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储存、保鲜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与农业领域的不断融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不单单是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大国,同时在蔬菜、水果以及茶叶等非主要农作物产量也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当前,我国对于非主要农作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然不够完善,相关管理条例并不明确,故本文就非主要农作物管理重要意义展开讨论。
  [关键词]非主要农作物;管理;前景
  [中图分类号]S339.2 [文献标识码]A
  千禧年初所颁布的《种子法》对主要农作物以及非主要农作物进行详细诠释,随后一年我国又出台了《主要农作物范围规定》文件,对各个地区主要农作物形式进行详细说明,并进一步增加了非主要农作物的品类以及范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2015年,国家再次对《种子法》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对种子培育过程、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效益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进一步肯定了非主要农作物的规范化生产必要性,以及相关科研活动内容开展的重要意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市场的发展。
  1 当前非主要农作物市场特点
  近些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类越来越多。仅以2017年我国农业部所颁发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等级指南》一文中就对包括甜菜等二十七种非主要农作物进行明确规定。具体内容包含非主要农作物的选育、品种以及DNA数据等,为非主要农作物市场提供了参照,同时也进一步规范化非主要农作物市场经营环境,大大改善了传统非主要农作物无序、混乱以及复杂的市场局面。
  除此之外,非主要农作物对于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非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相对更高,可以大大增加农村地区百姓收入,有利于当地打造特色化旅游产业。虽然当前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市场规模并不大,市场规范性有待提高,但可以肯定非主要农作物市场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 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意义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先导和载体,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物质基础。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是确保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现代种业有利于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除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之外的其他非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活动,有助于对当地农业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以云南省泸西县为例,近些年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仅2016-2018年就投入多达1个多亿用于当地农业产业扶贫,除此之外,还制定了2019-2021农业发展巩固规划,进一步加大当地蔬菜、水果等非主要农作物产业的发展,以带动当地扶贫发展,例如泸西香葱从2013年开始引进种植,由于气候土壤生态条件较为适宜香葱种植,在政府积极引导及龙头企业带动下,泸西县香葱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底,泸西香葱种植基地已达7.3万亩,种植面积达25.6万亩(含复种),产量64万吨,产值17.9亿元,主要销往国内上海、广东、深圳、江苏、广西、四川、重庆等地区,逐渐成为国内单品种植最大的香葱种植基地。非主要农作物品类繁多,覆盖范围广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种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种植收益以及日常生活,最终可能影响到当地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安定,由此不难看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的重要意义。就目前管理现状而言,我国在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上、经营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以确保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规范化进行。
  3 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措施
  3.1 完善各项基础举措
  以泸西县为例,首先,当地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乡农科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积极协调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相关事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其次,应当抓好政策落实。县级制定完善的非主要农作物资金管理办法,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政策实施公开公正,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严禁挪用、套用资金。乡级做好项目申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报账制;除此之外,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宣传发动,利用标语、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经验交流,总结、宣传一批典型,营造齐力抓好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浓厚氛围。最后,强化绩效考核。县、乡两级将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纳入考评内容;推动农业产业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3.2 强化思想认知
  对于当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就提高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高度认识,加强日常领导管理,牢牢把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工作,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除此之外,管理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关注农民需求与利益,进一步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现有种子管理质量。另外,应当通过新媒体、电视广播等手段加强宣传,鼓励技术人员下乡培训或者提供各种渠道服务,从而在农村形成较好的 政治氛围,促使种子的选育、生产等工作高质量进行。鼓励种子经营机构合法诚信经营,坚决杜绝劣质种子以及假种子出现,对于种子使用单位应当进一步提升法律维权意识,在购买过程中加强检查工作,并索要相关票据,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3.3 构建完善的品鉴标准
  对于种子管理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新品种的引入实验示范工作,组建由各个专家成立的专业评鉴团队,依照对主要农作物的评鉴标准与手段,从而建立对非主要农作物的鉴定与管理,最终制定一套统一、合理的评判标准,从而对相关机构所引入以及研发的新品种进行评鉴与验收;除此之外,针对已经经过专家组判定且验收合格的规格种子,应当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品种登记,并将相关信息、参数等公布于官网上,通过宣传、指导以及其他措施鼓励各地方依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育。促使品种所有者资源要求对自己的品种进行品鉴验收,从而获得品种登记号。将品种登记作为判别质优以及诚信的重要参考标准。
  3.4 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业务素养
  对于地方种子管理部门应当不断充实并完善自身业务素养,日常工作中建立高度的服务意识,在非主要農作物种子评鉴以及登记工作中,始终秉着公正以及公开等原则,切实为广大种子经营者以及使用者提供更为高质量的服务,推动我国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相较于主要农作物种子,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经济效益相对更高,是现代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不仅仅对于主要农作物有一定的需求,同时对于非主要农作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故而对于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当清楚地认识到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业务素养等多种手段,切实加强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管理,为非主要农作物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娇.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的必要性研究[J].乡村科技,2017(18).
  [2] 徐培华,丁正生.加强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管理保障高效农业安全发展[J]. 新农村(黑龙江),2013(02).
  [3] 陈应志,孙海艳,史梦雅,etal.设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历史必然与现实实践[J].中国种业,2018(01).
  [4] 王应康,朱敏,苏远中,etal.加强基层种子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种业,2013(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7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