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定位不准确、同质化严重、统筹规划滞后、服务水平不高是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作出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F323.4 [文献标识码]A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依托各地山青水秀的自然禀赋、深厚的文化与民俗底蕴、丰饶的农林水特色产品,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和农俗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太湖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安徽省太湖县继2017年被省农委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之后,康养云间、万秀园、金梦湾等8家经营主体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鱼游鹰飞、玖玖花海、黄鹤山等15家经营主体被认定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县以休闲农庄、休闲山庄、特色小岛、垂钓中心、农家乐、采摘园、田园综合体等形式存在的经营主体有100多家,发展形势甚好。在这些经营主体和示范点的引领下,该县广大农村正朝着更强、更美、更富的方向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全域旅游首位产业的重要抓手。
2 太湖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定位不准确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年到农村乡间休闲旅游比较热门,其原因在于乡村不仅是一个生产粮食的地方,还是一个离大自然最近、可以医治城市快节奏生活与现代工业文明创伤的地方。乡村建设专家孙君据此认为“乡村是未来中国的奢侈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分析认为,全国最多只有5%的农村具有赚取城市人“乡愁”钱的可能;另有一则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旅游景区只有10%在盈利,90%在亏钱。
那么,太湖县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能不能进入上面讲的两个盈利范围呢?客观分析后的结论是,前景很不乐观。首先是资源禀赋问题,太湖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稀缺性、唯一性的生态资源,花亭湖、文博园两个4A景区是我们最拿得出手的两块招牌;其次是地理区位问题,太湖地处皖西南一角,不沿海、不沿江,距离合肥、南昌、武汉三个省会城市都在200km以上,没有地理区位优势。鉴于此,太湖县乡村旅游的定位,其一是满足本县人民群体休闲娱乐的需要;其二是满足外来政商客人和走亲访友客人休闲娱乐的需要;其三是区域游客,主要是依靠“一园一湖”两个核心景区来带动周边客源,需求量比较有限。因此,正确认识本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前景,找准定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的发展定位应该是先行把内需发动起来,先立足本县市场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步一个脚印,待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热度以后,再带动周边县市,最后叫响品牌拉动外需。
2.2 没有全县一盘棋的统筹规划
从政府层面上看,哪些地域、哪些景点、哪些生态与物产资源可用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底数不清;没有专门的管理指导机构,没有专业化、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到重要景点的线路零散,有景连不成线,有点难留人,多数处在开业热闹几年后便进入自我发展、自生自灭的状态。
2.3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不突出,同质化严重
太湖县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是借助农林、养殖基地或自然景观,以小院落、小楼房小木屋、果树林及花卉苗圃为建设内容,以门票、餐饮、垂钓、采摘收入为主要经营项目,多数景点差别不大。让游客参与农事农俗体验互动的项目内容少,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景点更是少之又少,农村特有的乡愁乡情不浓郁。
2.4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质及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由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起步时间不长,缺乏专业组织培训,缺少专业人才,景点质量与服务水平不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一,太湖县的花亭湖具有与千岛湖相似的良好生态品质,多年来就在学习千岛湖的发展模式,但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取到真经、学出成效,尤其是高质量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其二,该县的农林水特产虽然丰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像花亭湖胖头鱼、程岭黑猪肉、弥陀生条、北中豆粑、百里毛香粑、李杜茶干等特色菜品包装设计过于简单,营销渠道相对单一,市场拓展空间较大,而且都没有进行深度开发,都没有很好地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其三,很多经营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主,身兼数职,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经营理念都亟待提高。
2.5 基础设施薄弱,投入力度远远不够
通过调研了解到,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经营主体自身投入,缺乏政策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道路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大。以现有的经营状况来看,很多经营主体满足于小富即安,继续投入的意愿不强烈。要想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做出品牌,需要有长期的资金来投入,项目资金与融资渠道有限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
3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3.1 加强规划引领,做好统筹设计
要想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来发展,一定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想好了再干,防止折腾、防止浪费、防止走弯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要以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和服务规范化为目标,作出长远规划、明确统筹管理部门、加强市场化操作、确立建设标准、精心设计院落与房型、严把质量验收关。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在城区周边、花亭湖沿湖培育打造若干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生态环保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增收机制完善、示范帶动力强的现代休闲农庄,培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农村新业态。 要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持续做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注重农村文化资源保持传承,重点保护修缮汤泉乡蔡畈、龙潭寨古民居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村寨,充分传承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木作、竹编、油坊、酒坊等百工百艺,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发展元素结合起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山水林田路村成为乡愁永远的记忆。
3.2 开展好“四个一活动”
开展一次大普查大调研。把全县可利用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源摸清楚,把现有经营主体的实际状况摸清楚,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开展一次专题“四送一服”行动。对区域内经营主体开展专题“四送一服”,把相关政策讲清楚,帮助经营主体把企业的长远规划与政府的整体规划做好对接,协调解决好难点问题。开展一次专项清理行动。对县内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进行一次摸排清理,依法注销空壳企业,回收闲置的土地和资源。成立一个行业协会。成立一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会,及时发布共享市场信息,经常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加强行业内交流互助与资源共享,实现行业内的“合纵连横”。由行业协会制定相关标准和实施细则,按星级授牌,规范经营活动,加强服务、安全、卫生和价格监管。依托协会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不断提升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水平。
3.3 努力实现“二个突破”和“一个融合”
实现从“一季旺”到“四季旺”的突破。太湖县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产品“单打一”、同质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花卉、鲜果类的景点,往往只有一个卖点一个旺季,要帮助经营主体立足现有条件实现旅游产品的创新,增加品种,扩大规模,找准市场需求转型升级,壮大自身竞争优势。
实现从单一线路一个景点到一条线路多个景点的突破。以政府规划为抓手,以自愿加入为原则,对全县的休闲农业和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开展同质联合:比如把蔡家畈、龙潭寨、白果寨纳入同一条古村落线路。比如把玖玖花海、八里岗牡丹园、栀子花岛设计为一条赏花之旅,推行联票制,对外统称“三花共赏”。开展区域联合,比如天华镇的金梦湾、桔子洲、天润峰,均在一日行程之内,可以打包成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各种联合,实现从玩半天、吃一餐到玩一天住一宿的突破。
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形成涵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民俗文化、农特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餐饮、民宿等多种业态的产业聚集与整合发展,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生态功能的叠加,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农村新业态。比如在景点设立特色食品、木作、竹编、油榨等小作坊,在景点开设茶舍、大鼓书场、黄梅戏、莲湘舞小剧场,吸引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体现生态美、农俗美、乡风美与农民富的有机统一。
3.4 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
要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加大康养云间、梅河谷、九井溪、九龙寨、三千寨等生态氧吧的开发和招商力度。开创禅休品牌,在二祖禅寺、西风禅寺等地开设禅休院舍结合茶产业做好禅茶文章。大力开发新的景点和线路,如古村落游、花海游、花岛游、风车游、泊湖游等,建设好草莓基地、蓝莓基地、葡萄基地、青梅基地,营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品牌,多办节会,多参加会展,广交朋友,拉动人气,积极组织申报全国星级示范园区和省级示范点。要重视策划工作,既要聘请专业公司策划一些热点效应,也要充分发挥那些长期在外闯荡的乡土人才的作用,以期设计出“太湖独有”的原创作品。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推介,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上不定期地宣传推介精品路线和特色景点。让城乡居民游“绿水青山”,寻“快乐老家”,忆“游子乡愁”,乐享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做农家活、赏农家戏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验。
3.5 推动政策措施细化落实
这些年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相关部门要细化政策支持措施,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和用地指标上要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倾斜。上级财政每年安排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资金,要用好用活用实。要摆脱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普惠模式,相对集中地使用政策资金,确保用到成效最佳的地方。公开公平评选最适合的企业,争取扶持一家就成功一家,扶持一家就能示范带动一片。
[参考文献]
[1] 孙君.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J].城市环境设计,2015(7).
[2] 贺雪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防止的几种倾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8).
[3] 王昌金.鄉村旅游贵在乡村性[J].中国乡村发现,20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1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