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例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必须把握住文本里描述的“景”,通过“景”传达给学生一种特别的“情”。学生通过认知不同的“情”来理解文本蕴含的“情”,从而产生共振与共鸣。本文以现行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中几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为例,从“细品文本,情感共鸣”“情境感染,融情入境”和“以情引情,情感共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1-0073-02
  【本文著录格式】林传名.例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J].课外语文,2020,19(01):73-74.
  关于“诗歌散文”系列的学习评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散文教学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品文本,情感共鸣”“情境感染,融情入境”“以情引情,情感共振”,以达成读者与作者文本的圆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之圆融。
  一、细品文本,情感共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散文,能抵达人的内心世界,能够达到读者与作者情感的共鸣。现代散文包括了几种类型,有写景散文,有写人记事散文,也有说理散文,不管哪一类散文,离不开真情实感。简而言之,就是离不开一个“情”字。课堂教学的深层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品味和感悟文本中的“情”。在高中阶段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带领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把文本作为一种凭借,结合学生的人生阅历和见闻,去感悟,去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把握住现代散文文本的情感因素,营造一定的情感氛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情趣,有人文韵味,更能抓住学生的心灵。
  譬如粤教版选修四《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章《碗花糕》。这篇散文讲述了“我”与母亲一般的嫂子所发生的几个生活片段,作者用他那支举重若轻的笔,娓娓道来,如述家常。可是作品背面却展示了一种厚重的天伦之乐与人情之美,让读者感动至极。讲授这篇散文作品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从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滋润心灵的浓厚亲情,以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鉴赏文本第一部分内容时,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细细品读,通过认真探究,慢慢走进文本,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特别是细细品味文中描写嫂嫂把包有铜钱的饺子偷偷盛入“我”碗中、把“我”抱到她屋里睡觉和给“我”缝制衣裳等经典片段的描写,这些表现了嫂嫂的善良勤劳、诚恳淳朴、热情大方。
  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品味,融入文本描写的生活情境之中,深深地感受亲情的美好与可贵。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品读文本达到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就能触动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此,散文教学也就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二、情境感染,融情入境
  “情”和“境”在散文阅读中是很重要的。散文里的很多“情”,必须借助“境”来传达,或者靠“境”来推动。“情”是作者借助外在的事物融进自己内心的思想,事、物、景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境”。作者调动自己的笔尖,描述一切事物和景物,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达到能够产生共鸣的“情”。我们在阅读现代散文时,要了解作者在具体的时代环境里,在具体的“境”中,表达的独特之“情”。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一种特有的“境”,才能理解那种独特的“情”。
  “情”的营造需要借助一定的“境”。那么我们怎样来营造教学的“境”呢?我觉得必须借助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来塑造现代散文里为我们展示的画面和场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想象,让学生在头脑里再次形成跟自己阅读认知吻合之后应该有的画面感,调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譬如在讲授粤教版选修四《汉家寨》这篇现代散文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与汉家寨有关的音乐与图片,再问学生:是什么让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在困境之中,不怕艰难困苦,一路顽强不屈地前行呢?是什么让“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经历五千年的风雨,还能一直延续下来呢?引导学生带着如此的疑问来感受汉家寨里面的“境”,从中找出他们自己心中的答案。
  老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文学语言来对文本进行描述:我们从远方带着一颗虔诚之心,慢慢接近汉家寨,看到的是大地给我们的荒凉,曾经那般繁华,如今却是这般衰败,这样的“境”,就是为了抒发别样的“情”。但我们离开汉家寨时,却再也无法忘记它了。离去的是汉家寨的“景”,铭记的是汉家寨之“情”,这种“情”就是坚守与坚贞。我们在感受“景”的同时,其实已经深深融入它的“情”了。
  因此,只有“景”和“情”互相触动,“情”融入了“景,“景”带动了“情”,我们引领学生走进了这个“景”,让他们在心中产生这样的“情”,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
  三、以情引情,情感共振
  教師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情感,学生的认知情感没有达到,我们不能一味地拔高。课堂上,教师必须根据学情来备课,找出适合学生认知情感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鉴赏、思考,从而使得他们能够理解文本要表达的“情”。文本的“情”和师生的“情”,一旦产生了共振,那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了。
  例如在教学粤教版必修一《捡麦穗》时,我们就必须把握住这个途径来解读文本。《捡麦穗》这篇散文,在开头部分为什么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述农村捡麦穗的场景,而不直接就写卖灶糖的老头和那个小女孩呢?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下子就把文本要表达的情感抖出来,学生一定会感觉索然无味。怎么办呢?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讲一个故事或者背一首诗歌、唱一首歌,能够接近这篇散文所要表达的那种独特之“情”。
  我还记得那堂课,有一个喜欢诗歌的学生站起来朗诵了一首《最初的梦想》的歌词,来表达阅读完之后的情感共振:“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有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另一个学生还把它唱出来,整个课堂的氛围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学生沉浸在一个“情感气场”里。此时,我因势利导地交代《捡麦穗》在开头部分不厌其烦地描述一个农村姑娘捡麦穗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姑娘从追求纯真的梦想到最后梦想的破灭,来形成一种强烈反差,营造一种伤感的艺术氛围。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学生有了这一份“情”来理解下文“我”寻梦的这一份“情”,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共鸣与共振了。
  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学生朗读、歌唱和想象,可以领悟到《捡麦穗》作者张洁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朴素的爱的向往与追求,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一种在欢快的表面下蕴含着淡淡的悲哀的特殊风格。
  总之,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必须把握住文本里面描述的“景”,通过里面的“景”传达给学生一种特别的“情”。通过学生认知不同的“情”来理解文本蕴含的“情”,让它们产生共振与共鸣。
  参考文献
  [1]刘铁芳.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肖川.生命因你而精彩——生命教育教师读本[M].长沙:岳麓书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9657.htm