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田径教学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摆脱“死板”的小学田径体育教学模式,冲破旧教学模式的阻碍,打造灵动、趣味、多彩、多元的小学田径教学新课堂,为小学田径教学注入新活力、新色彩、新激情,小学教师积极将分组教学模式引入小学田径体育教育教学课堂,实现了小学田径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本文笔者也将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分组教学模式在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应用,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田径  分组教学模式  教学应用
  田径作为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骨骼成长、身体素质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不高,田径教学仍处于被忽略装状态,教学亟需变革发展。
  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将田径教学与分组教学“融合”,挖掘了田径教学的“新大陆”,实现了小学田径教学的新发展。笔者也将立足于小学田径教学存在问题入手,谈一谈分组教学模式走入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以及应用对策。
  1  小学田径教学课堂教学现状探析
  目前小学田径教学课堂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学活动呈现低效化甚至无效化开展。
  首先,受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教师仍然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将教学摆在“边缘化”地段,导致学生错误的田径运动观念产生,影响学生田径学习兴趣的有效发展。其次,现阶段的大部分学生他们的体制较为薄弱,很多孩子的身体素质不高,在参与田径活动时和容易“碰壁”,田径训练的难度也让学生“望而却步”。
  2  分组教学模式的内在含义
  分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个“举步维艰”的田径教学形式下被引入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分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是一种按照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布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合作配合、独立完成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学生主体,教师辅助”,它的出现为小学田径教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让小学田径教学课堂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3  分组教学模式在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积极作用
  本文之所以强调将分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小学田径教学课堂,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3.1 冲击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实现教法创新
  分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有着差异性,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以主人公姿态参与田径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的出现冲击了旧“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存在,给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实现了小学田径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3.2 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加深学生体验
  素质教育的发展下强调学生在学习课堂的主人公地位,而分组教学模式恰好满足这一要求,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体验、学习发展。这能够在田径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田径教学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能够让学生以更好的姿态配合教师投入到体育教学课堂活动中。
  3.3 有效激发学生田径兴趣,培养运动素养
  分组教学模式在田径教学课堂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素养,实现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如在分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配合意识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相互鼓励与组内支持下学生的运动毅力、运动强度都会大大提高,运动素养自然能够获得很好的发展。
  4  分组教学模式在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应用对策
  正是基于上述所说,教师才更要在开展小学田径教学课堂中落实分组教学,这样才能够给利用分组教学为小学田径教学课堂注入新鲜活力,在“知行合一”下推动分组教学模式与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进一步融合。
  4.1 按照不同划分标準,合理分配小组
  为确保分组教学模式活力开展,能够确保不同学生之间合理搭档。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时就不能采用单一的划分原则,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划分,这也是分组教学模式落实于小学田径教学课堂的首要前提。
  (1)根据兴趣,划分小组。“兴趣是人类认识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要想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投入到田径教学课堂,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能够以兴趣为原动力投入田径学习。如针对田径教学内容,教师可划分为“跳远组”“竞跑组”,学生们自由选择,但在下节课要“对调”,虽然仍然是让学生进行全面的田径知识学习,但在形式上率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2)根据能力,划分小组。只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划分学生,学生才能够实现最优搭配,在组内相互合作、相互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小组划分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确保学生能够相互配合。如组内成员的选择要选择具有领导能力的、身体素质较好、身体素质较差、思维发展能力较好等的成员,形成“综合互补”,这样的划分才具有时效性。
  (3)根据目标,划分小组。教师在划分小组时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组内成员划分,这是划分小组的重要依据。如学生之间在身体素质上有所差异,因此对田径活动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那么进行同一的无差别式教学只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要根据“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式划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稳步提升参与田径活动,才能够确保教学差异性、有效性进行。
  4.2 明晰师生合作职责,各司其职落实
  合作学习模式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职责进行了清晰、明了的划分,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又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1)学生主体学习。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要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公、是主要参与者,能动性必须全面被调动。学生要积极参与田径活动,且勇于思考、勇于质疑,这样才能够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主体下顺利开展。(2)教师主导教学。当然,合作学习并不是指教师在田径教学课堂上处于“观赏者”的地位,而是指教师要弱化自己的参与度,但要在必要时做好自己的工作。
  4.3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深化合作学习
  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分组教学模式下的田径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值,在把握合作学习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深化合作学习,要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合作学习、参与田径活动。
  首先,教师要将评价的重点放在两个主体上,分别是小组和学生个人。从小组的层次开展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能够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学生个人层次开展教学评价,能够强化学生的个人学习体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田径素养。其次,教师要将评价的内容由过去的结果性评价转移到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田径学习体验以及体育综合素养的发展上,以确保学生学有所成,进而在综合性评价下提高学生的田径参与积极性与自信心。
  5  结语
  虽然,目前小学田径教学课堂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学问题,利用分组教学模式打造新式田径教学课堂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教育工作者秉持着正确的教学态度,把握分组教学模式的内在含义,发挥分组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就能够在应用分组教学模式下摆脱“死板化”田径教学,让小学田径教学更灵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 吴加伟.小学田径教学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J].青少年体育,2019(4):187.
  [2] 丁峰.新课改视域下分组教学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2015(12):98.
  [3] 王冰梅.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94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