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的现状及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招考制度是教育体系的基本制度,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我国海峡两岸的招考制度同属考试竞争型,研究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发展中的经验做法,对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的交流和借鉴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94-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陆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体制机制,尤其在招生考试制度上,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13〕3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方式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同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一系列文件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学生求学的上升通道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引导,推动了高职院校开启招考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招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学者通过比较分析,将各国高校的招考制度归纳为四种不同类型: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升学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基准甄选型,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格认定型,以我国大陆、台湾地区等为代表的考试竞争型[1]。不同类型的招考制度在招考方式、过程及录取标准等方面各有特色,差异明显。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的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同属考试竞争型,研究和分析台湾地区招考制度,可从中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和学习。
  一、台湾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概况
  台湾高等技术职业教育招考制度的发展基础是其完善的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体系。在台湾,技职教育曾经缔造了“经济奇迹”的美誉,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的典范,台湾技职教育分中等技职教育和高等技职教育两阶段,拥有从国民中学、高级中等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到研究所硕、博士班的完整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且能左右沟通。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研发科技为目标,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专科学校依学业年限分二专及五专两种,分别招收高职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生源則来自高中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或各类同等学力者。截至2016年,台湾共有专科学校13所,学生95435人。公私立科技大学共计59所,技术学院15所,合计共有大学生502429人,硕士35395人,博士3343人。[2]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招考制度的现状及特点
  1954年前,台湾地区并没有统一的大学考试制度,各高校自行组织实施考试招生工作,由于没有统一的考试机构和考点,学生需要往返在各个报考学校,学校则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招考工作,造成学生、学校双方负担加重,增加了各项资源的重复浪费,也引发了社会大众的不满。1954年,联考制度应运而生,随后,各高等院校陆续参加联合招生,联考制度逐步完善,最终实行统一命题和招生,学生先考试后填报志愿,由报考院校择优录取,由此开启了长达四十多年“一考定终身”的精英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简单高效、相对合理的特点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3]。然而,随着教育反思活动的深入推进,联考制度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影响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起,围绕联考制度的探讨愈发激烈,最受大家关注和诟病的便是“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极易忽略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使得学校和学生、家长等过度聚焦于智育表现[4],学校教育以考试升学为主旨,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学习应对考试的知识和技巧,个性发展无从而言,也背离了教育实施的初衷。
  2001年,在各方提议下,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改革高等技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提出规划多元入学方案,这反映出台湾社会对联考制度的极大省思[5],为减少学生和学校的负担,回应社会对招考制度改革的意见,技专校院多元入学改革正式实施,措施包括整合招生渠道及考试科目;调整考试方式等[6]。随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多元入学招考制度经过多次调整和精进,显示出有别于普通大学招考制度的特点。
  (一)招考分离,增强学校自主权
  台湾高等教育联考制度下的招考事宜最初由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负责,具体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各项事务进行研究并办理相关服务。2002年实行考招分离制度后,高等技职院校入学考试与招生工作由不同单位负责。其中,考试相关工作由技专校院入学测验中心承办;招生事务则由招生委员会办理,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提出的招生计划,制定当年计划并公布相关规则,各校根据招生计划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不对大学招考行使直接控制权,实行考招分离,下放管理权,无疑给了高等院校充分的自主权,有助于高校根据需要开展教育工作,并发展自我特色[7]。
  (二)入学渠道多元,注重技能考查
  台湾地区实行大学与技职院校分别招考制度,即与普通教育一样,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也有独立的高职考试招生制度,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主要招收高级中等学校的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台湾地区“立交桥”式的高等教育体系为考生提供了交叉入学途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均可通过参加考试,选择适合的高职院校。
  总体上,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入学途径包括考试分发入学制、甄选入学制、技优保送入学制。普通高中生参加学科能力测试后由学校根据标准办理分发入学,学科能力测试科目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社会和自然科学五门,成绩用于检测学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基本学习能力和知识,为学校提供学生学习的基本信息,也作为甄选学生的参考依据。职业学校的学生则可以先参加统一入学测试,统一入学测验的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和专业科目一、二,五门科目的考试分数比例为1∶1∶1∶2∶2,统一入学测验更加突出对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考察[8]。此外,技职院校也可在“统一入学测验”的基础上,对所有考生进行“推荐甄选”。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可免试入学,不再参加统一入学测验。这种多样化的入学方式满足了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基础和专业志向,有利于学生适才发展,同样,也凸显了不同学校的选择要求,提高了学校招生工作的自主性,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快速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生源多样,倡导终身学习理念
  近年来,台湾高等技职院校招生对象除传统的普通高中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外,还有在职人员、退役军人、失业员工等非传统群体,并有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的招生方式,如为身心障碍考生制定的“单独招生”、为部队技术人才的培养所制定的“推荐入学”、为解决供需失衡问题所制定的“产学携手合作计划专班招生”等[9]。招收非传统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贯彻终身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共性,确保不同地区的考生享受大致公平的教育,吸引和挖掘更多优质生源,2017年,还制定了完善弱势协助机制,规定公立大专院校除现有招生制度外,要提高弱势学生进入公立大学的就读比例,这些弱势学生包括中低收入户学生、特殊情况家庭的子女、三代家庭无人上大学者(例如学生的曾祖父母、祖父及父母均无人上大学)、新住民等[10]。
  三、结语
  我国学者指出,我国教育已进入新阶段,该阶段的特征就是要重视研究教育服务社会及其社会实践的功效性,重视研究对教育改革的实际作用[11]。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招考制度秉承务实简单、多元公平的原则,坚持招考分离,为高校自主办学提供制度保障,拓宽招生渠道,为考生提供多元入学机会,制定措施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可以说,通过“多元入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生自主选择,适才发展,学校自主甄选,适校选拔的目标。同时,台灣高等技职教育招生考试制度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招考制度事关社会整体利益,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讨论研究,更需要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加强制度保障和系统配合。
  近年来,大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制度的改革调整,已在招生来源、考试方式、录取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效果,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将开启新的篇章,首要任务就是构建专、本、研为一体的职教体系,改变断崖式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多元教育需求提供制度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石,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独立于普通教育的职教高考制度意义重大。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完善,与普通教育互通灵活,招考机制在生源多样化,内容实践性强,录取方式多样化以及自主选择多样性等方面累积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值得交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利菊,张欣.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3(1).
  [2][10]台湾教育年报2017版.[EB/OL].history.moe.gov.tw/.
  [3]李华.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基于“蓝海战略”思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
  [4][5][7]姜添挥.台湾高校:“考招分离”与“多元入学”[N].中国教育报,2013-07-10.
  [6]台湾教育年报2002版.[EB/OL].history.moe.gov.tw/.
  [8]夏人青.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
  [9]杨贺.台湾地区“专升本”多元入学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9(1).
  [11]冯增俊.论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J].比较教育研究,2008(12).
  编辑 尹 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8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