即员工的劳动合同是和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签约。因为牵涉到四个单位及各自内部不同的科室,项目运行涉及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存在一定的沟通困难和协作障碍。从学校分析,该项目的牵头科室为招生就业科,教学部门为行政管理服务教学部,日常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为教务科,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为学生科,还会因为学生后续就读问题涉及电大部。由于项目的不同运行阶段都需要和企业不同职能科室协调沟通,往往存在沟通不畅、效率较低,影响项目进度和效果。目前来看,还只是初步建立了相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但缺乏相关过程管理和结果监控的制度规范。    (三)高职和企业硬性捆绑,导致学生流失问题
   在项目设计之初,我们的预判是由于有广东邮电学院提供现代学徒制高考自主招生的机会,学生可以取得全日制大专文凭,可以大大增加项目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学生获得文凭的条件为必须是企业员工,可以较好地提高就业稳定率,在三年内不发生离职的情况。但从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最后恰恰是因这一点考虑放弃了现代学徒制项目,他们的主要担心是因为要读书被迫要在企业连续捆绑三年,如果工作辛苦、待遇低或自己不喜欢,一旦放弃工作,则前面的付出将全部付诸东流。
   (四)针对职业能力设计的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入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学校和用人单位应该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课程设计还没有形成一体化,中专前两年的课程和第三年的企业课程存在内部逻辑不衔接和重复问题。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企业兼职师傅和学校专业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渗透融合的平台还未形成。
   三、完善我校客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加強顶层设计,树立开放和探索的办学理念
   从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会对原有培养模式造成较大的冲击,也会不可避免地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产生冲突。比如,企业介入学生培养先后将进行三个阶段的考核,每一阶段考核不通过的学生需要分别安排到中专、电大班级进行重新分班和学习,有的学生还要重新实习。这些安排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混乱和干扰,打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
   但是应该看到,当我们把工作的出发点回到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这一角度时,我们应该坚信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逻辑,学生的培养和学习应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应该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应该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那么,这样的改革和冲击就该是我们欢迎和值得努力的。我们需要以更加包容开放的眼光去看待这一新生事物,不要让传统的培养思路束缚和阻碍。比如最让我们困惑的“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的身份问题,或许我们无法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学徒制,但是通过借鉴和吸收其中的先进理念,改革现有的一些模式和做法,把企业引进来,把学生推出去,就是一种符合我校实际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我们不必过多地执着于这种模式名称叫什么,是不是标准的模式,有没有很多的困难和不适应。
   (二)加强全过程的宣传和学生思想教育,强化约束机制保证培养对象的相对稳定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和家长选择这个模式,主要是看到了它带来的就业和升学优势。但是企业招工有自己的标准,高校招生有自己的条件,这些标准和条件有时还比较苛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优点想得过多,困难想得过少,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哪怕是坚持一下、努力一下就可以克服的困难,学生往往也会选择放弃。在今后的培养中,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和过程中,我们都要加大宣传的工作力度,既要宣传项目的优势,更要讲清楚工作和项目本身的困难,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抗压教育、现实教育和诚信教育。同时,要从学籍管理、实习管理、就业协议、家长知情书等方面加强学生的管理和约束,一定程度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成本,保证项目的稳定运行。
   (三)健全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的规范建设,进一步完善监控和项目评价
   目前,学校客服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经过两轮的试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及时组织力量对整个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搭建好各方参与的校企融合平台,理顺学校、企业、人才市场、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尽快形成从招生、教学、管理、保障、就业、评价各个环节的科学培养路径。尤其要借助企业的力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也要在适当的时候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法律顾问对项目进行风险和合规性评估,为进一步开展全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参考文献:
   [1]吴学峰,徐国庆.现代学徒制:对象、意义与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2]徐国庆.如何发展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5(36).
   [3]杜怡萍、李海东.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从能力到课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美]梅瑞迪斯·高尔,乔伊斯·高尔、沃尔特·博格.教育研究方法[M].徐文彬,候定凯,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