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雕艺术传承及发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一系列传统文化,玉雕艺术就是其中一种。玉雕艺术属于中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张扬不夸张,灵动不油滑,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奇珍异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此优异的传统文化,应该怎样传承发展呢?这是相关艺人探究的重要课题。现对玉雕艺术传承及发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玉雕;艺术传承;发展
  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玉雕艺术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塑造出玉雕独特的文化意蕴、造型语言及审美特征,成为我国传统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玉雕艺术得到人们高度重视,要求也逐渐提高,导致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时代气息融入传统工艺,使玉雕艺术被人们接受和喜爱。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良性传承及发展呢?这就需要相关人士对玉雕艺术不断探索。
  一、玉雕艺术发展历史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先辈就开始对玉石进行雕刻。在几千年时间里,我国玉石雕刻作品历经着从刀、斧雕刻到玉饰,再到玉玩的过程。在上古时期,玉雕工匠崇尚朴拙、抽象之风;到中古时期玉雕工匠把雕刻和绘画结合起来,让玉雕作品产生具象之风;近古时期,玉雕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玉雕作品贵气十足、造型典雅。《礼记》中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以玉喻人,就是把美玉作为人文精神载体,象征着高尚的人格。中国玉雕以历史悠久、雕刻难度较大而美誉国内外,在世界艺术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19世纪40年代后,因为受到战乱影响,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都停止发展,甚至还有后退的迹象,玉雕工艺亦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玉雕艺术得到快速发展。如今,玉雕作品已经成为大众喜爱的收藏品,已经开始走进人们家中。从市场上来看,玉雕产品丰富多彩、样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对玉雕作品的主题和材质要求越来越高。
  二、玉雕艺术传承
  事实上,玉雕雕刻中所采用的流程大同小异,要在雕刻过程中不断传承这门艺术。其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一)相玉
  俗话说“一相抵九工”,就体现出玉料的审看非常重要。事实上,玉料材质并非只有一种,还有蓝刚玉、绿松石、红刚玉、玛瑙等,每块玉料不可能毫无瑕疵,因此,工匠拿到一块玉料,必须要严谨对图案进行设计,必须要确保造型准确;要达到这个效果,就要来相玉。玉雕创作必须要鉴定玉料的好坏、产地及玉材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将玉材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结合。要分析玉材特征,比如热敏性、硬度、脆性及韧性,要看清玉材的质地、形态及颜色,从中发现玉材的瑕斑、裂痕等各种情况,只有全面了解玉料,才能决定设计的主题。
  (二)因材施艺
  一块良好的玉雕材料,必须是玉质美和造型美的高度结合,其中造型美源自艺人仔细相石后设计的雕刻主题。玉雕必须要经过工艺创作,要因石而得型、因型而创意、因意而施艺。确定好型,依据玉料的体积、颜色、质地及纹饰等进行设计、加工,尤其在雕刻花鸟、人物、动物中,必须要因料设计,尽可能发挥玉料的每一个优点。
  (三)剜脏去绺
  在玉雕雕刻中,脏、绺为作品的大忌,脏属于玉体中各种杂质,比如白点、黑色等各种杂质,而绺为玉料中各种断裂纹、龟背纹、破碎纹等,这些纹路常没有固定方向和形状。而雕刻行内说“十宝九裂”“无绺不成花”。事实上,在玉料内部必定有绺、裂等各种毛病,这是无法避免的,对于毫无裂纹、十全十美的材料,要尽量不去雕刻或少雕。艺人应该“剜脏去绺”,避开或者遮掩住材料的裂纹或者天然缺陷,尽可能遮住或者铲除脏,同时还要让整体结构造型具有合理性,就需要艺人多思考多探索。
  (四)化瑕为瑜
  玉料中常常存在瑕疵,其中最常见为杂质、非均质及乱色等。瑕疵本身为玉中大忌,需要艺人通过全面观察及想象,开辟利用好这些瑕疵的新思路。如果遇到裂隙,就应该果断顺着裂锯,然后分别创作。裂纹密集但是较浅,就可把裂纹设计为与主题有关的物品,巧藏裂纹,将瑕疵转化成特色或者亮点,使玉料原本的瑕疵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在创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差料或者废料,应该巧妙构思,化腐朽为神奇,打造出高价值的艺术作品。
  三、玉雕艺术发展
  玉雕艺术传承不能故步自封,必须要结合传统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该艺术发展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设计理念
  当前,艺人在传承玉雕艺术的基础上应该大胆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创作,展示出现代艺术观念。石料属于创作的基础,而石料品质较多,无论是哪种石料都必须要设计得当,展示出其独特艺术魅力,表现出其独特美学追求。玉雕创作的工艺非常重要,但是并非工艺越细越精就越好,工艺主要为内容服务,不是单纯为“炫技”而创作。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浮雕、微雕、圆雕等各种技法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比如3D扫描、数控及电脑制图等,为设计理念服务,较好地展示出各种复杂主题。在雕刻过程中,艺人应遵循“材美工巧”原则,依据需要表达的内容合理选择材料,应用现代设计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出玉雕作品的独特美。
  (二)传承传统与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并重
  玉雕技艺在中国传承数千年,从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丰富营养,为人们生活服务。若脱离这块文化土地,玉雕艺术犹如无源之水,无法传承,更无法创新。提倡艺术创新并非否定传统艺术,更没有否定传统玉文化。要让传统玉雕艺术发展得更好,必须要做好两个方面,其一,应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提炼具有代表性元素,保留传统文化精华;其二,要学习其他各种艺术的长处,联合多种艺术手段开展玉雕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可借鉴其他传统艺术的表达手法,也可借鉴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艺术理论。促进玉雕艺术的多元化,这样才能创造出时代发展所需的作品。
  (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融入时代气息
  传统玉雕创造常常采用作品展示吉祥寓意。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依然喜欢通过作品寄托吉祥寓意,但也希望通过作品能够展示时代特色与个性追求。所以,创作玉雕作品理念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同时融入时代气息。
  艺人不能脱离实际去搞创作,好作品能引起鉴赏者情感共鸣,作品蕴含的思想源自生活且超过生活。艺人认真体会传统作品所寄托的各种情感,同时思考当代人的情感需求。只有在此基础上融入个人创作,通过作品展示出来,才具有灵性,才有血有肉,才能获得观赏者的认同,才属于精品。
  事实上,传统玉雕艺术具有独特魅力,深受人们喜爱。但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玉雕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艺人应传承传统艺术,深挖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方法,让作品具有艺术感和时代感,从而更符合人們对艺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俊懿.玉雕艺术的传统内涵与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6(24).
  [2]崔建林.浅析玉饰鹿纹的演变及其吉祥寓意[J].中国包装工业,2014(14).
  [3]王金忠.重塑当代花鸟玉雕的美学观[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4(6).
  [4]吴冬梅.玉雕材料的开拓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2).
  [作者简介]
  杜军(大汉印),1968年生,甘肃省兰州市人,研究生学历。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2000年获甘肃省书法篆刻比赛篆刻组二等奖;2015年获陆子冈杯铜奖。
  (编辑:温子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63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